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e和PCI-x總線的XMC/PMC載板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03:30
為了靈活地實現(xiàn)VPX系統(tǒng)中功能的擴展,設計了一種采用PCI-e總線和PCI-x總線的XMC/PMC功能載板。該載板通過P1-P6連接器與不同功能板卡連接,由HD68接口實現(xiàn)外界與載板之間數(shù)據(jù)通信,并介紹了以PCI-e開關模塊和PCIe轉PCI-x模塊為主的系統(tǒng)方案。對其中的轉換模塊、開關模塊、存儲模塊、電源模塊和時鐘模塊進行了詳細介紹。在電路設計過程中,通過仿真保證高速電路的信號完整性。最后通過與AD板卡進行調試,驗證了XMC/PMC設計可行性。
【文章來源】:電子器件. 2017年06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載板系統(tǒng)框圖
,PMC支持4路(X4)PCI-X總線,因此將P1口進行功能劃分,連接片1~4采用PCI-e作為互連總線,連接背板與載板之間的數(shù)據(jù)信號,同時將信號與XMC相連,與外部進行輸出控制,連接片5~8連接PCI-e轉換PCI-X轉換芯片,將轉換生成的PCI-X總線連接到PMC模塊,第9連接片實現(xiàn)存儲功能。本載板可以通過連接器(P1-P6)負載功能板卡,為了后期測試載板的性能,記錄了負載AD板卡的輸出波形。其中連接器P5,P6實現(xiàn)與AD板卡之間的通訊。P5,P6連接器點的信號包括時鐘、觸發(fā)、16bitADC、DAC和GND信號。AD板的系統(tǒng)框圖如圖2所示。圖2AD板卡系統(tǒng)框圖2硬件設計XMC/PMC載板作為功能板卡的承載,一方面要性能穩(wěn)定,另一方面還必須實現(xiàn)板卡的功能[4]。由圖1系統(tǒng)框圖可以看出,設計主要包括PCI-e開關模塊、PCI-e轉PCI-x模塊、存儲模塊、電源管理和時鐘模塊。下面將對這些模塊進行具體的介紹。圖3PEX8619配置方式2.1PCI-e開關模塊PCI-e開關芯片選擇的標準在于端口和信道。當前使用的端口為4個,信號需求為16個?梢赃x擇PLX公司的4端口芯片PEX8619,它是專門用于PCI-e端口擴展的芯片,包含16bit配置端口,配置方式有多種,這里選用的是4路X4的配置方式[5]。配置方式如圖3所示。每個PCI-e端口包括兩部分信號—通訊信號和控制信號。通訊信號主要有Lane信道組成,而且每個Lane信道都包含一對差分對,控制信號包括時鐘信號,電源信號等。PCI-e開關模塊分別連接著VPX背板和XMC模塊。2.2PCI-e轉PCI-x模塊PCI-e轉PCI-x芯片選用Pericom公司的P17C9X130,該芯片不僅兼容PCI-e1.1版本規(guī)范,支持PCI-e總線X4端口,而且能夠實現(xiàn)PCI-e和PCI-x端口之間的相互轉化[6]。設計需要PCI-e總線經(jīng)由芯片產生PCI-x,133M
功能。本載板可以通過連接器(P1-P6)負載功能板卡,為了后期測試載板的性能,記錄了負載AD板卡的輸出波形。其中連接器P5,P6實現(xiàn)與AD板卡之間的通訊。P5,P6連接器點的信號包括時鐘、觸發(fā)、16bitADC、DAC和GND信號。AD板的系統(tǒng)框圖如圖2所示。圖2AD板卡系統(tǒng)框圖2硬件設計XMC/PMC載板作為功能板卡的承載,一方面要性能穩(wěn)定,另一方面還必須實現(xiàn)板卡的功能[4]。由圖1系統(tǒng)框圖可以看出,設計主要包括PCI-e開關模塊、PCI-e轉PCI-x模塊、存儲模塊、電源管理和時鐘模塊。下面將對這些模塊進行具體的介紹。圖3PEX8619配置方式2.1PCI-e開關模塊PCI-e開關芯片選擇的標準在于端口和信道。當前使用的端口為4個,信號需求為16個?梢赃x擇PLX公司的4端口芯片PEX8619,它是專門用于PCI-e端口擴展的芯片,包含16bit配置端口,配置方式有多種,這里選用的是4路X4的配置方式[5]。