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機械壁虎、腱(柔索)驅動的理論研究及初步應用
本文關鍵詞:綠色產(chǎn)品評價理論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面仿生機械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4年
仿生機械壁虎、腱(柔索)驅動的理論研究及初步應用
劉樹青
【摘要】: 目前,壁面移動式機器人的吸附方式可以歸納為兩種:真空吸附和磁吸附。真空吸附要求壁面要有一定的光滑度,越障能力低。磁吸附只適用于導磁性壁面。所以,開發(fā)能夠穩(wěn)定吸附于各種表面并能靈活移動作業(yè)的壁面機器人是十分必要、也是迫切需要的研究課題。壁虎能在光滑的墻壁上行走自如,甚至能貼在天花板上,因此研究壁虎的運動機能和器官結構、研制仿生機械壁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了掌握仿生機械壁虎的整體性能,需要事先進行電子樣機的研究。為此本文建立了機械壁虎的多體系統(tǒng)模型,對該系統(tǒng)的運動學和動力學進行分析,得到了帶閉環(huán)的多體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為機械壁虎的物理樣機制造和控制運行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仿生機械壁虎能否穩(wěn)定吸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文通過類比機器人抓取,研究了機械壁虎的吸附,運用旋量理論對機械壁虎進行靜力學分析,對其平衡條件作出了判斷;傳統(tǒng)的機械臂是將驅動器安裝于關節(jié)軸線上,使得機械臂的慣量大大增加,機器的動態(tài)性能欠佳,腱(柔索)允許將驅動器放置在基礎上,把運動傳遞到關節(jié)處,從而可以減輕運動部件的重量和尺寸,另外從仿生的角度看,腱(柔索)驅動更接近于生物通過肌肉傳遞力和運動的方式,為此本文進一步對腱(柔索)驅動機構在仿生機械手臂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分析,獲得了一種腱(柔索)驅動機構的位置分析和受力分析。腱(柔索)驅動機構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對其在其他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情況進行了敘述,以在風洞中的應用為例,給出了一類腱(柔索)驅動機構的構型設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正交補的方法分析了其工作空間,并研究了柔索受力、剛度條件及誤差補償?shù)姆椒ǎ瑸槿崴黩寗硬⒙?lián)機構在風洞中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TB18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敬利;保宏;崔傳貞;;索網(wǎng)結構初始平衡狀態(tài)的優(yōu)化設計[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厲;徐君蘭;;柔索線形分析[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1年橋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2 楊印生;佟金;任露泉;;仿生機械的綠色制造決策問題[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3 張震陸;朱有軍;;懸鏈段法解重車負載下架空柔索[A];全國索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1年
4 劉北辰;張琻;;大變形柔索結構計算[A];土木工程中計算機應用文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81年
5 童森林;;不等高支承柔索的荷載行為[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1999年
6 呂晶;徐國彬;郭彥林;;勁柔索張拉穹頂彈塑性極限狀態(tài)研究[A];第十一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呂建剛;;仿生撲翼機械實驗研究及應用展望[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8 向中富;徐君蘭;戴正宏;;懸索橋施工控制分析的恒定無應力索長迭代法[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一九九九年橋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9 金棟平;胡海巖;;繩索系統(tǒng)建模、動力學和控制[A];第七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學術會議和第九屆全國非線性振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戴振東;孫久榮;;壁虎運動系統(tǒng)及其運動仿生[A];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2005年學術研討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子夫;[N];中國國防報;2006年
2 劉霞;[N];科技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宋賾;[N];中國建設報;2005年
4 江山;[N];中國國防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金振蓉;[N];光明日報;2006年
6 劉華欣 金玲;[N];國家電網(wǎng)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游雪晴;[N];科技日報;2004年
8 黃盈盈;[N];福建科技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王虹;[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陳強;[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洪偉;綠色產(chǎn)品評價理論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面仿生機械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4年
2 肖曉暉;高壓輸電線路巡線作業(yè)機器人中若干動力學問題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徐大富;電動力繩系離軌系統(tǒng)的建模與動力學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樹青;仿生機械壁虎、腱(柔索)驅動的理論研究及初步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4年
2 周琛;柔索非線性變形的靜力分析[D];寧波大學;2010年
3 蘇鵬;仿生機械系統(tǒng)的無源動態(tài)運動綜合[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李燕;仿蚯蚓在土質環(huán)境下拱洞機器人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朱敦雨;仿生機械水黽特性研究與實現(xiàn)[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行衛(wèi)國;柔索結構大型射電望遠鏡天線結構設計與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7 李琦;基于剛柔結合的并聯(lián)機構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09年
8 魏復海;健身馬機構的設計與仿真[D];東北大學;2010年
9 劉帥;基于WEB的社區(qū)智能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的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文瑤;基于圖像處理的電力線弧垂計算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綠色產(chǎn)品評價理論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面仿生機械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7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1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