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械論文 >

多級離心泵軸向力的數(shù)值計算與平衡

發(fā)布時間:2018-10-17 17:03
【摘要】:軸向力的平衡與否對離心泵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具有重要影響,準確地計算軸向力的大小是軸向力平衡設(shè)計的關(guān)鍵。采用CFX軟件對一立式多級泵首級和次級進行了全流場數(shù)值模擬,預測了葉輪所受軸向力的大小。采用Pro/E軟件進行三維建模,并用ICEM軟件進行網(wǎng)格劃分;采用SIMPL正C算法和RNG k-ε湍流模型,通過求解三維N-S方程及能量方程,得到了多級泵的速度場、壓力場及湍動能分布。對葉輪各過流表面進行面積積分,計算了葉輪所受軸向力,計算結(jié)果葉輪前后蓋板不對稱是軸向力產(chǎn)生的最主要原因;跀(shù)值計算的結(jié)果,采用對稱布置方式平衡軸向力:一組兩級葉輪,另一組三級葉輪,中間采用交叉過渡流道來連接。計算結(jié)果表明采用對稱布置該多級泵殘余軸向力較小,實現(xiàn)了軸向力的平衡。采用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可有效指導離心泵導軸向力的平衡設(shè)計。
[Abstract]:The balance of axial forc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reli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centrifugal pump. The key of axial force balance design is to calculate the axial force accurately. The full flow field of a vertical multistage pump is simulated with CFX software, and the axial force of impeller is predicted. Pro/E software is used for 3D modeling, and ICEM software is used for mesh division. By using SIMPL positive C algorithm and RNG k- 蔚 turbulence model, the velocity field, pressure field and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distribution of multi-stage pump are obtained by solving three-dimensional N-S equation and energy equation. The axial force of impeller is calculated by the area integral of each flow surface of impell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symmetry of front and rear cover plate of impeller is the main cause of axial forc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axial force is balanced by symmetrical arrangement: one group of two stage impellers and the other group of three stage impellers are connected by cross transition channel.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al axial force of the multistage pump is small and the balance of the axial force is realized.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balance design of axial force of centrifugal pump.
【作者單位】: 新界泵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水泵及系統(tǒng)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分類號】:TH31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路春英;離心泵軸向力的產(chǎn)生與平衡[J];甘肅科技;2002年06期

2 岳桂杰;保承軍;;離心泵軸向力及其平衡分析[J];甘肅高師學報;2010年02期

3 馬前容;吳虎;郭昕;;核心機軸向力測量與應用研究[J];測控技術(shù);2013年06期

4 童建棟;動態(tài)軸向力試驗的模擬準則[J];大電機技術(shù);1982年05期

5 林佳鏗 ,張阿舟;具有軸向力的連續(xù)質(zhì)量梁元素[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84年02期

6 張梅軍,孫鴻范;掘進機盤形滾刀所受軸向力的研究[J];工程機械;1986年10期

7 杜寬;數(shù)列公式法計算靜定平面梁式桁架軸向力[J];工業(yè)建筑;1987年06期

8 肖世偉;;軸向力對橫向受力樁的影響[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0年04期

9 王煦時,,嚴亞芳,李樹榮;軸流式水輪機軸向力的試驗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1994年02期

10 張凱華;高速部分流泵軸向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shù);199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建磊;王穎;許吉敏;張帆;奚延輝;袁小陽;;葉輪機軸系軸向力測試技術(shù)和測控瓦[A];第11屆全國轉(zhuǎn)子動力學學術(shù)討論會(ROTDYN2014)論文集(上冊)[C];2014年

2 孟晨;李華;許會;;軸向力測量彈性元件設(shè)計及不同加載方式對比[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分冊)[C];2013年

3 陸偉剛;張金鳳;;離心泵葉輪軸向力自動平衡新方法[A];農(nóng)業(yè)機械化與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學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康婷;許金余;白應生;姚山;;軸向力對拱自振頻率影響的樣條有限點法[A];第十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李友榮;劉安中;萬曉丹;許瑞璋;;4輥軋機軸向力的生成機理及調(diào)控措施[A];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卷)[C];2001年

6 楊宇;劉秀海;鄭凱;劉魯;;基于接觸印痕的航空球軸承軸向力分析及試驗驗證[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3分會場:航空發(fā)動機設(shè)計、制造與應用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7 江冠華;松井千秋;;SRC柱的安定極限軸向力[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jié)構(gòu)協(xié)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C];1991年

8 張少勇;陳梅珠;趙志銘;王舒;王俊美;費建偉;;軸向約束梁的支座水平力解析法[A];2014年全國鋼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與施工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波;大功率調(diào)速型液力偶合器軸向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斯淮;光棒坯料彈塑性夾持狀態(tài)下的夾緊力及臨界軸向力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2 甄飛;水平軸潮流能發(fā)電裝置軸向力分析及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3 李明;大型礦用水泵軸向力平衡技術(shù)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4 羅凱凱;基于離心泵反轉(zhuǎn)液力透平軸向力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5 蔣中奎;多級森林滅火離心泵的軸向力平衡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賈大偉;多級離心泵軸向力測試與平衡改進設(shè)計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張保祥;多級給水泵軸向力平衡機構(gòu)的設(shè)計與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8 劉善亮;軸向力和支承運動作用下梁的參數(shù)共振和內(nèi)共振分析[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09年

9 劉在倫;浮動葉輪自動平衡離心泵軸向力的理論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06年

10 李新國;離心泵軸向力平衡電液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2773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2773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448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