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泡射彈小入水角高速斜入水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15 15:06
為研究超空泡射彈小入水角高速斜入水性能,利用高速攝像技術開展了超空泡射彈入水試驗。沿水下彈道軌跡的左側(cè)等距布置壓力傳感器測試壓力變化,分析彈體不同側(cè)滑角入水沖擊過程的彈道軌跡、噴濺演變和水下壓力波傳播特征。結(jié)果表明:對于射彈小入水角高速斜入水,彈體小側(cè)滑角入水能形成較光滑透明的入水空泡和穩(wěn)定的入水彈道,較大的側(cè)滑角易造成空泡內(nèi)嚴重霧化、彈道軌跡偏轉(zhuǎn)和彈體損壞等現(xiàn)象,嚴重程度隨側(cè)滑角增大而增大;小側(cè)滑角下彈頭空化器及圓錐段斜面與水面的撞擊使得入水噴濺在俯視下呈左右近似對稱的"蝶"狀,側(cè)滑角對前半部分噴濺的左右對稱性影響較小,對后半部分噴濺的對稱性和范圍影響較大,前半部分噴濺的對稱軸隨著側(cè)滑角增大會出現(xiàn)相應偏轉(zhuǎn);入水沖擊產(chǎn)生的水下壓力波變化過程可分成兩階段:由彈體和水域沖擊產(chǎn)生的初始壓力波動階段和各壓力波疊加的高頻脈動階段,兩階段壓力波動因側(cè)滑角增加后入水狀態(tài)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特征。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試驗方案和試驗模型
1.1 試驗系統(tǒng)
1.2 試驗模型
2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工況下入水彈道特性
2.2 不同工況下入水噴濺變化特性
2.3 不同工況下水下壓力波變化特性
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頭型射彈低速傾斜入水空泡及彈道特性試驗研究[J]. 路麗睿,魏英杰,王聰,宋武超. 兵工學報. 2018(07)
[2]超空泡航行器20°角傾斜入水沖擊載荷特性試驗研究[J]. 陳誠,袁緒龍,黨建軍,徐強. 兵工學報. 2018(06)
[3]彈丸高速斜侵徹入水流場顯示的初步研究[J]. 周杰,徐勝利,彭杰. 高壓物理學報. 2018(01)
[4]圓盤空化器航行體入水空泡實驗研究[J]. 蔣運華,徐勝利,周杰. 工程力學. 2017(03)
[5]鈍體傾斜和垂直沖擊入水時引起的超空泡流動特性實驗研究[J]. 施紅輝,胡青青,陳波,賈會霞. 爆炸與沖擊. 2015(05)
[6]彈體高速入水彎曲彈道實驗研究[J]. 王云,袁緒龍,呂策. 兵工學報. 2014(12)
[7]不同頭型彈體低速入水空泡試驗研究[J]. 楊衡,張阿漫,龔小超,姚熊亮.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4(09)
[8]彈體高速入水特性實驗研究[J]. 張偉,郭子濤,肖新科,王聰. 爆炸與沖擊. 2011(06)
[9]彈丸入水空穴的試驗研究[J]. 陳先富. 爆炸與沖擊. 1985(04)
碩士論文
[1]淺海水聲信道均衡算法研究[D]. 樊國勇.華南理工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9152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試驗方案和試驗模型
1.1 試驗系統(tǒng)
1.2 試驗模型
2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工況下入水彈道特性
2.2 不同工況下入水噴濺變化特性
2.3 不同工況下水下壓力波變化特性
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頭型射彈低速傾斜入水空泡及彈道特性試驗研究[J]. 路麗睿,魏英杰,王聰,宋武超. 兵工學報. 2018(07)
[2]超空泡航行器20°角傾斜入水沖擊載荷特性試驗研究[J]. 陳誠,袁緒龍,黨建軍,徐強. 兵工學報. 2018(06)
[3]彈丸高速斜侵徹入水流場顯示的初步研究[J]. 周杰,徐勝利,彭杰. 高壓物理學報. 2018(01)
[4]圓盤空化器航行體入水空泡實驗研究[J]. 蔣運華,徐勝利,周杰. 工程力學. 2017(03)
[5]鈍體傾斜和垂直沖擊入水時引起的超空泡流動特性實驗研究[J]. 施紅輝,胡青青,陳波,賈會霞. 爆炸與沖擊. 2015(05)
[6]彈體高速入水彎曲彈道實驗研究[J]. 王云,袁緒龍,呂策. 兵工學報. 2014(12)
[7]不同頭型彈體低速入水空泡試驗研究[J]. 楊衡,張阿漫,龔小超,姚熊亮.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4(09)
[8]彈體高速入水特性實驗研究[J]. 張偉,郭子濤,肖新科,王聰. 爆炸與沖擊. 2011(06)
[9]彈丸入水空穴的試驗研究[J]. 陳先富. 爆炸與沖擊. 1985(04)
碩士論文
[1]淺海水聲信道均衡算法研究[D]. 樊國勇.華南理工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91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69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