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編碼器的軌道里程記錄系統(tǒng)設計
本文關鍵詞: 軌道缺陷檢測 光電編碼器 鑒相分頻 里程計數(shù) 串口通信 出處:《鐵道標準設計》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獲得在軌道缺陷檢測過程中檢測出的有缺陷圖片的精確里程信息,方便確定缺陷所在位置,設計一種雙單片機控制的記錄軌道里程值的系統(tǒng),詳細論述前置增強型單片機對編碼器輸出的脈沖信號鑒相,四倍頻細分,并根據(jù)預設圖片高度輸出脈沖信息,后置8052單片機根據(jù)獲得的脈沖信息記錄脈沖個數(shù)并計算里程值,最后通過串口將計算所得數(shù)據(jù)上傳至工控機。使用C++Builder編寫的上位機控制軟件對數(shù)據(jù)處理調(diào)用,以顯示每張圖片所表示的里程值。運行結果表明,該設計在記錄并顯示里程過程中,速度響應迅速,精度大大提高并且準確穩(wěn)定。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curate mileage information of the defect pictures detected in the course of track defect detec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defect, a system of recording track mileage value controlled by double single chip computer is designed.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ulse signal of the encoder output by the preprocessor enhanced singlechip, the four times frequency subdivision, and the output of the puls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picture height. The post-80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records the pulse number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pulse information and calculates the mileage value. Finally, the calculated data is uploaded to the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through serial port. The PC control software written by C Builder is used to process the data to display the mileage of each picture. The running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recording and displaying mileage, the speed response is rapid, the accuracy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accuracy is stable.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65021,51365037)
【分類號】:TN762;TP368.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章輝;葉建芳;葉建威;;基于MSComm控件串口通信的實現(xiàn)[J];電子測量技術;2011年08期
2 王興;賈曉虎;郝春麗;;基于增量式光電編碼器位移傳感器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2年05期
3 賈志成;岳西鳳;李永軍;劉培培;;基于VC++的XCTD串口實時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0年10期
4 于艷;顧桓;;MCS-51單片機和PC機間的串口通信[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年08期
5 陳立兵;樊瑜瑾;代杰;郭波江;孫宏德;;基于AVR單片機的光電編碼器定長系統(tǒng)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2年13期
6 賀洪江;鐘志賢;;一種差動輪式競賽機器人的路徑跟蹤方法[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3年04期
7 耿洪興;張樂年;譚堅紅;吳佳旺;林錦超;;基于STC單片機的機械手運動控制研究[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0年05期
8 鄧兆翠;張鳳登;;光電編碼器輸出脈沖可逆計數(shù)方法的對比與改進[J];自動化儀表;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喜林;葛自強;劉義國;;基于波形合成的低頻發(fā)射機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測與儀表;2012年04期
2 劉健;王紹治;王君林;;磨頭工作狀態(tài)在線監(jiān)測軟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測量技術;2012年06期
3 姚奉嘉;;智能小車控制器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06期
4 高穎;王阿敏;劉寧;郭淑霞;;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中關鍵技術的研究[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3年08期
5 劉陽;吳宏圣;楊帆;許家林;;增量位移集成光電傳感器設計[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13年10期
6 張志文;張海濤;李劍;;多慣組同步測試系統(tǒng)設計[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3年11期
7 吳成和;卞春華;朱挺;馬千里;;基于數(shù)字圖像處理的軌道板裂紋缺陷檢測[J];光電技術應用;2014年01期
8 梅笑冬;王彪;朱哲;趙培陸;胡小龍;盧革宇;;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香水識別電子鼻系統(tǒng)設計[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年04期
9 鄭現(xiàn)磊;喬鋼柱;曾建潮;郄文科;;礦熱爐電量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科技;2014年07期
10 吳燕;;基于VB的串行通信[J];電子世界;2014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凱;李柏林;;基于視覺追蹤的軌道扣件狀態(tài)實時自動檢測算法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信息技術與安全專題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凱;基于圖像紋理特征提取算法的研究及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慶豐;一種基于LabVIEW圖像處理技術的膝關節(jié)表觀應變測量方法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2 羅浩菱;基于光學干涉相位檢測的MEMS陀螺信號讀出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趙明宣;貼片電阻表面缺陷自動檢測和識別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頊春元;感覺刺激誘發(fā)腦電特征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5 韓朋朋;基于ZigBee的中國林蛙養(yǎng)殖大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東華大學;2012年
6 周冠雄;基于DSP的剎車片內(nèi)部缺陷質(zhì)量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吳國梁;計算機控制的赤道儀系統(tǒng)設計[D];浙江大學;2008年
8 葉萃娟;高精度數(shù)顯電子拉力計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9 李美玲;基于CAN總線的主從式數(shù)控系統(tǒng)通信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10 楊利彪;移動機器人的視覺伺服系統(tǒng)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華;岳麗全;岳志高;;MSComm控件在VC++6.0串口通信中的應用[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2 俞竹青,潘全勝;一種光電編碼器用可編程計數(shù)電路的設計[J];傳感器技術;2002年10期
3 武子榮;劉琳嵐;陳軒;;利用MSComm控件實現(xiàn)消防主機與收發(fā)器通信[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07年02期
4 吉翔;李永全;;VC++下MSComm控件的串口通信方法[J];電腦開發(fā)與應用;2009年12期
5 向紅軍;雷彬;;PC與便攜式儀表的串行通訊及數(shù)據(jù)處理程序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07年01期
6 李林宏;李萍;張仕新;張耀輝;;基于LabVIEW與串行通信的檢測系統(tǒng)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10年01期
7 潘明東;光電編碼器輸出脈沖的幾種計數(shù)方法[J];電子工程師;2004年08期
8 遲海;滕召勝;林海軍;唐立軍;;基于LabVIEW的智能粘度儀設計[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9年05期
9 王立錦,劉亞東,焦讓,朱逢吾;磁旋轉(zhuǎn)編碼器四倍頻電路分析與集成化設計[J];電子器件;2005年02期
10 郭光明,王秀華;光電增量編碼器與微處理器的接口電路[J];電子與自動化;1997年05期
,本文編號:1530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53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