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粗粒度可重構處理器的通用循環(huán)編譯技術
本文選題:可重構處理器 + 不定長循環(huán); 參考:《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7年07期
【摘要】:粗粒度可重構處理器結(jié)合了高性能和高靈活性的優(yōu)點,但是現(xiàn)有編譯技術難以處理不定長循環(huán)和非完美循環(huán).本文分別針對不定長循環(huán)和非完美循環(huán)提出了高效的編譯技術,使得編譯器可以處理通用形式的循環(huán)且均可以充分利用可重構處理器的計算能力.
[Abstract]: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processor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flexibility, but the existing compilation techniques are difficult to handle indefinite and imperfect loops. In this paper, efficient compilation techniques are proposed for indefinite and imperfect loops, which enable compilers to handle loops in general form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puting power of reconfigurable processors.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SS2012A0117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201059)
【分類號】:TP314;TP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鞏寧平;高太平;;一種基于編譯技術的可信賴計算方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8年01期
2 楊海燕;史曉華;張莉;;“編譯技術”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質(zhì)量管理體系及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年17期
3 張亞娟;馮靈霞;王學春;;編譯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J];軟件導刊;2010年09期
4 王巧玉;;硅編譯技術[J];微處理機;1986年02期
5 王文晶;;基于“編譯技術”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改革實踐[J];辦公自動化;2013年22期
6 程虎;64位編譯技術探討[J];微電腦世界;2001年06期
7 斯傳根;;以提高學生研發(fā)能力為目標的編譯教材和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4年Z1期
8 尉紅梅,姚建華;并行語言及編譯技術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計算機工程;2004年S1期
9 胡定磊,陳書明;低功耗編譯技術綜述[J];電子學報;2005年04期
10 李桂麗;;“協(xié)同學”教學模式在編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趙秀鳳;郭淵博;方青坡;;基于信息流分析的C代碼安全編譯技術研究[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三)[C];2006年
2 蘇運霖;;并行編譯中的區(qū)域調(diào)度問題[A];廣西計算機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譚樂平;楊夏;;淺析反饋式編譯技術[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三)[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鐘;Intel新編譯技術優(yōu)化軟件[N];計算機世界;2002年
2 首都經(jīng)貿(mào)大學信息學院 門志勇;用JNI技術提高Java的性能[N];計算機世界;2002年
3 本報記者 劉學習;中國科學家為IA64插上“翅膀”[N];計算機世界;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清安;面向非易失性片上存儲的編譯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2 蘆運照;謂詞相關編譯技術和深層代碼優(yōu)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4年
3 楊燦群;面向高效能計算的編譯關鍵技術:精度、性能與功耗[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陳勇;面向嵌入式系統(tǒng)綠色需求的編譯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陶勝召;基于Trace的CMinus語言即時編譯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楊敏;面向異構細粒度可重構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流水編譯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廖柯;基于動態(tài)編譯的泵業(yè)電子商務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11年
4 楊四才;面向非規(guī)則計算的幫助線程預編譯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9年
5 吳靜;基于GCC的靜態(tài)單一賦值優(yōu)化編譯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胡波;基于動態(tài)編譯的電信代理商酬金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D];復旦大學;2010年
7 梁曉;基于DVS的節(jié)能編譯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盧世賢;基于IMPACT的嵌入式匯編及編譯指示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9 須暉;高級著色語言及其優(yōu)化編譯[D];浙江大學;2004年
10 胡敏;基于LLVM編譯架構的CSKY后端移植[D];浙江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508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95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