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切削高溫合金GH4169表面殘余應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3 12:42
本文關鍵詞:高速切削高溫合金GH4169表面殘余應力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速切削 鎳基高溫合金 表面殘余應力 有限元
【摘要】:鎳基高溫合金GH4169作為一種最具代表性的高溫合金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抗疲勞、抗蠕變、抗氧化、耐腐蝕性能,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然而鎳基高溫合金又是一種典型的難加工材料,切削過程中存在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刀具磨損嚴重等問題。高速切削技術因具有諸多優(yōu)點而成為解決鎳基高溫合金等難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的主要途徑之一。已加工表面的殘余應力容易導致工件產(chǎn)生變形和表面裂紋的萌生,影響工件的表面加工質(zhì)量,進而影響工件的機械性能和疲勞壽命。因此,本文以GH4169為研究對象,運用有限元方法和實驗法對其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殘余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進行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元軟件ABAQUS模擬了高速切削GH4169的切削過程,對鋸齒形切屑和已加工表面殘余應力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模擬仿真,運用單因素法研究了切削參數(shù)和刀具幾何參數(shù)對已加工表面殘余應力大小和分布的影響規(guī)律。其次,建立了三維銑削有限元模型,利用正交實驗法選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表研究了高速銑削GH4169時,銑削速度、背吃刀量和每齒進給量對工件表面殘余應力的影響規(guī)律,運用極差與方差分析法對其進行分析,得到各因素對殘余應力影響的顯著性。研究指出:在高速銑削鎳基高溫合金GH4169時選取較高的銑削速度,較小的背吃刀量和每齒進給量,有助于獲得較好的表面殘余應力狀態(tài)。最后,對GH4169進行了高速銑削實驗,用鉆孔法測得工件表面的殘余應力并與仿真結(jié)果進行對照,分析了仿真結(jié)果與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從而驗證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準確性。
【關鍵詞】:高速切削 鎳基高溫合金 表面殘余應力 有限元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506.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6
-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2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11-12
-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12-14
- 1.3.1 高溫合金高速切削技術研究現(xiàn)狀12-14
- 1.3.2 存在問題14
- 1.4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nèi)容14-16
- 第2章 高速切削有限元理論及建模16-30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分析步驟及軟件選擇16-18
- 2.1.1 基本思想16-17
- 2.1.2 分析步驟17-18
- 2.1.3 有限元軟件選擇18
- 2.2 二維直角切削有限元仿真建模18-29
- 2.2.1 幾何模型的建立18-22
- 2.2.2 網(wǎng)格劃分22-23
- 2.2.3 材料本構(gòu)模型23-26
- 2.2.4 接觸摩擦模型26-27
- 2.2.5 切屑分離準則27-28
- 2.2.6 熱傳導模型28-29
- 2.2.7 邊界條件設定29
- 2.3 本章小結(jié)29-30
- 第3章 高速切削殘余應力有限元模擬30-48
- 3.1 殘余應力概述30-33
- 3.1.1 殘余應力的定義及分類30-31
- 3.1.2 殘余應力的形成機理及原因31-33
- 3.2 殘余應力有限元仿真過程33-35
- 3.3 二維直角切削有限元仿真分析35-42
- 3.3.1 鋸齒形切屑形成過程分析35-38
- 3.3.2 加工表面殘余應力獲得與提取過程分析38-42
- 3.4 加工參數(shù)對殘余應力的影響規(guī)律分析42-47
- 3.4.1 切削速度對殘余應力的影響43-44
- 3.4.2 背吃刀量對殘余應力的影響44-45
- 3.4.3 刀具前角對殘余應力的影響45
- 3.4.4 刀具后角對殘余應力的影響45-46
- 3.4.5 刀尖圓弧半徑對殘余應力的影響46-47
- 3.5 本章小結(jié)47-48
- 第4章 高速銑削有限元模擬仿真48-64
- 4.1 高速銑削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48-50
- 4.1.1 有限元幾何模型的建立及網(wǎng)格劃分48-49
- 4.1.2 邊界條件的設定49-50
- 4.2 高速銑削有限元仿真過程分析50-55
- 4.2.1 有限元高速銑削過程50-54
- 4.2.2 工件表面殘余應力提取54-55
- 4.3 高速銑削GH4169表面殘余應力的仿真研究55-63
- 4.3.1 正交仿真方案55-56
- 4.3.2 仿真結(jié)果記錄56-57
- 4.3.3 正交仿真極差分析57-59
- 4.3.4 正交仿真方差分析59-63
- 4.4 本章小結(jié)63-64
- 第5章 高速銑削GH4169表面殘余應力實驗研究64-72
- 5.1 實驗條件64-65
- 5.2 實驗方案65-66
- 5.3 加工表面殘余應力的測量66-68
- 5.3.1 殘余應力測試方法的選擇66-67
- 5.3.2 鉆孔法測量表面殘余應力步驟67-68
- 5.4 實驗結(jié)果與仿真結(jié)果的比較與分析68-71
- 5.5 本章小結(jié)71-72
- 結(jié)論72-74
- 參考文獻74-7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78-79
- 致謝79-80
- 作者簡介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鄧建新,艾興;Al_2O_3/TiB_2/SiC_w陶瓷刀具加工鎳基合金時的磨損機理研究[J];硅酸鹽學報;1997年02期
2 杜平安;有限元網(wǎng)格劃分的基本原則[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0年01期
3 張寶忠,范進楨;模具高速銑削加工及其關鍵技術系統(tǒng)[J];機械工程師;2004年04期
4 潘紅良,李培寧,李煒;焊接殘余應力測試方法的研究[J];壓力容器;1991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周俊;鎳基高溫合金GH4169高速切削相關技術與機理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蔣鈺鋼;高速切削加工過程有限元仿真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張東進;切削加工熱力耦合建模及其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孫厚忠;PCD刀具高速銑削鈦合金表面完整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67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6673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