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雨洪管理系統構建的景觀設計途徑——以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海龜島為例
本文關鍵詞:海島雨洪管理系統構建的景觀設計途徑——以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海龜島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風景園林 海島 雨洪管理 景觀設計途徑 巴厘島海龜島
【摘要】:維持場地水文的良性循環(huán)是場地低影響開發(fā)的重要目標。島嶼的生態(tài)系統敏感,開發(fā)島嶼無可避免要改變場地水文現狀。以"排"為主的工程排水方式和針對雨水管理的局部景觀設計都無法解決海島開發(fā)的水問題。提出多目標、多層級的雨洪管理策略——通過"建筑—社區(qū)—區(qū)域—海島"4個層級調節(jié)海島水量和保證其水質,并結合水量調節(jié)、具體景觀設計進行說明,以期進一步促進雨洪管理在城市(特別是城市新區(qū))中的應用,從而實現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關鍵詞】: 風景園林 海島 雨洪管理 景觀設計途徑 巴厘島海龜島
【分類號】:TU986
【正文快照】: 探索場地低影響開發(fā)方式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議題,維持場地水文的良性循環(huán)是低影響開發(fā)的重點[1]。島嶼上的生態(tài)系統較為敏感,開發(fā)后建設用地增加,將大大改變場地現有水文循環(huán)。以“排”為主,采用管道迅速排水的工程做法無法解決海島淡水資源短缺問題;通過局部景觀營造這種“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車伍;呂放放;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龍;;發(fā)達國家典型雨洪管理體系及啟示[J];中國給水排水;2009年20期
2 趙晶;;城市化背景下的可持續(xù)雨洪管理[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12年02期
3 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yè) 學科與教育》導讀[J];中國園林;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解文峰;程勇;黃玉梅;;淺析現代城市景觀設計[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7期
2 王丁冉;;低碳生態(tài)城市建設的景觀設計途徑[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7期
3 張國華;梁冰;畢業(yè)武;侯鳳才;蒲文龍;;水的后置侵入對瓦斯解吸影響試驗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1年06期
4 漢京超;王紅武;張善發(fā);劉燕;;城市雨洪調蓄利用的理念與實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1年06期
5 馬全福;;文化符號——試論城市景觀設計所體現的文化內涵[J];大眾文藝;2010年16期
6 漢京超;劉燕;王紅武;馬魯銘;高學瓏;陳奕;;農村雨洪調蓄利用的辨析[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7 車伍;馬震;;針對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不同目標合理設計調蓄設施[J];中國給水排水;2009年24期
8 王思思;張丹明;;澳大利亞水敏感城市設計及啟示[J];中國給水排水;2010年20期
9 孟瑩瑩;陳建剛;張書函;;生物滯留技術研究現狀及應用的重要問題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10年24期
10 張偉;車伍;王建龍;王思思;;利用綠色基礎設施控制城市雨水徑流[J];中國給水排水;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樹華;;景觀十年、風景百年、風土千年——從景觀、風景與風土的關系探討我國園林發(fā)展的大方向[A];奧運環(huán)境建設城市綠化行動對策論文集[C];2004年
2 吳承照;;加強風景園林學科基礎理論研究[A];風景園林學科的歷史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3 申世廣;;培養(yǎng)風景園林師的職業(yè)道德意識——對風景園林學科專業(yè)教育的思考[A];中國風景園林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許麗麗;楊湘毅;;由城市內澇引發(fā)的新形勢下城市雨水排水體系的思考[A];全國排水委員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馬立山;水信息技術在城市雨洪系統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孫艷偉;城市化和低影響發(fā)展的生態(tài)水文效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3 趙晶;從風景園到田園城市——18世紀初期到19世紀中葉西方景觀規(guī)劃發(fā)展及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4 朱懌;從“居住小區(qū)”到“居住街區(qū)”[D];天津大學;2006年
5 宋鳳;濟南城市名園歷史淵源與特色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家琳;基于雨洪管理的節(jié)約型園林綠地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7 周林;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國景觀教育發(fā)展研究:1978-2008年[D];江南大學;2013年
8 章戈;基于土地利用格局優(yōu)化的雨洪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施俊天;高師本科景觀設計專業(yè)方向課程體系的設置與整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峰;城市后工業(yè)景觀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3 楾婷;基于城市防洪的濱河景觀一體化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4 夏麗芝;人工濕地景觀營造初探[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5 宋平;城市濱水綠化景觀可持續(xù)性與生態(tài)建設的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6 唐穎;SUSTAIN支持下的城市降雨徑流最佳管理BMP規(guī)劃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7 呂宣;保定市裕華路歷史文化街道景觀設計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8 馬藝萌;古樹在現代城市居住環(huán)境中的運用[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9 李濤;從廢棄的高架鐵路到紐約市民的公共大陽臺[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10 高原;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俞孔堅;王思思;李迪華;喬青;;北京城市擴張的生態(tài)底線——基本生態(tài)系統服務及其安全格局[J];城市規(guī)劃;2010年02期
2 宋云;俞孔堅;;構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統的景觀規(guī)劃途徑——以威海市為例[J];城市問題;2007年08期
3 俞孔堅;土地的設計:景觀的科學與藝術[J];規(guī)劃師;2004年02期
4 車伍;申麗勤;李俊奇;;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術[J];公路;2008年11期
5 車伍;張煒;李俊奇;孟光輝;汪宏玲;;城市雨水徑流污染的初期棄流控制[J];中國給水排水;2007年06期
6 潘國慶;車伍;李俊奇;李海燕;;中國城市徑流污染控制量及其設計降雨量[J];中國給水排水;2008年22期
7 車伍;呂放放;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龍;;發(fā)達國家典型雨洪管理體系及啟示[J];中國給水排水;2009年20期
8 王建龍;車伍;易紅星;;低影響開發(fā)與綠色建筑的雨水控制利用[J];工業(yè)建筑;2009年03期
9 潘國慶;車伍;李俊奇;李海燕;何建平;汪宏玲;;城鎮(zhèn)雨水收集利用儲存池優(yōu)化規(guī)模的探討[J];給水排水;2008年12期
10 俞孔堅;;城市景觀作為生命系統——2010年上海世博后灘公園[J];建筑學報;2010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碧筠;改善人居環(huán)境——淺釋廣州市黃埔東苑小區(qū)園林綠化設計[J];廣東園林;2003年01期
2 崔家新,云天星;椰風海韻 美蘭如畫——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環(huán)境設計[J];中國園林;2004年04期
3 徐園;傳統風景園林與現代城市景觀初探[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5年04期
4 趙迪;;俄羅斯庫斯科沃莊園[J];南方建筑;2006年10期
5 王蕾;;中國寺廟園林植物景觀營造初探[J];林業(yè)科學;2007年01期
6 章菁;秦紹玲;;淺析中國風對英法造園藝術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7年28期
7 郭巍;;美國景觀規(guī)劃歷程(1880-1940)[J];風景園林;2008年02期
8 鄭淼;郭毅;;以太原迎澤公園為例議公園出入口的規(guī)劃設計[J];山西建筑;2008年10期
9 李巖;;突出地方特色的風景園林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年35期
10 劉益曦;許先升;劉培蕾;;熱帶雨林景區(qū)景觀規(guī)劃設計——以三亞呀諾達雨林景區(qū)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華;蘆建國;李珍;;杭州西湖風景園林[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1年
2 朱有s,
本文編號:5377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53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