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殼體耦合系統(tǒng)載荷提取及振動特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5-13 13:24
本文關鍵詞:復雜殼體耦合系統(tǒng)載荷提取及振動特性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結構的振動響應由振源和傳遞路徑共同決定。在機械動態(tài)設計中,結構動態(tài)載荷的識別及特性分析是進行結構響應預估的基礎,傳遞路徑分析為結構振動性能優(yōu)化、評估提供一種有效方法和途徑,因此對結構進行振源和傳遞路徑分析成為工程中分析振動特性常用的技術手段。 本文首先闡述了動力學建模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以此為依據(jù)建立了分析模型,利用測試得到的模態(tài)結果來修正動力學模型以確保模型的準確性。在保證模型精度的情況下利用有限元仿真軟件提取結構的頻響函數(shù)矩陣。分析了影響載荷識別精度的主要因素并得到最優(yōu)組合測點,運用經(jīng)過正則化改進的最小二乘法對典型殼體耦合結構進行多源激勵力識別,并通過響應重構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論文在得到力源基礎上對殼體上三個典型位置的響應譜進行傳遞路徑分析,,確定五個較大峰值頻率處各條傳遞路徑對響應譜的貢獻量,分析其峰值頻率處響應過大的原因,最終確定了峰值處的響應分別是由激勵力過大及發(fā)動機殼體共振引起的。 本文最后自行設計了一個兩端帶隔板圓柱殼模型并開展了大量的振動響應試驗研究,試驗的內容包括多激勵下振動響應的合成、力源耦合狀態(tài)下振動響應分析兩個部分,尤其對力源耦合狀態(tài)下圓柱殼結構的振動響應方面作了大量的試驗研究。
【關鍵詞】:多源激勵 載荷識別 振動分析 傳遞路徑 貢獻量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H113.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緒論9-17
- 1.1 引言9
- 1.2 圓柱殼體振動研究現(xiàn)狀9-11
- 1.3 動態(tài)載荷識別研究現(xiàn)狀11-13
- 1.4 傳遞路徑分析研究現(xiàn)狀13-14
- 1.5 本文的工作14-17
- 第2章 結構模型的建立及驗證17-29
- 2.1 建模過程中的幾個關鍵問題17
- 2.2 幾何模型的建立17-18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8-20
- 2.4 模型參數(shù)修正及正確性驗證20-28
- 2.4.1 結構模態(tài)試驗20-22
- 2.4.2 結構動力學模型修正22-28
- 2.5 本章小結28-29
- 第3章 多源激勵載荷識別29-51
- 3.1 理論基礎29-34
- 3.1.1 最小二乘法載荷識別理論29-32
- 3.1.2 反問題的病態(tài)特性及成因32-34
- 3.1.3 正則化方法34
- 3.2 載荷識別精度的影響因素34-41
- 3.2.1 噪聲(SNR)對識別精度的影響36-37
- 3.2.2 響應點個數(shù)對識別精度的影響37-38
- 3.2.3 條件數(shù)對識別精度的影響38-40
- 3.2.4 激勵力個數(shù)對識別精度的影響40-41
- 3.3 結構載荷識別仿真計算41-49
- 3.3.1 結構響應測試及頻響函數(shù)的獲取41-44
- 3.3.2 載荷識別44-47
- 3.3.3 載荷識別結果驗證47-49
- 3.4 本章小結49-51
- 第4章 結構傳遞特性分析51-61
- 4.1 傳遞路徑分析理論基礎51-53
- 4.2 傳遞路徑貢獻量分析53-59
- 4.3 本章小結59-61
- 第5章 結構多源激勵振動特性試驗分析61-75
- 5.1 多源激勵下振動響應合成61-66
- 5.1.1 隨機激勵下振動響應合成61-64
- 5.1.2 單頻激勵下振動響應合成64-66
- 5.2 兩力耦合狀態(tài)下結構振動響應分析66-74
- 5.2.1 兩力源關系分析67-70
- 5.2.2 耦合狀態(tài)下結構振動響應分析70-74
- 5.3 本章小結74-75
- 結論75-77
- 參考文獻77-83
- 致謝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晟,林哲;精細時程積分在載荷識別中的應用[J];船舶力學;2004年04期
2 裴煥斗,孟松;動態(tài)隨機載荷識別技術研究[J];測試技術學報;1998年03期
3 唐秀近;時域識別動態(tài)載荷的精度問題[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0年01期
4 原春暉;朱顯明;邵漢林;張國良;;船舶機械振動源激勵力的間接估算工程方法[J];中國艦船研究;2006年01期
5 徐倩,文祥榮,孫守光;結構動態(tài)載荷識別的精細逐步積分法[J];計算力學學報;2002年01期
6 王有智;王維凡;黃教樸;;振動傳遞主途徑識別的矩陣法[J];機械強度;1989年04期
7 龍巖;史文庫;梁天也;周舟;張軍;;基于改進傳遞路徑分析法的動力總成懸置系統(tǒng)優(yōu)化及評價[J];汽車工程;2009年10期
8 傅志方,饒柱石,周海亭;一種動態(tài)載荷的識別方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9 林近山;竇春紅;馬汝建;;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海洋平臺振動載荷識別[J];石油機械;2007年09期
10 初良成,曲乃泗,鄔瑞鋒;動態(tài)載荷識別的時域正演方法[J];應用力學學報;1994年02期
本文關鍵詞:復雜殼體耦合系統(tǒng)載荷提取及振動特性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2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6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