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的干擾機理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2-08-12 14:21
裝甲類型對坦克防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裝甲結構的質量為定值的條件下,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穿甲彈剩余能量,使坦克的防護效果達到最佳,對分層裝甲運動狀態(tài)進行系統(tǒng)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運動多層靶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了穿甲彈以不同角度侵徹時的彈丸及靶板形態(tài)、彈丸能量和速度,研究靶板在不同運動狀態(tài)時的防護規(guī)律。本文應用ANSYS/LS-DYNA軟件,通過數(shù)值模擬建立了穿甲彈對多層薄靶板的侵徹模型;對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穿甲彈多角度侵徹多層薄靶板與靜態(tài)單層同質量薄靶板的干擾效果進行了對比;得出靶板在靜止、水平以及法向運動時穿甲彈的能量及速度變化規(guī)律。當坦克水平低速運動時,負向運動的防御效果總體會低于正向運動,且入射角增大時防護效果變好。正向運動的靶板對侵徹速度為60m/s的彈桿45°侵徹時的干擾效果最好,能量增益為22.3%,且比其負向運動時的增益差大5.75%。當爆炸飛板法向高速飛行時,在穿甲彈入射角為30°時的侵徹條件下,靶板法向運動速度為500m/s時防御效果最差,隨著靶板速度的增加,其能量增益也隨之增大,干擾效果變好。45°角侵徹時,靶板的防御效果隨其速度的增大而減小,飛行速度為800m/s...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穿甲彈的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fā)展趨勢
1.2.1 穿甲彈的發(fā)展概況
1.2.2 桿式穿甲彈的國內外研究概況
1.2.3 桿式穿甲彈的改進與發(fā)展趨勢
1.3 裝甲防護的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fā)展趨勢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內容
2 穿甲機理研究
2.1 穿甲效應
2.1.1 長桿彈的穿甲過程
2.1.2 長桿彈的侵徹模型
2.1.3 長桿彈穿甲特點與計算
2.2 靶板概述
2.2.1 靶板研究假定
2.2.2 靶板的基本形式
2.2.3 靶板的分類
2.2.4 靶板破壞的主要形式
2.3 穿甲研究方法論述
2.3.1 穿甲理論
2.3.2 穿甲實驗
2.3.3 穿甲模擬
3 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干擾的動力響應分析模擬
3.1 ANSYS/LS-DYNA 軟件簡介
3.2 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干擾數(shù)值模型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材料模型及參數(shù)選取
4 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的干擾分析
4.1 單層靶與 4 層靶靜止狀態(tài)時對彈丸的影響
4.1.1 彈丸侵徹靜止靶形態(tài)分析
4.1.2 彈丸侵徹靜止靶能量分析
4.1.3 彈丸侵徹靜止靶速度分析
4.2 多層靶在水平運動時的干擾效果分析
4.2.1 彈丸侵徹水平運動靶形態(tài)分析
4.2.2 彈丸侵徹水平運動靶能量分析
4.2.3 彈丸侵徹水平運動靶速度分析
4.3 多層靶在高速法向運動時的防護效果分析
4.3.1 彈丸侵徹法向運動靶形態(tài)分析
4.3.2 彈丸侵徹法向運動靶能量分析
4.3.3 彈丸侵徹法向運動靶速度分析
5 結論
5.1 結論
5.2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676036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穿甲彈的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fā)展趨勢
1.2.1 穿甲彈的發(fā)展概況
1.2.2 桿式穿甲彈的國內外研究概況
1.2.3 桿式穿甲彈的改進與發(fā)展趨勢
1.3 裝甲防護的國內外研究概況及發(fā)展趨勢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內容
2 穿甲機理研究
2.1 穿甲效應
2.1.1 長桿彈的穿甲過程
2.1.2 長桿彈的侵徹模型
2.1.3 長桿彈穿甲特點與計算
2.2 靶板概述
2.2.1 靶板研究假定
2.2.2 靶板的基本形式
2.2.3 靶板的分類
2.2.4 靶板破壞的主要形式
2.3 穿甲研究方法論述
2.3.1 穿甲理論
2.3.2 穿甲實驗
2.3.3 穿甲模擬
3 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干擾的動力響應分析模擬
3.1 ANSYS/LS-DYNA 軟件簡介
3.2 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干擾數(shù)值模型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材料模型及參數(shù)選取
4 多層運動金屬靶對穿甲彈的干擾分析
4.1 單層靶與 4 層靶靜止狀態(tài)時對彈丸的影響
4.1.1 彈丸侵徹靜止靶形態(tài)分析
4.1.2 彈丸侵徹靜止靶能量分析
4.1.3 彈丸侵徹靜止靶速度分析
4.2 多層靶在水平運動時的干擾效果分析
4.2.1 彈丸侵徹水平運動靶形態(tài)分析
4.2.2 彈丸侵徹水平運動靶能量分析
4.2.3 彈丸侵徹水平運動靶速度分析
4.3 多層靶在高速法向運動時的防護效果分析
4.3.1 彈丸侵徹法向運動靶形態(tài)分析
4.3.2 彈丸侵徹法向運動靶能量分析
4.3.3 彈丸侵徹法向運動靶速度分析
5 結論
5.1 結論
5.2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676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67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