配置方式如圖3所示。每個PCI-e端口包括兩部分信號—通訊信號和控制信號。通訊信號主要有Lane信道組成,而且每個Lane信道都包含一對差分對,控制信號包括時鐘信號,電源信號等。PCI-e開關模塊分別連接著VPX背板和XMC模塊。2.2PCI-e轉PCI-x模塊PCI-e轉PCI-x芯片選用Pericom公司的P17C9X130,該芯片不僅兼容PCI-e1.1版本規(guī)范,支持PCI-e總線X4端口,而且能夠實現(xiàn)PCI-e和PCI-x端口之間的相互轉化[6]。設計需要PCI-e總線經(jīng)由芯片產生PCI-x,133MHz的總線接口,進而通過PMC連接口將數(shù)據(jù)傳輸出去。轉換芯片和AD板FPGA間的信號連接框圖如圖4所示。圖4信號連接圖圖4中,AD[31:0]是PCI總線32bit雙向數(shù)據(jù)、地址信號,C/BE[7:0]為使能信號。P17C9X130能夠通過內部鎖相環(huán)將PCI-e差分時鐘生成7個時鐘信號,驅動外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FPGA的智能PMC通訊模塊設計[J]. 李宇.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1(11)
[2]基于VPX標準的PMC/XMC載板設計[J]. 王學寶.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0(08)
[3]PCI Express交換器交換模塊的設計及實現(xiàn)[J]. 郭友洪,楊紅官,尚林林. 微電子學與計算機. 2009(06)
[4]下一代交換式總線技術的研究與設計[J]. 李典,陳穎,鄒傳云. 電視技術. 2007(02)
碩士論文
[1]基于PCI-E結構的交換轉發(fā)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 彭清泉.北京郵電大學 2012
[2]基于PCI Express架構高速交換系統(tǒng)設計和信號完整性分析[D]. 鄧建廷.北京郵電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56064
【文章來源】:電子器件. 2017年06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載板系統(tǒng)框圖
,PMC支持4路(X4)PCI-X總線,因此將P1口進行功能劃分,連接片1~4采用PCI-e作為互連總線,連接背板與載板之間的數(shù)據(jù)信號,同時將信號與XMC相連,與外部進行輸出控制,連接片5~8連接PCI-e轉換PCI-X轉換芯片,將轉換生成的PCI-X總線連接到PMC模塊,第9連接片實現(xiàn)存儲功能。本載板可以通過連接器(P1-P6)負載功能板卡,為了后期測試載板的性能,記錄了負載AD板卡的輸出波形。其中連接器P5,P6實現(xiàn)與AD板卡之間的通訊。P5,P6連接器點的信號包括時鐘、觸發(fā)、16bitADC、DAC和GND信號。AD板的系統(tǒng)框圖如圖2所示。圖2AD板卡系統(tǒng)框圖2硬件設計XMC/PMC載板作為功能板卡的承載,一方面要性能穩(wěn)定,另一方面還必須實現(xiàn)板卡的功能[4]。由圖1系統(tǒng)框圖可以看出,設計主要包括PCI-e開關模塊、PCI-e轉PCI-x模塊、存儲模塊、電源管理和時鐘模塊。下面將對這些模塊進行具體的介紹。圖3PEX8619配置方式2.1PCI-e開關模塊PCI-e開關芯片選擇的標準在于端口和信道。當前使用的端口為4個,信號需求為16個?梢赃x擇PLX公司的4端口芯片PEX8619,它是專門用于PCI-e端口擴展的芯片,包含16bit配置端口,配置方式有多種,這里選用的是4路X4的配置方式[5]。配置方式如圖3所示。每個PCI-e端口包括兩部分信號—通訊信號和控制信號。通訊信號主要有Lane信道組成,而且每個Lane信道都包含一對差分對,控制信號包括時鐘信號,電源信號等。PCI-e開關模塊分別連接著VPX背板和XMC模塊。2.2PCI-e轉PCI-x模塊PCI-e轉PCI-x芯片選用Pericom公司的P17C9X130,該芯片不僅兼容PCI-e1.1版本規(guī)范,支持PCI-e總線X4端口,而且能夠實現(xiàn)PCI-e和PCI-x端口之間的相互轉化[6]。設計需要PCI-e總線經(jīng)由芯片產生PCI-x,133M
