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動力學方法的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TH113
【圖文】:
由上面的圖3.1到3.10可知,同一單元不同損傷程度得到的識別向量具有似性。對于不同的損傷程度得到的識別向量元素值隨著損傷程度的增加而減小。是,損傷程度加深后,固有頻率的變化值與程度的變化值之間不是成比例的關隨著損傷程度的加深固有頻率的變化逐漸變小。損傷程度低時,由上述公式知小,與固有頻率的變化向量B相除會放大識別向量。這就造成了上述圖中的狀程度加深后,識別向量的元素值反而變小。建立損傷識別矩陣后,分別對單元和單元9的不同程度的損傷進行了識別,識別結果如下: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利恒;周錫元;閻維明;;結構損傷檢測方法的一些新進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6期
2 王倩;蔣林華;張京豐;徐海群;;模糊神經網絡在粉煤灰混凝土強度預測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3 張彤;王建平;孟改樣;;異因同果關聯神經網絡在工程造價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2期
4 肖燁;陳劍毅;易萍華;;自由度匹配技術在框架結構損傷識別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5 水孝敏,許嵐兵,曹輝;一種實現雷達回波圖像的壓縮方法[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6 倪志偉;;BP網絡中激活函數的深入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3期
7 張艷麗;楊仁弟;;基于小波變換自適應濾波方法的ECG信號消噪[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8 周鳴爭;人工神經網絡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9 趙轉哲;姜忠宇;何慧娟;;Matlab在貨車滾動軸承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張久彪,趙蕓;一個改進的約束滿足模型[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東森;孫勇軍;;多維Laplace小波及其在顫振飛行試驗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空氣彈性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何付軍;張煒;王明章;;故障樹分析法在屏蔽泵故障診斷中的應用[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胡景明;張邦寧;;小波變換和Viterbi算法用于GMSK信號解調技術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9)論文集[C];2009年
4 丁文峰;;基于GIS和BP神經網絡模型的長江中上游地區(qū)石漠化危險性評價[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5 董桂洪;王勝年;范志宏;熊建波;;IMSL C#數值分析函數庫在混凝土計算機技術的應用[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6 李建華;王榮;徐智勇;朱勇;;一種新的應用小波變換的直接檢測BOTDR系統(tǒng)[A];全國第十三次光纖通信暨第十四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宋宇;張元平;周海軍;;基于小波變換的圖像去噪中兩個關鍵問題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六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艾憲蕓;肖無云;王善強;;小波變換方法在gamma譜解析中的應用[A];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呂迎陽;吳伯僖;徐慎初;陳振湘;陳劍勇;;BP神經網絡初始化問題探討[A];1999年中國神經網絡與信號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10 朱雙鶴;馬凌;;用改進的自組織映射算法求解TSP問題[A];1999年中國神經網絡與信號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結構的動力響應及安全判據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文海;水下被動目標瞬態(tài)特征檢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張進;地震疊前數據的彈性阻抗非線性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4 岑健;基于人工免疫系統(tǒng)的機組復合故障診斷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曉東;雙機架緊湊式爐卷軋機模型自適應優(yōu)化控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6 張壽明;基于冶煉過程及終點判斷技術的煙化爐智能控制系統(tǒng)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7 白羽;梁、板、網架結構損傷診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8 欒小麗;基于神經網絡的復雜非線性系統(tǒng)魯棒控制與濾波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9 張峰;輸電線路行波故障測距優(yōu)化算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陳國志;電力諧波和間諧波參數估計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昌鑫;Hilbert-Huang變換改進算法及其在齒輪箱故障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代宏偉;布里淵散射水下探測目標的自動識別[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3 楊焱麟;基于小波變換理論與比值分析法的變壓器勵磁涌流識別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明軍;基于小波包最優(yōu)樹的圖像融合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滕景忠;智能瓦斯傳感器的研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李安新;BP神經網絡研究與硬件實現[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陳少華;基于Hopfield神經網絡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張慶偉;基于小波變換的閾值圖像去噪方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鄭偉光;基于小波變換的信號調制方式識別方法[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張磊濤;HHT在結構健康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57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5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