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慣量彈性負載系統(tǒng)機械諧振機理分析及諧振特征快速辨識
本文關鍵詞:雙慣量彈性負載系統(tǒng)機械諧振機理分析及諧振特征快速辨識
更多相關文章: 伺服系統(tǒng) 機械諧振 諧振特征辨識 偽隨機序列 Chirp信號
【摘要】:重點分析帶彈性傳動裝置的雙慣量系統(tǒng)機械諧振機理,首先對比連續(xù)系統(tǒng)開、閉環(huán)幅頻特性與固有諧振特征的定量關系,確定諧振模式;進一步針對離散系統(tǒng),分析控制器剛度對離散閉環(huán)系統(tǒng)諧振的影響,確定離散系統(tǒng)持續(xù)振蕩狀態(tài)下諧振頻率即為NTF頻率。通過諧振機理的分析可知固有機械諧振特征對于消除諧振影響顯得尤為重要。研究了基于偽隨機序列和Chirp信號的兩種快速諧振特性獲取方法。通過辨識的諧振頻率可以確定陷波濾波器參數。仿真及實驗結果證實了該諧振特征獲取方法的準確性和在此基礎上的諧振抑制效果。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氣工程系;
【關鍵詞】: 伺服系統(tǒng) 機械諧振 諧振特征辨識 偽隨機序列 Chirp信號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73147)
【分類號】:TH132;TH113
【正文快照】: 0引言伺服驅動系統(tǒng)的機械部分經常會用到傳動軸、聯軸器、變速裝置等傳動裝置連接電機與負載。由于實際系統(tǒng)中傳動裝置彈性系數不是無窮大,尤其是在傳動軸細長的情況下,彈性因素的影響不能忽略,就會引發(fā)機械諧振[1]。諧振的存在會對系統(tǒng)的機械傳動部分造成損害,特別是在中高壓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大征;對《R、L、C串聯電路諧振點測試的新方法》的商榷[J];物理實驗;1992年05期
2 凌偉;;太赫茲多諧振Metamaterials的研究與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1年02期
3 唐春森;孫躍;戴欣;王智慧;蘇玉剛;呼愛國;;感應電能傳輸系統(tǒng)多諧振點及其自治振蕩穩(wěn)定性分析[J];物理學報;2011年04期
4 程為彬;仲彥儒;金舜;;頻率調制在抑制聲諧振中的應用[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5 黃治國,雷紅才,苗青,李為;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分頻諧振的分析與對策[J];高電壓技術;2004年07期
6 夏向陽;徐林菊;羅時武;;配電網中考慮諧振的濾波器優(yōu)化配置[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1年06期
7 蔣平;羅曦;顧偉;許杏桃;;諧波分析及諧振評估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9年04期
8 俞南嘉,張國舟,宋雅娜;氣動諧振加熱基礎試驗[J];航空動力學報;2005年02期
9 胡健生;付濤;;數字諧振器在TACAN測位信號處理中的運用[J];電光與控制;2010年09期
10 黃春明,徐邦荃,葉琴,林家瑞;跨膜離子回旋諧振運動的計算及分析[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銳;陳光;;無線變頻諧振耐壓試驗技術的研發(fā)及應用[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2 魯世軍;齊文才;;三板帶狀諧振縫隙阻抗特性的簡易計算法[A];1989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C];1989年
3 翟永騫;;一起由弧光接地引發(fā)6kV母線諧振事故的實例分析[A];201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趙江銘;沈雪謹;張永宇;陳曉陽;;單側支撐靜電硅微諧振器的試驗研究[A];中國微米、納米技術第七屆學術會年會論文集(一)[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趙江銘;橫向梳狀硅微靜電諧振器機械性能分析與實驗研究[D];上海大學;2006年
2 劉鑫;用于光速控制的光波導耦合雙環(huán)諧振器傳輸特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3 郭士亮;微環(huán)諧振器的傳輸機理及傳感特性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4 胡挺;基于微環(huán)諧振器濾波特性的硅基光子器件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5 王現銀;聚合物微環(huán)諧振波分復用器的優(yōu)化設計與特性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6 李龍;廣義電磁諧振與EBG電磁局域諧振研究及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7 金浩;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技術的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鳳軍;小型化有耗和頻變耦合濾波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李祥鵬;硅基微環(huán)諧振器傳輸特性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吳倩男;一種極化不敏感的太赫茲濾波器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伍宇楠;帶有增益的微環(huán)諧振器傳輸特性分析[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5 李林科;基于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微環(huán)諧振器的基礎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6 黎小蒙;基于雙芯光纖的新型低插損全光纖微環(huán)諧振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7 李文明;微帶諧振器的小型化研究與小型化濾波器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姚興波;基于半波長型阻抗諧振器的雙頻濾波器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9 王亞偉;基于多模諧振器的超寬帶濾波器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梁秋芳;微/納機電諧振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60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6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