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電容式觸摸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本文選題:觸摸技術 切入點:表面電容 出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觸摸技術也在經歷著自身的更新,各式各樣的觸摸屏和觸摸板,在很多領域得到長足發(fā)展的。本文致力于研究當前將電阻式取而代之的電容式觸摸技術,從表面電容式到投射電容式,深入分析,設計了觸摸板的電路圖,制作出一款單點觸摸板,并進行測試驗證,通過對原理圖和PCB圖的修改,對傳感信號軌跡線的重新繪制,PCB的重新布局,電阻和電容值的改變和調試,達到了預期的要求,并將該款觸摸板使用在了上網本上。本論文所設計的觸摸板實現(xiàn)了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單擊,雙擊,X/Y中心位移和X/Y四周位移的滑動,滾輪,右鍵等功能,該觸摸板具有簡潔,,集成度高,方便,實用,廉價,設計周期短等優(yōu)點。本論文給出了一種簡單觸摸板的設計和測試方案,以便為以后將其功能擴大化打下基礎。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touch technology is also experiencing its own update. Various touch screens and touch panel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any fields.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of capacitive touch technology, which is replacing resistor type. From surface capacitance to projective capacitance, the circuit diagram of the touch pad is designed, and a single touch pad is made, which is tested and verified by modifying the schematic diagram and PCB diagram. The rearrangement of PCB, the change of resistance and capacitance, and the adjustment of sensor signal trajectory have reached the expected requirements. The touch pad designed in this paper realizes some basic functions, such as clicking, double-clicking on the center displacement of X / Y and sliding around the displacement of X / Y, rolling wheel, right button and so on. The advantages of high integration, convenience, practicality, low cost, short design period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a simple design and test scheme of touchpad is presented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its function in the future.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P33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業(yè)界動態(tài)[J];電子世界;2010年07期
2 ;Microchip擴展mTouch電容式觸摸傳感技術能力[J];電源技術應用;2010年07期
3 ;智能消費電子產品推動觸控產業(yè)發(fā)展[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1年08期
4 李凱;陳文元;汪紅;崔峰;張衛(wèi)平;;具有自檢自標定功能的高負載電容式金屬微加速度計的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11年06期
5 游榮鑫;王彥涵;;淺談投射式電容觸摸屏設計[J];現(xiàn)代顯示;2011年09期
6 李海洲;于勁松;;生物質傳感器的電路設計與田間測試[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7 ;泰科電子ELO TOUCHSYSTEMS推出醫(yī)療觸摸顯示器1928L[J];軟件;2010年05期
8 顧召輝;劉志恒;王正為;;一個多點觸摸系統(tǒng)軟件體系框架[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1年09期
9 于博;;觸控面板需求增長產業(yè)興旺[J];中國電子商情(基礎電子);2011年09期
10 趙幸娟;王瑞榮;石云波;劉俊;唐軍;;電容式硅微機械陀螺儀結構設計及仿真[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英;張濤;李敏雪;楊波;;電容式角位移傳感器電場有限元仿真研究[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學術論文集[C];2004年
2 曾婷;華宇;黃長江;;電容觸摸技術應用研究[A];第十九屆測控、計量、儀器儀表學術年會(MCMI'2009)論文集[C];2009年
3 王曉華;王兢;石凱賀;;電阻式與電容式納米鈦酸鋇濕敏元件性能分析[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肖文清;;國外凍干機中應用的電容式真空計[A];全國第五屆冷凍干燥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7年
5 王金星;劉天模;李江;;國內外高分子電容式濕敏材料研究現(xiàn)狀[A];海峽兩岸第二屆工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吳冬鳳;楊建成;;電子清紗器在全自動絡筒機上的應用分析[A];2008年第三屆全國用好自動絡筒機擴大無結紗生產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吳冬鳳;楊建成;;電子清紗器在全自動絡筒機上的應用分析[A];“安徽潛陽杯”2008年全國推廣應用新型紡織器材科技成果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張德;何曉平;;電容式微加速度傳感器轉換電路的設計[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9 孫淑珍;洪連進;趙亞杰;;用ANSYS研究電容式硅微加速度計的靜態(tài)靈敏度[A];中國聲學學會2005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5]論文集[C];2005年
10 陳曉竹;陳宏;;無線接入技術在電容式物位測量的應用[A];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馮健;技術成熟成本下降 電容式觸控將大行其道[N];中國電子報;2009年
2 ;觸摸技術產業(yè)推動數(shù)字經濟發(fā)展[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3 曹其瑋;電容式觸控面板技術淺析[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4 易文;賽普拉斯推出新款電容式觸控IC[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5 樂天邋編譯;觸摸技術 走進現(xiàn)實[N];計算機世界;2008年
6 易文;友達、群創(chuàng)加快布局電容式觸控面板[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7 記者 安勇龍;iPhone推波助瀾 電容式觸控屏應用看漲[N];中國電子報;2007年
8 河南 姜勇 郝永科;電容式位移發(fā)送器[N];電子報;2002年
9 河南 宋戰(zhàn)校摘;電容式液位檢測芯片ML2103[N];電子報;2002年
10 本版編輯邋黃海 天語手機研發(fā)部;從單點到多點 觸摸屏技術引爆手機“大革命”[N];中國電子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程路;車輛動態(tài)稱重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劉宗林;電容式微慣性器件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3 李錦明;高信噪比電容式微機械陀螺的研究[D];中北大學;2005年
4 熊素銘;新型三相雙值電容式異步電動機運行機理及其電磁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5 孟凡利;基于一維納米材料的氣體傳感器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6 陳雪萌;一種壓阻式微機械陀螺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5年
7 王寶金;熱磨機磨盤實際間隙精確測量與主軸運行狀態(tài)監(jiān)測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坤;基于電容式觸摸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2 吳娟;紅外多點觸摸技術的關鍵問題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秦萬治;多點觸摸技術的初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梅德冬;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暫態(tài)過程對保護影響及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黃小振;電容式振動微機械陀螺接口電路的設計、模擬與測試[D];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6 陳宇曉;電容式微機械靜電伺服加速度計系統(tǒng)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7 周鋒;電容式MEMS麥克風調理電路研究與設計[D];蘇州大學;2012年
8 馮斌;一種與介質無關的電容式液位測量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9 付盛榮;電磁驅動電容式振動微機械陀螺接口電路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2003年
10 王金星;聚酰亞胺(PI)和醋酸丁酸纖維(CAB)電容式濕敏材料的復合設計和濕敏特性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552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65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