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計算機論文 >

片上多核處理器軟錯誤問題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14:05

  本文關鍵詞:片上多核處理器軟錯誤問題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半導體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處理器的集成度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快,而所需電壓越來越低,這些變化卻也使得處理器更容易受到高空環(huán)境中的高能粒子或者封裝材料中的Alpha射線引發(fā)的軟錯誤的攻擊。另一方面,隨著指令級并行技術遇上了性能瓶頸,采用線程級并行技術的片上多核處理器體系架構成為了主流的處理器體系架構。因此,圍繞著如何提高片上多核處理器應對軟錯誤的可靠性,片上多核處理器的軟錯誤問題已經(jīng)成為體系結構可靠性研究中的重要問題。 目前提高可靠性的體系結構方法主要有三種:錯誤校驗碼,冗余計算和易感性分析技術。這三種方法都已經(jīng)被用于解決片上多核處理器應對軟錯誤的可靠性問題,但是都有所不足和局限。本文針對當前冗余計算和易感性分析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與局限展開了研究。 當前主流的冗余計算技術存在以下不足:進行軟錯誤檢測和恢復的粒度很大,為一個線程的整個生命周期,這樣不但不夠靈活,而且錯誤恢復的時候必須重新執(zhí)行整個線程,代價十分高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提出了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體系架構。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以事務為單位進行軟錯誤檢測和恢復,可以靈活配置一個事務由多少條指令組成,有效地解決了錯誤檢測和恢復的粒度過大的問題。其次,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提供了硬件支持的錯誤檢測和處理器狀態(tài)恢復。此外,為了減少軟錯誤檢測和恢復對處理器運行性能的影響,本文在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的基礎提出了提前數(shù)據(jù)傳輸和預測事務執(zhí)行兩種優(yōu)化方案,能夠有效地減少軟錯誤檢測和恢復帶來的性能損失。 與片上多核處理器的其他部件相比,Cache占據(jù)了處理器芯片面積的絕大部分,因而,Cache也受到了最多的軟錯誤攻擊。另一方面,Cache是存儲層次結構中極其重要的一層。因而,研究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軟錯誤問題是片上多核處理器軟錯誤問題的關鍵。 當前對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的易感性分析僅僅局限于單核處理器Cache和使用MESI一致性協(xié)議的片上多核處理器。為了全面分析多種因素對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的軟錯誤易感性的影響,本文修改了現(xiàn)有的Cache易感性分析模型:生命周期模型。使模型能夠適用于分析多種Cache一致性協(xié)議,并通過實驗量化分析了多種因素對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軟錯誤易感性的影響。最終,針對使用MOESI協(xié)議的片上多核處理器提出了一種優(yōu)化方案,在盡量減少性能損失的前提下降低了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的軟錯誤易感性。
【關鍵詞】:片上多核處理器 軟錯誤 Cache 冗余計算 易感性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P33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錄9-11
  • 插圖清單11-12
  • 表格清單12-13
  • 第一章 . 緒論13-21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13-17
  • 1.1.1 片上多核處理器13-14
  • 1.1.2 軟錯誤14-15
  • 1.1.3 軟錯誤的應對方法15-17
  • 1.2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17-18
  • 1.2.1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17-18
  • 1.2.2 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軟錯誤易感性的分析與優(yōu)化18
  • 1.3 本文的組織方式18-21
  • 第二章 .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21-35
  • 2.1 相關工作21
  • 2.2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的體系架構21-25
  • 2.2.1 硬件事務處理的形式化說明22
  • 2.2.2 事務處理器的體系架構22-24
  • 2.2.3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的體系架構24-25
  • 2.3 使用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進行可靠性計算25-27
  • 2.4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的性能分析27-30
  • 2.4.1 實驗工具簡介27-28
  • 2.4.2 SimpleScalar配置28-29
  • 2.4.3 實驗結果29-30
  • 2.5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的性能優(yōu)化30-34
  • 2.5.1 提前數(shù)據(jù)傳輸方案(Early Transfer Scheme)30-31
  • 2.5.2 預測事務執(zhí)行方案(Speculative Transaction Execution Scheme)31-32
  • 2.5.3 采用性能優(yōu)化方案之后的性能比較32-34
  • 2.6 本章小結34-35
  • 第三章 . 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軟錯誤易感性的分析與優(yōu)化35-77
  • 3.1 相關工作35-36
  • 3.2 CACHE簡介36-37
  • 3.2.1 地址映射和Cache存儲體的組織方式36-37
  • 3.2.2 Cache替換算法37
  • 3.2.3 寫策略37
  • 3.3 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一致性問題37-46
  • 3.3.1 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一致性協(xié)議38-40
  • 3.3.2 使用一致性協(xié)議的片上多核處理器架構40-41
  • 3.3.3 常用的一致性協(xié)議41-46
  • 3.4 CACHE生命周期模型和CACHE易感性系數(shù)46-52
  • 3.4.1 Cache生命周期46-47
  • 3.4.2 Cache生命周期的階段劃分47-50
  • 3.4.3 各階段易感性分析50-51
  • 3.4.4 易感性系數(shù)(Vulnerability Factor,VF)51
  • 3.4.5 階段占比(Phase Rate,PR)51-52
  • 3.4.6 易感性系數(shù)和階段占比的關系52
  • 3.5 實驗平臺搭建52-54
  • 3.5.1 實驗工具簡介52-53
  • 3.5.2 Gem5模擬器的配置53-54
  • 3.6 實驗結果分析54-69
  • 3.6.1 一致性協(xié)議對易感性的影響54-57
  • 3.6.2 核數(shù)對易感性的影響57-59
  • 3.6.3 替換算法對易感性的影響59-61
  • 3.6.4 Cacheline大小對易感性的影響61-64
  • 3.6.5 Cache大小對易感性的影響64-67
  • 3.6.6 組相連地址映射路數(shù)對易感性的影響67-69
  • 3.7 降低MOESI協(xié)議CACHE易感性的方法69-75
  • 3.7.1 提前寫回方案70
  • 3.7.2 提前寫回方案的評估70-73
  • 3.7.3 提前寫回時間窗口大小的確定73-75
  • 3.8 本章小結75-77
  • 第四章 . 總結與下一步工作77-81
  • 4.1 總結77-78
  • 4.1.1 片上多核事務處理器的總結77-78
  • 4.1.2 片上多核處理器Cache軟錯誤易感性的分析與優(yōu)化的總結78
  • 4.2 下一步工作78-81
  • 參考文獻81-85
  • 致謝85-87
  •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87-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浩;蘭峰;;多核處理器基本原理及其在汽車領域中應用的展望[J];汽車科技;2007年03期

