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計算機論文 >

基于FPGA的SATA協(xié)議分析及收發(fā)控制器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10-16 03:19

  本文關鍵詞:基于FPGA的SATA協(xié)議分析及收發(fā)控制器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串行ATA 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 Verilog HDL 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


【摘要】:SATA(Serial ATA)是一種高速的串行總線,數(shù)據(jù)的傳輸是用點對點的方法。SATA作為新一代的硬盤接口有著支持熱插拔、糾錯能力強、傳輸速度高等特點。第一代SATA傳輸速度150MB/s,第二代SATA傳輸速度300MB/s。目前最新的標準是SATA3.0,支持最大600MB/s的傳輸速度,傳輸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相比于PATA接口,SATA接口采用一對差分線進行數(shù)據(jù)的傳輸與接收,因此有效地解決了串行傳輸中干擾的問題。目前SATA總線獲得業(yè)界廣泛青睞,應用非常廣泛。 本文首先介紹了SATA接口相關技術,,然后介紹并且研究了串行通信時鐘恢復技術。其次分析了SATA協(xié)議中物理層、鏈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并對協(xié)議中每一層的功能、工作模式以及傳輸數(shù)據(jù)情況進行了論述。 最后,采用Altera公司FPGA同時結合SATA協(xié)議分析設計SATA傳輸方案,并用Stratix IV GX系列FPGA集成的高速收發(fā)器實現(xiàn)了數(shù)據(jù)的串并轉換和高速收發(fā)等功能。本設計采用VerilogHDL語言進行描述,并使用ModelSim軟件進行仿真。完成了CRC并行編碼器、擾碼器的設計,并完成相關仿真以及結果的驗證。SATA協(xié)議中的基本讀寫功能用本設計的收發(fā)器都能夠實現(xiàn)。
【關鍵詞】:串行ATA 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 Verilog HDL 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P334.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9
  • 1.1 課題研究背景和意義7-8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8
  • 1.3 論文組織安排8-9
  • 第二章 SATA 接口及時鐘恢復9-27
  • 2.1 ATA 技術及發(fā)展9-10
  • 2.2 SATA 接口10-12
  • 2.3 端口倍增器與端口選擇器12-13
  • 2.4 FPGA 開發(fā)設計13-18
  • 2.4.1 FPGA 概述13-14
  • 2.4.2 FPGA 開發(fā)設計硬件14-17
  • 2.4.3 FPGA 開發(fā)設計流程17-18
  • 2.5 串行通信中的時鐘恢復18-25
  • 2.5.1 串行通信概述18-19
  • 2.5.2 串行傳輸信號特性19-21
  • 2.5.3 時鐘數(shù)據(jù)恢復21-22
  • 2.5.4 時鐘恢復電路系統(tǒng)結構22-23
  • 2.5.5 時鐘數(shù)據(jù)恢復電路模塊23-25
  • 2.6 本章小結25-27
  • 第三章 SATA 協(xié)議分析27-45
  • 3.1 SATA 協(xié)議概述27
  • 3.2 SATA 協(xié)議物理層27-33
  • 3.2.1 SATA 物理層功能27-28
  • 3.2.2 SATA 物理層結構28-30
  • 3.2.3 OOB 信號30-32
  • 3.2.4 主機初始化狀態(tài)機32-33
  • 3.3 SATA 協(xié)議鏈路層33-38
  • 3.3.1 8B/10B 編碼34-36
  • 3.3.2 幀36
  • 3.3.3 Primitive 原語36-37
  • 3.3.4 CRC 校驗與擾碼器37-38
  • 3.4 SATA 協(xié)議傳輸層38-43
  • 3.4.1 幀信息結構(FIS)39-41
  • 3.4.2 傳輸層狀態(tài)機41-43
  • 3.5 SATA 協(xié)議應用層43-44
  • 3.6 本章小結44-45
  • 第四章 基于 FPGA 的收發(fā)控制器設計45-59
  • 4.1 設計方法與芯片選擇45-48
  • 4.1.1 設計與仿真軟件45-46
  • 4.1.2 設計語言46
  • 4.1.3 設計方法46-47
  • 4.1.4 開發(fā)芯片47-48
  • 4.2 收發(fā)器設計48-56
  • 4.2.1 高速收發(fā)器48-50
  • 4.2.2 8B/10B 編碼器實現(xiàn)50-52
  • 4.2.3 CRC 校驗模塊實現(xiàn)52-53
  • 4.2.4 擾碼器模塊實現(xiàn)53
  • 4.2.5 字對齊模塊設計53-56
  • 4.3 收發(fā)器測試56-59
  • 總結與展望59-61
  • 致謝61-63
  • 參考文獻63-67
  • 附錄67-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進秋,張有志;CRC-32編碼器及其PLD實現(xiàn)[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年03期

2 陳曉東;蘇宛新;王化龍;;嵌入式SATA存儲系統(tǒng)的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08年04期

3 冼志妙;面向FPGA/CPLD的數(shù)字系統(tǒng)設計與實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4 楊振家;劉穎杰;鄧芳芳;謝華;李力;;高速信號采集存儲及傳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技術應用;2012年09期

5 王超;劉偉;張德聰;;基于SATA的嵌入式直接存儲系統(tǒng)[J];計算機工程;2012年12期

6 歐陽科文;黎福海;唐純杰;;基于RocketIO的SATA物理層高速串行傳輸實現(xiàn)[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9年05期

7 周瑋;周葉;楊品一;;一種數(shù)據(jù)時鐘恢復電路的研究與設計[J];微電子學;2011年06期

8 于治樓;姜凱;李峰;;基于FPGA的SOC驗證平臺的設計[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08年05期

9 李家星,苗長云,李鴻強;基于單片機的IDE硬盤控制的研究與設計[J];微計算機信息;2004年10期

10 劉國勇;王云航;胡e

本文編號:104031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04031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ecd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