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旋風分離器內(nèi)電暈放電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12:10
為了探究電旋風除塵器內(nèi)流場在電暈放電條件下的分布,課題組借助FLUENT軟件對其進行數(shù)值模擬。建立了靜電旋風分離器的單相三維湍流的RSM模型,采用控制體積法對其離散,用SIMPLE算法求解流場分布,得到了一定條件下靜電旋風分離器內(nèi)流場的切向速度和軸向速度分布。結(jié)果表明:施加高壓電壓不會改變切向速度和軸向速度的分布情況,僅改變切向速度和軸向速度的大小,且切向速度的變化大于軸向速度的變化;同時發(fā)現(xiàn),在高壓電壓條件下能夠減小顆粒的回帶和提高顆粒的分離效率。
【文章來源】:輕工機械. 2020,38(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1 分離器模型示意圖
圖1 分離器模型示意圖邊界條件的設(shè)定如表1所示,給定湍流強度I=0.05%和入口水力直徑Din=4A/L=23.47 mm。在壁面上采取無滑移條件。由于近壁區(qū)域,黏性力起主導作用,對RSM模型在近壁區(qū)域采用標準壁面函數(shù)[15]進行修正。
電場強度分布如圖4所示。電暈電壓為30 kV時,電場強度沿徑向增大而減小。在電暈電極附近,電場強度梯度變化劇烈,最大電場強度約為5.3×106V/m;在收塵極附近,電場強度梯度變化趨于平緩,此時場強約為4.5×105V/m。當電暈電壓升高至40 kV時,電場強度分布形狀一致,但電場強度曲線上移;電極附近電場強度與30 k V比顯著增大,增大到5.9×106V/m,電場強度增加10.2%;收塵極附近電場強度也同樣增大,約為6.9×105V/m,電場強度增加53.3%。圖4 電場徑向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除塵器內(nèi)電暈放電流體場的數(shù)值模擬[J]. 劉志強,李鵬,柴建榮,李慶. 工業(yè)加熱. 2009(06)
[2]靜電旋風分離器氣相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J]. 張吉光,張竹茜,沈恒根. 應(yīng)用力學學報. 2006(01)
[3]無電暈式高溫靜電旋風除塵器三維流場數(shù)值分析[J]. 湯光華,顧中鑄,王式民,張輝. 鍋爐技術(shù). 2005(06)
[4]旋風靜電除塵器單相三維流場數(shù)值模擬[J]. 李濟吾,蔡偉建. 化工學報. 2005(08)
博士論文
[1]靜電旋風分離器氣相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研究[D]. 張吉光.東華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00627
【文章來源】:輕工機械. 2020,38(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1 分離器模型示意圖
圖1 分離器模型示意圖邊界條件的設(shè)定如表1所示,給定湍流強度I=0.05%和入口水力直徑Din=4A/L=23.47 mm。在壁面上采取無滑移條件。由于近壁區(qū)域,黏性力起主導作用,對RSM模型在近壁區(qū)域采用標準壁面函數(shù)[15]進行修正。
電場強度分布如圖4所示。電暈電壓為30 kV時,電場強度沿徑向增大而減小。在電暈電極附近,電場強度梯度變化劇烈,最大電場強度約為5.3×106V/m;在收塵極附近,電場強度梯度變化趨于平緩,此時場強約為4.5×105V/m。當電暈電壓升高至40 kV時,電場強度分布形狀一致,但電場強度曲線上移;電極附近電場強度與30 k V比顯著增大,增大到5.9×106V/m,電場強度增加10.2%;收塵極附近電場強度也同樣增大,約為6.9×105V/m,電場強度增加53.3%。圖4 電場徑向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除塵器內(nèi)電暈放電流體場的數(shù)值模擬[J]. 劉志強,李鵬,柴建榮,李慶. 工業(yè)加熱. 2009(06)
[2]靜電旋風分離器氣相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J]. 張吉光,張竹茜,沈恒根. 應(yīng)用力學學報. 2006(01)
[3]無電暈式高溫靜電旋風除塵器三維流場數(shù)值分析[J]. 湯光華,顧中鑄,王式民,張輝. 鍋爐技術(shù). 2005(06)
[4]旋風靜電除塵器單相三維流場數(shù)值模擬[J]. 李濟吾,蔡偉建. 化工學報. 2005(08)
博士論文
[1]靜電旋風分離器氣相流場的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研究[D]. 張吉光.東華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006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3006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