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文分析的3D打印技術研究主題發(fā)展趨勢
本文選題:引文分析 + D打印; 參考:《情報雜志》2014年12期
【摘要】:利用湯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以1994-2014年出版文獻中關于3D打印技術的8 000多篇文獻為數(shù)據(jù)源,借助Histcite和Pajek軟件分析3D打印技術引文編年圖和研究主路徑,判斷3D打印技術的研究主題發(fā)展趨勢。研究結果對于把握當前研究重點和預測未來研究方向提供了依據(jù)。
[Abstract]:Based on 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more than 8 000 articles on 3D printing technology published from 1994 to 2014 were used as data sources. The citation chronogram and main path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by Histcite and Pajek softwa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s judged.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grasp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and predicting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技術應用領域轉移研究”(編號:12BGL02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興技術未來分析理論方法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11&ZD140)
【分類號】:TP33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滌塵;田小永;王永信;盧秉恒;;增材制造技術的發(fā)展[J];電加工與模具;2012年S1期
2 馬珉;王玲;張琨;;3D打印能否改變制造業(yè)——訪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J];高科技與產業(yè)化;2013年04期
3 張月紅;;HistCite——一個新的科學文獻分析工具[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6期
4 韓毅;金碧輝;;基于連通性的引文網絡結構分析新視角:主路徑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2年11期
5 王忠宏;李揚帆;張曼茵;;中國3D打印產業(y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思路[J];經濟縱橫;2013年01期
6 楊繼全;;三維打印產業(yè)發(fā)展概況[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3年05期
7 余前帆;;增材制造——3D打印的正稱[J];中國科技術語;2013年04期
8 董潔;趙升祥;鐵梅;;3D打印技術——掀起制造技術的新革命[J];科技智囊;2013年05期
9 龐龍;張培富;楊立英;;引文分析方法在國內外應用的比較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10 許煒;;技術接受模型研究領域的可視化引文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鵬;王慧杰;;從科學知識圖譜角度看加菲爾德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基于SCI近20年的數(shù)據(jù)[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年04期
2 郭書菊;;國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期刊引用指標比較——基于2005年JCR的分析[J];圖書與情報;2008年06期
3 秦長江;侯漢清;;知識圖譜——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的新領域[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1期
4 姜春林,張冬玲;期刊影響因子:研究生科研績效評價的重要指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文庭孝;劉曉英;羅賢春;張蕊;;知識關聯(lián)的測度及應用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0年04期
6 趙均;;學術期刊評價中被引量指標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出版;2013年04期
7 董翔;史志林;;基于網絡計量學的《電化教育研究》高被引論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8 陳燕和;;3D打印產業(yè)發(fā)展問題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3年11期
9 洪曉龍;萬曉桐;;淺談3D打印技術[J];傳播與版權;2013年02期
10 陳立;陳勝遷;;3D打印——未來制造業(yè)的新模式[J];輕工科技;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衡中青;侯漢清;;地方志引書挖掘及其引書分析研究[A];2007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韓毅;金碧輝;;引文網絡主路徑分析方法的形成與演化[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霞;郭太敏;肖毅;;信息素養(yǎng)教育研究的可視化引文分析[A];圖書館聯(lián)盟建設與發(fā)展[C];2012年
4 畢延剛;;3D打印對高等院校工業(yè)設計專業(yè)教學的影響[A];2013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暨第十八屆全國工業(yè)設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李海濤;張強;;未來數(shù)控機床與3D打印的一體化制造[A];2013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暨第十八屆全國工業(yè)設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琪;西方現(xiàn)代體育科學發(fā)展史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梁永霞;引文分析學的知識計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4 吳彩麗;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水平的實證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秦長江;基于科學計量學共現(xiàn)分析法的中國農史學科知識圖譜構建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6 趙明;杰出科學家的國家認可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7 詹國梁;基于生命周期策略的企業(yè)知識管理[D];武漢大學;2012年
8 周春雷;基于h指數(shù)的學術授信評價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杜暉;基于耦合關系的學術信息資源深度聚合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10 趙學進;面向增材制造的模型重建方法與成型工藝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英;知識關聯(lián)及其應用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焦亮;中國基因科學領域研究狀況的計量分析[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龐龍;科學引文分析的科學評價功能和意義[D];山西大學;2006年
