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指令系統(tǒng)融合技術
本文選題:龍芯CPU + MIPS指令系統(tǒng); 參考:《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5年04期
【摘要】:本文介紹了龍芯CPU的指令系統(tǒng)融合技術.龍芯CPU在兼容MIPS指令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增加MIPS中不具備但X86和ARM具備的、對二進制翻譯影響很大的核心功能,形成龍芯指令系統(tǒng)Loong ISA.在此基礎上,通過軟硬結(jié)合的二進制翻譯,在龍芯CPU上運行X86和ARM的主流系統(tǒng)及應用,以彌補MIPS架構(gòu)軟件生態(tài)的不足.實驗結(jié)果表明,通過軟硬件協(xié)同優(yōu)化,龍芯指令系統(tǒng)融合技術能夠消除指令系統(tǒng)之間的壁壘,使得MIPS,X86,ARM等不同指令集的軟件能夠融合到統(tǒng)一的Loong ISA平臺上,不加區(qū)別地高效運行.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and system fusion technology of Dragon Core CPU. The Godson CPU is extended on the basis of compatible MIPS instruction system, and the core functions which are not available in MIPS but which X86 and AR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binary translation are added to form Loong ISA. On this basis, the mainstream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X86 and ARM are run on the Godson CPU by the combination of soft and hard binary translation,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MIPS architecture software 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the software / hardware co-optimization,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the Godson instruction system can eliminate the barriers between the instruction systems and make the software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 sets such as MIPS X86 arm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unified Loong ISA platform and run efficiently without distinction.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高基”(批準號:2009ZX01028-002-003,2009ZX01029-001-003,2010ZX01036-001-002,2012ZX01029-001-002-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61221062,61100163,61133004,61173001,61232009,61222204)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批準號:2012AA010901,2012AA011002,2012AA012202,2013AA014301)資助
【分類號】:TP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小琨;蔣烈輝;尹青;陳亮;周博;;可重用的指令集模擬器的設計與優(yōu)化技術[J];計算機工程;2008年07期
2 靳文兵;左琦;;復雜指令集流水線系統(tǒng)設計[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12年04期
3 盧懷山;王向紅;冼偉銓;;標點符號指令集微控制器內(nèi)核[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4 顧士平;華曉勤;王惠斌;;動態(tài)可重構(gòu)指令計算機[J];計算機時代;2008年03期
5 嚴迎建;楊志峰;任方;;面向?qū)S弥噶罴幚砥髟O計的軟硬件協(xié)同驗證[J];計算機工程;2010年06期
6 陳玉琴;;短訊[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1989年09期
7 楊先炬,陳躍躍,郭陽;一種全硬件動態(tài)指令翻譯模型[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5年11期
8 王琦;顧瑜;汪東升;;高性能可重構(gòu)指令集架構(gòu)模擬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9 桑勝田;王進祥;趙新曙;;采用動態(tài)譯碼緩存的高速指令集模擬器[J];計算機工程;2006年18期
10 朱孝銀;;模擬器指令集擴展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鄭義;趙天磊;唐遇星;竇強;;體系結(jié)構(gòu)模擬器目標指令集擴展技術研究[A];第十六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二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單磊;趙天磊;唐遇星;徐煒遐;;并行模擬器中原子指令的高效執(zhí)行技術研究[A];第十六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二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王慶林;邢座程;閔銀皮;趙齊;王宏燕;;一款基于Microblaze指令集的64位RISC處理器設計[A];第十五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一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A輯)[C];2011年
4 方紅霞;李華偉;李曉維;;基于指令集的處理器時延測試產(chǎn)生方法[A];第三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辛乃軍;陳旭燦;孫海燕;陽柳;羅杰;淡孝強;王霽;;基于GCC的高性能DSP Matrix向量指令集擴展[A];第十五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一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B輯)[C];2011年
6 李勇;劉勝;甄體智;;C64x+DSP內(nèi)核分析及其性能評價[A];第15屆全國信息存儲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張奕;羅惠瓊;;一種32位RISC處理器IP核設計[A];2006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朱佳輝;張健;侯立剛;吳淞波;吳武臣;;基于FPGA的嵌入式32位RISC微處理器的設計和應用實現(xiàn)[A];第七屆北京青年科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俊嶺;CPU指令集大薈萃[N];電腦報;2001年
2 明月;SIMD指令在MP3編碼中的作用[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3 重慶 瞌睡蟲;超頻引發(fā)CPU“奇癥”[N];電腦報;2002年
4 廣西 蘇馳;影響CPU性能的三要素[N];電腦報;2003年
5 土勻;了解“愛妻”[N];電腦報;2008年
6 張耘;64位,,AMD來了![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王寒輝;透視 CPU 的性能[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0年
8 上海硅知識產(chǎn)權(quán)交易中心 王萍萍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 鄭劍欽;CPU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 專利競爭漸成焦點[N];中國電子報;2009年
9 ;安騰的32位伴侶:IA-32 EL[N];計算機世界;2003年
10 本報記者胡永生;從龍芯到一條龍[N];科技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紀金松;基于動態(tài)指令集的自適應處理器的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2 張惠臻;可重構(gòu)指令集處理器設計中的軟件重定向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呂雅帥;專用指令集處理器定制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4 楊君;專用指令集處理器(ASIP)體系結(jié)構(gòu)設計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5 李東曉;系統(tǒng)芯片中媒體增強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核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楊吟冬;面向受限系統(tǒng)的分布式動態(tài)二進制翻譯器的分析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7 張延軍;面向特定應用的指令集處理器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8 朱二周;基于CPU/GPU平臺的虛擬化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鷹翰;基于顯式通信指令集的分片式處理器模擬器開發(f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聞博;FT-Matrix處理器指令集與指令派發(fā)設計[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王慧麗;支持仿真/調(diào)試的指令派發(fā)部件設計與實現(xiàn)[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4 陸榮華;專用指令集安全處理器設計與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08年
5 林恒杰;對基于ARM Cortex-M3嵌入式系統(tǒng)的仿真[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宋光照;ARMv5TE指令集仿真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易海峰;復雜指令集快速譯碼設計[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8 王穎;快速可變目標的IA指令集仿真器的初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9 封勇福;專用指令集處理器工程化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10 肖軍;解釋型指令集全系統(tǒng)仿真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32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83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