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3 07:04
本文關鍵詞:直升機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直升機自動傾斜器是直升機操縱系統(tǒng)的主要部件,駕駛員通過駕駛桿改變自動傾斜器的姿態(tài),從而實現對直升機旋翼槳葉的周期變距及總距操縱,使直升機向前后左右各個方向飛行。而自潤滑關節(jié)軸承(球鉸軸承)是自動傾斜器中最主要的支承零件之一,,是實現自動傾斜器姿態(tài)調整的關鍵零件。本文通過對直升機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工作原理進行分析,研究球鉸軸承試驗機機構模型,為球鉸軸承試驗機研制提供理論參考。 首先在分析直升機自動傾斜器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得到球鉸軸承真實的運動模式,綜合出符合條件的運動執(zhí)行機構,加載機構由自動傾斜器上操縱機構等效得到,得到機構整體為動態(tài)式連接的并-并聯混聯機構。 其次對綜合出的混聯機構進行了詳細的運動學分析,包括自由度計算、位置正反解分析、工作空間分析;利用虛設機構法建立了各桿件及整體機構的一階影響系數矩陣及二階影響系數矩陣;分別用微分法及影響系數法得到了機構的輸入輸出速度和輸入輸出加速度,兩種方法得到曲線基本吻合,驗證了機構影響系數矩陣的正確性。 另外根據直升機定常飛行狀態(tài)下,自槳葉變距鉸至自動傾斜器液壓助力器的力傳遞規(guī)律,結合變距拉桿的力傳遞特點,建立了直升機自動傾斜器的力傳遞模型,并得出了液壓助力器載荷與鉸鏈力矩間的關系表達式以及球鉸軸承所受載荷的關系式。 最后用SolidWorks建立了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三維模型,并導入ADAMS軟件中對其進行仿真分析,得到機構的輸入輸出速度和輸入輸出加速度曲線,同時驗證理論分析與建模的正確性。
【關鍵詞】:自動傾斜器 球鉸軸承 并-并聯混聯機構 運動學 受力分析 ADAMS仿真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V275.1;TH133.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20
-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10-13
- 1.2 課題相關國內外研究現狀13-18
- 1.2.1 自動傾斜器研究現狀13-15
- 1.2.2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疲勞試驗機研究現狀15-16
- 1.2.3 并聯機構研究現狀16-18
- 1.3 課題的研究意義和主要研究內容18-20
- 第2章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型綜合20-40
- 2.1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運動模式分析20-21
- 2.2 兩轉一移三自由度并聯機構與分支約束的關系21-23
- 2.3 單約束分支設計23-32
- 2.3.1 單約束力分支設計23-28
- 2.3.2 單約束力偶分支設計28-31
- 2.3.3 特殊單約束分支設計31-32
- 2.4 多約束分支設計32-34
- 2.5 兩轉一移三自由度并聯機構設計與選型34-36
- 2.5.1 兩轉一移三自由度并聯機構設計34-35
- 2.5.2 兩轉一移并聯機構選型35-36
- 2.6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設計36-38
- 2.6.1 加載并聯機構設計36-38
- 2.6.2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設計38
- 2.7 本章小結38-40
- 第3章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運動學分析40-68
- 3.1 自由度分析40-48
- 3.1.1 內環(huán)自由度分析41-45
- 3.1.2 外環(huán)自由度分析45-47
- 3.1.3 整體測試機構自由度分析47-48
- 3.2 位置分析48-54
- 3.2.1 機構的位置反解分析49-51
- 3.2.2 機構的位置正解分析51-54
- 3.3 機構的工作空間54-56
- 3.4 機構的影響系數矩陣56-63
- 3.4.1 一階影響系數矩陣56-59
- 3.4.2 二階影響系數矩陣59-63
- 3.5 機構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63-67
- 3.5.1 速度分析63-65
- 3.5.2 加速度分析65-67
- 3.6 本章小結67-68
- 第4章 自動傾斜器及球鉸軸承受力分析68-80
- 4.1 鉸鏈力矩的分析計算68-74
- 4.1.1 鉸鏈力矩的構成載荷分析68-69
- 4.1.2 鉸鏈力矩的計算69-74
- 4.2 自動傾斜器受力分析74-78
- 4.2.1 剛化旋翼模型及坐標系建立74-76
- 4.2.2 受力分析76-78
- 4.3 本章小結78-80
- 第5章 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建模及仿真80-88
- 5.1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三維模型建立80-82
- 5.2 自動傾斜器球鉸軸承測試機構的仿真82-87
- 5.2.1 ADAMS 模型建立82-83
- 5.2.2 ADAMS/View 仿真環(huán)境的設置83
- 5.2.3 添加約束和驅動83-85
- 5.2.4 仿真結果85-87
- 5.3 本章小結87-88
- 結論88-90
- 參考文獻90-9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94-95
- 致謝95-96
- 作者簡介9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盛;方躍法;;并聯機器人機構綜合方法比較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薛亮儒;王少萍;;直升機旋翼試驗臺動力學分析及建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洪富岳,蔣志雄,狄葆章,王云,陳民生;大中型關節(jié)軸承磨損壽命試驗機[J];軸承;1997年12期
4 楊育林;祖大磊;黃世軍;;自潤滑關節(jié)軸承現狀及發(fā)展[J];軸承;2009年01期
5 朱長春,張景繪,趙江楠,王東生;直升機自動傾斜器豎向振動的神經網絡識別[J];機械強度;2001年01期
6 張志強;臧冀原;
本文編號:283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388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