4 孫巍;基于引文的信息檢索可視化系統(tǒng)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5 耿海英;共引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7年
6 陳祖琴;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的引文分析[D];西南大學;2008年
7 鄭景惠;我國體育學術論文對外文文獻資料利用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8 劉逸君;高校學術評價制度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陳黎;基于文本挖掘的學科領域相關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侯筱蓉;基于引文路徑分析的專利技術演進圖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曉峰,劉偉軍,王天然,王志堅;激光工程化凈成形技術的研究[J];工具技術;2004年01期
2 洪嘯吟,孟懷東,陰金香;立體光刻技術[J];感光科學與光化學;1997年03期
3 陳步慶,林柳蘭,陸齊,胡慶夕;三維打印技術及系統(tǒng)研究[J];機電一體化;2005年04期
4 劉厚才;莫健華;劉海濤;;三維打印快速成形技術及其應用[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8年09期
5 伍詠暉;李愛平;張曙;;三維打印成形技術的新進展[J];機械制造;2005年12期
6 金碧輝;Loet Leydesdorff;孫海榮;張望;岑哲波;;中國科技期刊引文網絡:國際影響和國內影響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年02期
7 金碧輝;孫海榮;張望;;中國科學的國際影響解析[J];科學觀察;2005年00期
8 龔旭;SCI、科研評價與資源優(yōu)化配置[J];科技導報;2002年02期
9 李遠明;譚世明;;高校科研團隊的識別與網絡分析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11期
10 陳劍;冀京秋;陳寶國;;我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科學決策;2010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楊駿;[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劉燕;[N];科技日報;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麗;引文評價中的引文方式與力度因素[J];圖書館;2000年06期
2 何榮利,魏洪善;引文在論文中的分布和被引用內容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0年02期
3 劉勖,王立芹,李慧,馬恩紅;1987~1996年《中華物理醫(yī)學雜志》信息流及引文分析[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0年01期
4 徐軍;《安徽機電學院學報》的引文分析[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5 黃紀木;《福建醫(yī)藥雜志》刊文和引文分析[J];情報探索;2001年02期
6 史衛(wèi)國,饒艷;論引文分析法研究進展與趨勢[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1年03期
7 趙英莉;2000年化學領域熱點研究課題的引文分析[J];情報科學;2002年02期
8 何榮利,趙潔;關于引文規(guī)律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02年09期
9 徐建,衣翠玲;《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1996—2001) 論文、作者和引文分析[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02年04期
10 符早雯,侯金川;試析偽引文[J];圖書館學研究;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盛博;丁X;;基于引用內容的引文評價分析[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雷瑜良;黃穎;;《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引文統(tǒng)計與分析[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3 繆建蘭;;《中國科學》引文分析研究——以A輯與B輯為例[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4 王維焱;錢蘇鳴;葉方寅;;《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的引文分析[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5 袁永旭;呂仁猛;;《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載文與引文分析[A];華北地區(qū)高校圖協(xié)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文章)匯編[C];2010年
6 冷懷明;張蔚;謝懌;;《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89~1991年引文分析[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7 周文松;陳秀英;;化工類學報論文的引文分析[A];學報編輯論叢(第五集)[C];1994年
8 趙賢瑤;;對引文定義及其相關術語的新闡釋[A];學術期刊編輯學理論與實踐[C];2010年
9 徐昌娟;潘和平;李文先;葉冬青;;《疾病控制雜志》2006-2007年載文、作者及引文分析[A];預防醫(yī)學學科發(fā)展藍皮書·2008卷[C];2008年
10 李曉紅;陳冀青;馮保初;;由引文分析看國內外數(shù)學期刊的差異[A];學報編輯論叢(第九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 劉宇;引文首先是一種修辭工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宋曉夢;“引文桂冠獎”科學家緣何能成諾獎得主[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梁永霞;引文分析學的知識計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李粵;引文網絡的可調優(yōu)先粘貼模型及其應用[D];清華大學;2007年
4 尹麗春;科學學引文網絡的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張金松;基于引文上下文分析的文獻檢索技術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雪;基于路徑的引文分析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馬曉佳;網絡引文分析與傳統(tǒng)引文分析的比較[D];南京大學;2011年
3 龐龍;科學引文分析的科學評價功能和意義[D];山西大學;2006年
4 鄧李君;基于引文分析的開放獲取期刊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鐘鎮(zhèn);錯引現(xiàn)象折射出的科學家群體引文失范行為[D];河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昊;基于引文網絡分析的作者和期刊知識角色識別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7 耿海英;共引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7年
8 王建芳;網絡引文信息的挖掘及其對數(shù)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啟示[D];山西大學;2004年
9 方明慧;“協(xié)作學習”文獻的引文網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10 石杰;基于多因素的引文推薦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505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85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