2 何軍;王飆;;多核處理器的結構設計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7年16期

3 肖紅;;基于多核處理器系統(tǒng)開發(fā)中的幾個問題[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4 張健浪;;三大于二,多核CPU之田忌賽馬[J];新電腦;2008年06期

5 都思丹;;前言:嵌入式多核處理器系統(tǒng)及視頻信號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6 黃國睿;張平;魏廣博;;多核處理器的關鍵技術及其發(fā)展趨勢[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9年10期

7 張戈;胡偉武;黃琨;曾洪博;王君;;片上多核處理器的結構級功耗建模與優(yōu)化技術研究[J];自然科學進展;2009年12期

8 萬志濤;章恒;張若淵;;基于多核處理器的深度包檢測的實現(xiàn)和性能評估[J];電信科學;2009年S2期

9 李晉惠;寇立濤;喬永興;;用軟件來提高多核處理器性能的方法分析[J];工業(yè)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0年01期

10 嚴婕;;針對多媒體應用的多核處理器核間通信優(yōu)化[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建軍;戴葵;王志英;;一種多核處理器存儲層次性能評估模型[A];第八屆全國信息隱藏與多媒體安全學術大會湖南省計算機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彭林;張小強;劉德峰;謝倫國;田祖?zhèn)?;一種挖掘多核處理器存儲級并行的算法[A];第15屆全國信息存儲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劉杰;馬彥;葉維;高劍剛;;多核處理器存儲體系分析[A];第十五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一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A輯)[C];2011年

4 潘送軍;胡瑜;李曉維;;多核處理器瞬態(tài)故障敏感性分析[A];第五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萬志濤;章恒;張若淵;;基于多核處理器的深度包檢測的實現(xiàn)和性能評估[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wǎng)絡技術委員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方娟;張紅波;;多核處理器預取策略的研究[A];2010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何軍;王飆;;通用多核處理器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研究[A];第十五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一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A輯)[C];2011年

8 桂亞東;;高效能計算機技術展望[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萬志濤;;基于多核處理器的面向時延敏感服務的云基礎架構[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wǎng)絡技術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10 陳遠知;;多核處理器的里程碑——TILE64[A];全國第三屆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交流會專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我國多核處理器研究實現(xiàn)新突破[N];光明日報;2012年

2 慶廣;多核處理器助力無線多媒體業(yè)務拓展[N];中國電子報;2009年

3 北京大學計算語言所副所長 詹衛(wèi)東;多核服務器:計算優(yōu)勢更上層樓[N];計算機世界;2005年

4 北京大學計算語言所副所長 詹衛(wèi)東;雙/多核服務器 計算優(yōu)勢更上層樓[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5 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何正未;軟件滯后制約多核應用[N];計算機世界;2006年

6 李梅 編譯;多核處理器新年井噴[N];計算機世界;2007年

7 英特爾產(chǎn)品與平臺市場部門數(shù)字家庭市場經(jīng)理 莊淳杰;多核將大行其道[N];計算機世界;2007年

8 本報記者 陳斌;多核處理器的未來路徑[N];計算機世界;2008年

9 王悅承;Oracle改變多核定價模式[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10 ;多核:技術無懸念應用待拓展[N];計算機世界;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淼;面向多核處理器的并行編譯及優(yōu)化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魏海濤;面向多核處理器的數(shù)據(jù)流程序編譯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呂海;多核處理器芯片計算平臺中并行程序性能優(yōu)化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李建華;片上多核處理器緩存子系統(tǒng)優(yōu)化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5 杜建軍;共享高速緩存多核處理器的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陳銳忠;非對稱多核處理器的若干調度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7 鄧林;單芯片多核處理器存儲優(yōu)化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8 呂正;多核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的驗證方法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9 賴明澈;同步數(shù)據(jù)觸發(fā)多核處理器體系結構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10 李靜梅;多核處理器的設計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子光;多核處理器核間通信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2 王興啟;多核處理器的有鎖編程與非阻塞算法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1年

3 尤凱迪;高性能低功耗多核處理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楊國芳;多核處理器核間通信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5 姚宗寶;多核處理器的加速比研究與熱設計[D];蘇州大學;2012年

6 韓毅宏;多核處理器網(wǎng)絡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盛肖煒;多核處理器內(nèi)部核間通信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3年

8 徐軍;多核處理器功耗和熱量模型研究及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奚海波;并行編程技術在多核處理器上的研究與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雪梅;嵌入式多核處理器的仿真器設計[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片上多核處理器軟錯誤問題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31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3431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ab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