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縫合帶東段超基性巖塊含礦性評價
本文關鍵詞:丁青縫合帶東段超基性巖塊含礦性評價
更多相關文章: 超鎂鐵質(zhì)-鎂鐵質(zhì)巖 地球化學 含礦性評價 丁青縫合帶
【摘要】:丁青縫合帶位于班公湖-怒江縫合帶東段,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結(jié)合地帶的班公湖-怒江蛇綠混雜巖帶。該區(qū)超鎂鐵質(zhì)-鎂鐵質(zhì)巖石呈北西-南東向帶狀廣泛展布。該超基性巖帶位于班公湖-怒江深大斷裂與瀾滄江深大斷裂之間,成礦地質(zhì)條件較好,Cu、Ni、Cr及鉑族元素異常明顯發(fā)育。近年來,隨著班怒西段硫化鎳礦的發(fā)現(xiàn),相繼在東段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多處銅鎳礦點均分布于該巖帶內(nèi),具有很好的找礦潛力。本文選擇研究區(qū)內(nèi)的尼尼拉卡巖體、拉?◣r體、謝窮弄巖體、勒銀卡巖體和謝嘎拉巖體進行系統(tǒng)的巖石學、地球化學及其含礦性評價方面的研究。對區(qū)內(nèi)各巖體進行分析總結(jié),并初步評價了各巖體的成礦潛力。巖石學和巖石地球化學研究顯示,尼尼拉卡巖體、拉?◣r體和謝窮弄巖體,巖石整體蝕變強烈,發(fā)育蛇紋石化,偶見碳酸鹽化;表現(xiàn)出富鎂、貧堿、貧鋁、特貧鈣和鈦的特點;巖石的m/f比值9.0,屬于鎂質(zhì)超基性巖;巖石的Mg#值0.90,屬于殘留地幔巖漿;稀土元素表現(xiàn)為虧損地幔,普遍具Eu負異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呈寬緩平坦的右傾型;勒銀卡巖體和謝嘎拉巖體,巖石蝕變強烈,發(fā)育鈉黝簾石化和絹云母化;表現(xiàn)出富鎂、較貧堿、貧鋁和鈣的特點;屬富鐵質(zhì)超基性巖;巖石的Mg#平均值為0.58,為原生巖漿經(jīng)巖漿結(jié)晶分異作用的產(chǎn)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為明顯的右傾型,稀土元素含量整體偏低,基本不顯Eu異常。尼尼拉卡、謝窮弄和拉?◣r體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顯示為強烈的虧損地幔特征;勒銀卡和謝嘎拉巖體也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線模式,與典型的MORB相比較,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相似,反映出他們來自于虧損的軟流圈地幔;Th明顯富集,顯示了巖漿在上升侵位過程中受到了地殼物質(zhì)的混染作用。通過有利巖相分帶、巖石的地球化學特征(巖石的m/f比值、野外礦化線索、微量元素特征及巖漿分異結(jié)晶程度等)含礦性指標研究,對研究區(qū)內(nèi)的拉?◣r體、謝窮弄巖體、尼尼拉卡巖體、勒銀卡巖體和謝嘎拉巖體的含礦性進行了初步的評價。通過綜合分析認為,研究區(qū)方輝橄欖巖巖相為鉻鐵礦成礦有利巖相,該巖相帶包含尼尼拉卡巖體和拉?◣r體,成礦地質(zhì)條件較好;橄輝巖巖相帶(謝窮弄巖體)成礦潛力一般;輝長巖巖相帶(勒銀卡巖體)和輝綠巖脈(謝嘎拉巖體)從巖相分帶和巖石的地球化學特征分析,成礦潛力相對不大。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588.125;P61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敏芳;夏慶霖;肖凡;汪新慶;楊武勝;姜楚靈;;新疆東天山土墩銅鎳硫化物礦床巖石地球化學和鉑族元素特征及其對成礦的指示意義[J];礦床地質(zhì);2012年06期
2 王方國;楊君雅;陳莉;;青藏高原的蛇綠巖與鉻鐵礦[J];地質(zhì)通報;2009年12期
3 曲曉明;趙元藝;王瑞江;李佑國;辛洪波;代晶晶;江軍華;陳華;;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礦帶發(fā)現(xiàn)硫化鎳礦[J];礦床地質(zhì);2009年06期
4 蔣光武;謝堯武;白珍平;西諾朗杰;強巴扎西;彭興階;;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丁青-碧土段大地構(gòu)造演化[J];地質(zhì)通報;2009年09期
5 張志強;曹書武;宋雷鷹;王榮全;葛之亮;王國政;;兩類巖體含礦性的地球化學評價方法[J];地質(zhì)與勘探;2008年03期
6 陳列錳;宋謝炎;聶曉勇;周國富;劉世榮;鄭文勤;李士彬;;甘肅金川Ⅱ號巖體輝石化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J];礦物巖石;2008年01期
7 李才;翟慶國;陳文;董永勝;于介江;;青藏高原龍木錯-雙湖板塊縫合帶閉合的年代學證據(jù)——來自果干加年山蛇綠巖與流紋巖Ar-Ar和SHRIMP年齡制約[J];巖石學報;2007年05期
8 韋振權;夏斌;周國慶;鐘立峰;王冉;胡敬仁;陳國結(jié);;西藏丁青宗白蛇綠混雜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洋中脊疊加洋島的成因[J];地質(zhì)論評;2007年02期
9 孫赫;秦克章;徐興旺;李金祥;丁奎首;許英霞;三金柱;;東天山鎂鐵質(zhì)-超鎂鐵質(zhì)巖帶巖石特征及銅鎳成礦作用[J];礦床地質(zhì);2007年01期
10 王成;孫寶生;張建;唐蘭蘭;;超基性巖地球化學特征[J];西部探礦工程;2006年05期
,本文編號:1216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21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