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樣結(jié)構(gòu)域1(LRIG1)基因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信號通路及其與預后的關(guān)系
發(fā)布時間:2022-07-27 19:45
目的:探討富含亮氨酸重復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樣結(jié)構(gòu)域1(LRIG1)基因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達、相關(guān)信號通路及其與患者預后的關(guān)系。方法:依靠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數(shù)據(jù)庫分析LRIG1基因mRNA在NSCLC患者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的表達水平;依靠蛋白相互作用(STRING)數(shù)據(jù)庫構(gòu)建LRIG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luò),并對相關(guān)蛋白功能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信號通路進行富集。同時分析比較LRIG1基因表達與NSCLC患者總生存期和無疾病進展生存期的關(guān)系。選取手術(shù)治療的96例NSCLC患者,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LRIG1蛋白在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對數(shù)據(jù)庫分析結(jié)果進行驗證。結(jié)果:LRIG1基因在癌旁正常組織中表達水平較高,而在癌組織中表達較低;與LRIG1蛋白相互作用較為緊密的10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luò)富集顯著(P<0.001);共表達分析顯示,L-型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α1D亞基(CACNA1D)基因與LRIG1基因正向共表達最為明顯(r=0.51, P<0.05),而G蛋白信號轉(zhuǎn)導調(diào)節(jié)因子20(RGS20)基因與LRIG1基因負向共表達最為明顯...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LRIG1表達水平分析
1.2 LRIG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luò)
1.3 LRIG1基因功能富集
1.4免疫組化檢測LRIG1蛋白表達
1.5 LRIG1蛋白高低表達判斷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LRIG1基因表達
2.2 LRIG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2.3 LRIG1基因共表達
2.4 功能富集
2.5 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信號通路
2.6 生存分析
2.7 LRIG1蛋白表達與NSCLC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LRIG1及Fascin-1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共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 房艷紅,張曉樂,劉緒艷,張學軍,李毅,袁海紅. 吉林醫(yī)學. 2018(10)
[2]Over-expression of LRIG1 Suppresses Biological Fun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via Attenuation of PI3K/AKT and Ras/Raf/ERK Pathways In Vivo and In Vitro[J]. 程世奇,范恒怡,徐新,高偉偉,呂世剛,葉敏華,吳淼經(jīng),沈曉黎,程祖玨,祝新根,張焱.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16(04)
本文編號:3666062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LRIG1表達水平分析
1.2 LRIG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luò)
1.3 LRIG1基因功能富集
1.4免疫組化檢測LRIG1蛋白表達
1.5 LRIG1蛋白高低表達判斷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LRIG1基因表達
2.2 LRIG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2.3 LRIG1基因共表達
2.4 功能富集
2.5 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信號通路
2.6 生存分析
2.7 LRIG1蛋白表達與NSCLC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LRIG1及Fascin-1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共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 房艷紅,張曉樂,劉緒艷,張學軍,李毅,袁海紅. 吉林醫(yī)學. 2018(10)
[2]Over-expression of LRIG1 Suppresses Biological Fun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 via Attenuation of PI3K/AKT and Ras/Raf/ERK Pathways In Vivo and In Vitro[J]. 程世奇,范恒怡,徐新,高偉偉,呂世剛,葉敏華,吳淼經(jīng),沈曉黎,程祖玨,祝新根,張焱.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16(04)
本文編號:36660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660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