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軸承非光滑表面設計的理論和制造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21:14
本文關鍵詞:滑動軸承非光滑表面設計的理論和制造方法
【摘要】:隨著機械精度的提高,滑動軸承在重載、高精度和腐蝕介質(zhì)及端面或徑向結(jié)構(gòu)較小的場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滑動軸承工作表面的潤滑油點多采用條狀溝徑向發(fā)散分布式、等分徑向直線分布式和錯位分布式。這些排布方式在設計上缺少一定的理論根據(jù),往往導致潤滑介質(zhì)分布不均勻,使得流體動壓潤滑性能降低,摩擦力增大,甚至因潤滑不均產(chǎn)生高溫并發(fā)生膠合,以至于工作表面損傷。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將生物學葉序理論應用到滑動軸承領域,利用生物進化過程中粒子的排布規(guī)律解決潤滑油點的排布問題,實現(xiàn)潤滑油點的均勻分布,從而解決軸承因潤滑油分布不均帶來的不必要的摩擦和磨損;平衡潤滑液的供給分布從充分潤滑,獲得較高的潤滑效果、減小摩擦阻力、降低摩擦熱損傷、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和轉(zhuǎn)動效率。這種方法對軸承的潤滑及發(fā)展有著重要的科學意義。 本文首先基于生物科學葉序理論建立了適用于端面滑動軸承潤滑油點葉序排列的H.Vogel模型和適用于徑向滑動軸承潤滑油點葉序排布的Van Iterson模型,,設計了潤滑油點按葉序排布的端面滑動軸承和徑向滑動軸承,并闡述了兩大葉序理論模型中葉序參數(shù)對潤滑油點分布的影響,給出了潤滑油點葉序分布參數(shù)的選擇范圍,設計了圓型和魚鱗型潤滑油點凹坑基體,利用UG軟件建立了不同葉序分布系數(shù)下潤滑油點葉序排布端面和徑向滑動軸承的三維模型,分別設計了兩種滑動軸承應用于摩擦力實驗的軸承座和夾具。 然后本文提出了潤滑油點凹坑的制備方法,利用光刻掩膜電解加工潤滑油點葉序排布的端面滑動軸承,用沖壓掩膜電解加工潤滑油點葉序排布的徑向滑動軸承。確定了掩膜電解加工潤滑油點凹坑深度和加工時間的關系,并分析了合理掩膜電解加工條件下潤滑油點凹坑的三維形貌及一些制備缺陷的原因。 最后本文對潤滑油點葉序排布端面滑動軸承和潤滑油點普通發(fā)散式、錯位式排布端面滑動軸承進行了摩擦性能對比實驗,對潤滑油點葉序排布徑向滑動軸承和潤滑油點普通陣列式排布徑向滑動軸承進行了摩擦性能對比實驗。得到了在不同轉(zhuǎn)速和壓力下潤滑油點直徑d和葉序參數(shù)c對兩種滑動軸承摩擦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實驗結(jié)果表明潤滑油點葉序排布的端面和徑向滑動軸承提高了軸承的摩擦性能,使?jié)櫥映浞滞瑫r減小了摩擦力。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H133.3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成春;任露泉;王晶;張永智;;旋成體仿生凹坑表面流場控制減阻仿真分析[J];兵工學報;2009年08期
2 余雷;楊旭東;;溝槽型面減阻特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J];航空計算技術;2009年01期
3 ;Experiment about Drag Reduction of Bionic Non-smooth Surface in Low Speed Wind Tunnel[J];Journal of Bionics Engineering;2005年01期
4 程紅,孫久榮,李建橋,任露泉;臭蜣螂體壁表面結(jié)構(gòu)及其與減粘脫附功能的關系[J];昆蟲學報;2002年02期
5 任露泉,李建橋,陳秉聰;非光滑表面的仿生降阻研究[J];科學通報;1995年19期
6 李育斌,喬志德,王志歧;運七飛機外表面溝紋膜減阻的實驗研究[J];氣動實驗與測量控制;1995年03期
7 王柯,宋保維,潘光;條紋溝槽表面水下航行器減阻實驗研究[J];力學與實踐;2005年02期
8 佐藤Ru;小林[壑
本文編號:11379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1379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