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達茂旗宮忽洞矽卡巖型銅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本文關鍵詞:內(nèi)蒙古達茂旗宮忽洞矽卡巖型銅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礦床地質 礦床地球化學 矽卡巖型銅礦床 宮忽洞 達茂旗
【摘要】:宮忽洞是內(nèi)蒙古中部的一例典型矽卡巖型銅礦床,位于華北板塊北緣中段中元古代白云鄂博裂谷帶內(nèi),賦存于礦區(qū)東南部花崗斑巖與白云鄂博群呼吉爾圖組結晶灰?guī)r形成的矽卡巖中。礦體呈透鏡狀、似層狀分布,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銅礦、斑銅礦、閃鋅礦、輝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等,脈石礦物為石榴石、透輝石、方解石、螢石等,矽卡巖類主要為透輝石-石榴石矽卡巖。花崗斑巖LA-ICP-MS鋯石U-Pb年齡為(299.6±1.7)Ma,推斷宮忽洞銅礦床是晚古生代構造巖漿活動的產(chǎn)物。花崗斑巖高Si、貧Al;虧損Ba、Sr、P、Ti等元素;10000Ga/Al值變化于2.32~3.49;稀土配分曲線呈典型的"V"字形;Fe OT/Mg O值介于9.86~12.27;其成因類型為A1亞類的A型花崗巖,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拉張構造環(huán)境。3件熱液方解石δ13CV-PDB值介于-10.6‰~-8.6‰,對應的δ18OV-SMOW值為4.6‰~15‰,宮忽洞銅礦床成礦期的CO2可能由花崗斑巖與灰?guī)r地層的相互作用形成。4件不同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2‰~10‰,表明成礦所需的硫可能來自于巖漿硫與海相硫酸鹽的混合;4件不同硫化物的206Pb/204Pb=17.706~17.828,207Pb/204Pb=15.506~15.564;208Pb/204Pb=37.841~37.969,表明后造山階段拉張環(huán)境形成的A型花崗斑巖體可能是成礦物質的主要提供者。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非化石能源礦產(chǎn)實驗室;
【關鍵詞】: 礦床地質 礦床地球化學 矽卡巖型銅礦床 宮忽洞 達茂旗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項目(12120113057300,1212011305740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502082)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618.41
【正文快照】: (Laboratory of Non-fossil Energy Minerals,Tianjin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Tianjin 300170,China)of granite porphyry and crystalline limestone of Hujiertu Group.The Cu orebodies are lentoid and stratiform-like in shape.Themetallic minerals mainly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立明;白宇明;姜文欽;;安徽銅山矽卡巖型銅礦床中石榴石礦物學特征及地質意義[J];科技資訊;2011年29期
2 王文章;激發(fā)電位法在某矽卡巖型銅礦床上的應用[J];地質與勘探;1966年06期
3 鄧吉牛,曲麗莉;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層控矽卡巖型銅礦床控礦地質因素新探[J];有色金屬礦產(chǎn)與勘查;1995年05期
4 李進文;裴榮富;張榮華;梅燕雄;胡書敏;王軍;;安徽銅陵胡村矽卡巖型銅礦水-巖反應動力學實驗研究[J];高校地質學報;2007年02期
5 ;陜西山陽小河口—園子街鈣質矽卡巖型銅礦成礦控制條件與找礦方向[J];西北地質;1972年05期
6 李玉榮;范玉華;孟青;;滇西北浪都矽卡巖型銅礦[J];云南地質;2009年02期
7 龐春勇;我國矽卡巖型銅礦床同位素地質特征及其“三位一體”成礦模式[J];礦產(chǎn)與地質;1995年S1期
8 祝新友;程細音;王艷麗;何鵬;;論矽卡巖型錫鎢多金屬礦與矽卡巖型銅礦成礦流體的差異性[J];礦物學報;2013年S2期
9 ;長江中下游幾個矽卡巖型銅礦化探工作的認識[J];地質與勘探;1973年S1期
10 吳明光;銅陵地區(qū)矽卡巖型銅礦的構造控制[J];華南地質與礦產(chǎn);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周太和;郭文魁;;湖北豐山礦區(qū)封三洞矽卡巖型銅礦床帶狀分布的探討[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2中英文合訂本)[C];1985年
2 朱文鳳;黃松;呂俊武;;安徽銅陵地區(qū)矽卡巖型銅礦床伴生金賦存狀態(tài)及工藝性質[A];中國實用礦山地質學(上冊)[C];2010年
3 朱文鳳;黃松;呂俊武;;安徽銅陵地區(qū)矽卡巖型銅礦床伴生金賦存狀態(tài)及工藝性質[A];中國礦山地質與西部礦山資源開發(fā)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朱文鳳;黃松;呂俊武;;安徽銅陵地區(qū)矽卡巖型銅礦床伴生金賦存狀態(tài)及工藝性質[A];中國礦山地質與西部礦山資源開發(fā)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黎諾;;矽卡巖型銅礦床的研究與找礦[A];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文集(26)[C];1993年
,本文編號:1007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00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