功能。本載板可以通過連接器(P1-P6)負載功能板卡,為了后期測試載板的性能,記錄了負載AD板卡的輸出波形。其中連接器P5,P6實現(xiàn)與AD板卡之間的通訊。P5,P6連接器點的信號包括時鐘、觸發(fā)、16bitADC、DAC和GND信號。AD板的系統(tǒng)框圖如圖2所示。圖2AD板卡系統(tǒng)框圖2硬件設計XMC/PMC載板作為功能板卡的承載,一方面要性能穩(wěn)定,另一方面還必須實現(xiàn)板卡的功能[4]。由圖1系統(tǒng)框圖可以看出,設計主要包括PCI-e開關模塊、PCI-e轉PCI-x模塊、存儲模塊、電源管理和時鐘模塊。下面將對這些模塊進行具體的介紹。圖3PEX8619配置方式2.1PCI-e開關模塊PCI-e開關芯片選擇的標準在于端口和信道。當前使用的端口為4個,信號需求為16個?梢赃x擇PLX公司的4端口芯片PEX8619,它是專門用于PCI-e端口擴展的芯片,包含16bit配置端口,配置方式有多種,這里選用的是4路X4的配置方式[5]。配置方式如圖3所示。每個PCI-e端口包括兩部分信號—通訊信號和控制信號。通訊信號主要有Lane信道組成,而且每個Lane信道都包含一對差分對,控制信號包括時鐘信號,電源信號等。PCI-e開關模塊分別連接著VPX背板和XMC模塊。2.2PCI-e轉PCI-x模塊PCI-e轉PCI-x芯片選用Pericom公司的P17C9X130,該芯片不僅兼容PCI-e1.1版本規(guī)范,支持PCI-e總線X4端口,而且能夠實現(xiàn)PCI-e和PCI-x端口之間的相互轉化[6]。設計需要PCI-e總線經(jīng)由芯片產生PCI-x,133MHz的總線接口,進而通過PMC連接口將數(shù)據(jù)傳輸出去。轉換芯片和AD板FPGA間的信號連接框圖如圖4所示。圖4信號連接圖圖4中,AD[31:0]是PCI總線32bit雙向數(shù)據(jù)、地址信號,C/BE[7:0]為使能信號。P17C9X130能夠通過內部鎖相環(huán)將PCI-e差分時鐘生成7個時鐘信號,驅動外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FPGA的智能PMC通訊模塊設計[J]. 李宇.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1(11)
[2]基于VPX標準的PMC/XMC載板設計[J]. 王學寶.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0(08)
[3]PCI Express交換器交換模塊的設計及實現(xiàn)[J]. 郭友洪,楊紅官,尚林林. 微電子學與計算機. 2009(06)
[4]下一代交換式總線技術的研究與設計[J]. 李典,陳穎,鄒傳云. 電視技術. 2007(02)
碩士論文
[1]基于PCI-E結構的交換轉發(fā)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 彭清泉.北京郵電大學 2012
[2]基于PCI Express架構高速交換系統(tǒng)設計和信號完整性分析[D]. 鄧建廷.北京郵電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560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9560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