提高最大能量法剩余靜校正中模型道精度的方法
本文選題:最大能量法 切入點:子波畸變 出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6期
【摘要】:針對常規(guī)最大能量法剩余靜校正中模型道精度低的問題,提出提高模型道精度的方法。使用子波畸變道預處理技術消除子波畸變嚴重的地震道對模型道的影響,提高模型道精度;使用自適應分權疊加算法,削弱子波與模型道相似程度較弱的地震道能量,進一步加強有效信號對模型道疊加的影響。實際資料的處理結果驗證了本文方法能夠進一步提高復雜地區(qū)低信噪比資料的靜校正精度。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precision of model trace in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 of conventional maximum energy method,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odel trace is put forward. Wavelet distortion trace preprocessing technique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seismic trace with severe wavelet distortion on model trace.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race, us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superposition algorithm to weaken the seismic trace energy with weak similarity between the wavelet and the model trace, The effect of the effective signal on the stacking of the model trace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processing results of the actu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static correction accuracy of the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data in complex areas.
【作者單位】: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基金】:國家重大專項“四川山前帶潮坪相白云巖儲層地震預測應用研究”(2017ZX05005004-010)資助
【分類號】:P63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楓;王彥春;王海泉;段云卿;王娜;;利用蒙特卡羅方法的剩余靜校正及其應用[J];物探與化探;2012年04期
2 熊翥;;剩余靜校正值的計算和應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9年06期
3 郭樹祥;分頻剩余靜校正方法及應用效果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6期
4 姚付生,巫盛洪,楊旭明,彭懷春;混合優(yōu)化算法剩余靜校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S1期
5 張紅梅,呂小林,劉洪;改進的約束單純形—模擬退火剩余靜校正[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4年02期
6 井西利,李麗,陳淑梅;自適應混合反演剩余靜校正[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2期
7 尹成,熊曉軍,張白林,廖細明,李大衛(wèi);四階累積量在剩余靜校正中的應用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04年12期
8 李全勝;張?zhí)炱?魏鴻英;;基于模型道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靜校正方法[J];吐哈油氣;2005年03期
9 潘文勇;;基于改進模擬退火算法的剩余靜校正及程序?qū)崿F(xiàn)[J];物探與化探;2010年04期
10 潘樹林;高磊;吳波;尹成;傅麗容;;共炮(檢)點剩余靜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爽;彭真明;張萍;;混合優(yōu)化剩余靜校正關鍵技術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2 田連玉;;模擬退火一步法剩余靜校正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婧;劉懷山;童思友;劉晨;;剩余靜校正在地震資料處理中的應用[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七)——地球物理與核探測[C];2011年
4 朱海華;高銳;侯賀晟;;基于地表一致性的粒子群與最大能量法剩余靜校正[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焦清濤;周興元;;地表一致性校正[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6 王彥春;段云卿;;用生物遺傳算法進行剩余靜校正[A];1996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7 鄧懷群;劉雯林;;應用高階累積量做子波剩余相位校正[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曹思遠;楊東升;;基于俞氏子波的時頻分解[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屠寧;龐廷華;陸文凱;;基于子波提取的油氣系數(shù)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劉華鋒;陳小宏;侯波;;基于逆散射級數(shù)的子波提取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輝峰;非線性全局最優(yōu)化方法在剩余靜校正問題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2 何超群;綜合非線性最優(yōu)化技術在剩余靜校正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2年
3 王立明;范氏氣體下氣槍激發(fā)子波信號模擬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4 鄧小英;Ricker子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歸機及其在地震勘探資料去噪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張麗麗;探地雷達信號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胡世麗;子波在節(jié)理巖體中的傳播規(guī)律及其應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4年
7 任福新;激發(fā)與接收差異校正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瑞鵬;高效混合優(yōu)化剩余靜校正方法研究及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李江陽;基于混合并行計算的剩余靜校正模塊研發(fā)與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3 田連玉;基于模擬退火和遺傳算法的剩余靜校正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4 吳偉;地震資料處理剩余靜校正技術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5 郭明杰;折射波剩余靜校正[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5年
6 余兵;魯棒性自適應共軛梯度子波估計方法[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7 趙敏;地震信號譜反演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陳晨;基于匹配追蹤算法的地震多子波分解與重構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9 張漢羽;基于統(tǒng)計量的地震子波估計方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10 汪鐵望;高階累積量全局混合法子波估計及外推[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63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66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