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彈多模導引頭對復雜氣象環(huán)境適用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02:44
目的計算分析火箭彈多模導引頭對復雜氣象的環(huán)境適用性,為作戰(zhàn)使用提供參考。方法采用氣溶膠衰減計算公式,建立探測距離與波長、相對濕度、能見度關(guān)系,運用MATLAB計算光學成像系統(tǒng)在霧霾條件下的探測距離。依據(jù)約翰斯頓準則計算光學探測設(shè)備一定高度上對目標的捕獲識別概率,從而判斷有云環(huán)境條件下,云底高度對探測設(shè)備的影響。根據(jù)毫米波雷達最大作用距離模型和雨滴特性,建立其降雨衰減模型,計算分析降雨率對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的影響。結(jié)果獲取了霧霾條件下探測距離隨相對濕度和波長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了有云條件下導引頭對云底高度的最低要求,繪制了降雨條件下毫米波雷達對不同目標的探測距離隨降雨率的變化曲線。結(jié)論火箭彈多模復合導引頭充分發(fā)揮了不同探測設(shè)備的優(yōu)勢,對復雜天氣環(huán)境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文章來源】:裝備環(huán)境工程. 2020,17(01)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水的復折射率隨波長變化曲線
通過圖2可以看出,在相對濕度為0.6條件下,導引頭探測距離隨著波長和地面能見度的增大而增大。通過圖3可看出,隨著相對濕度的增大,探測距離逐漸減小,且其減小幅度受波長影響較大。為進一步探求在不同能見度、相對濕度條件下探測距離L的變化規(guī)律,首先繪制不同波長條件下的L-HR曲線,如圖4所示。其中圖4a為可見光波段曲線,圖4b為遠紅外8~14μm波段曲線。
為進一步探求在不同能見度、相對濕度條件下探測距離L的變化規(guī)律,首先繪制不同波長條件下的L-HR曲線,如圖4所示。其中圖4a為可見光波段曲線,圖4b為遠紅外8~14μm波段曲線。圖4 不同波段上探測距離與相對濕度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圖像自尋的火箭彈目標捕獲概率計算與分析[J]. 房施東,陳棟,馬翰宇,蔡宏圖.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18(06)
[2]雨天毫米波制導導彈打擊島礁區(qū)水面目標研究[J]. 曹瀚元,董受全,隋先輝.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6(04)
[3]霧霾天氣下可見光與紅外成像系統(tǒng)性能研究[J]. 葛明鋒,亓洪興,王義坤,劉敏. 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 2015(13)
[4]降雨對機載雷達作用距離影響分析[J]. 李德鑫,楊日杰,蔡曉琳,王元誠. 電光與控制. 2011(11)
[5]可見光到遠紅外波段氣溶膠衰減計算模式[J]. 陳秀紅,魏合理,李學彬,徐赤東,徐青山.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9(02)
[6]大氣氣溶膠消光特性和折射率的測量[J]. 李學彬,胡順星,徐青山,胡歡陵.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7(02)
[7]紅外制導系統(tǒng)大氣衰減影響分析[J]. 王建才,高聚忠,白修宇. 紅外. 2006(09)
博士論文
[1]長三角地區(qū)霾天氣形成機理和預報方法研究[D]. 鄧君俊.南京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基于MRTD的紅外成像系統(tǒng)性能評估和大氣影響的研究[D]. 孫文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5
[2]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的衰減分析[D]. 白繼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76910
【文章來源】:裝備環(huán)境工程. 2020,17(01)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水的復折射率隨波長變化曲線
通過圖2可以看出,在相對濕度為0.6條件下,導引頭探測距離隨著波長和地面能見度的增大而增大。通過圖3可看出,隨著相對濕度的增大,探測距離逐漸減小,且其減小幅度受波長影響較大。為進一步探求在不同能見度、相對濕度條件下探測距離L的變化規(guī)律,首先繪制不同波長條件下的L-HR曲線,如圖4所示。其中圖4a為可見光波段曲線,圖4b為遠紅外8~14μm波段曲線。
為進一步探求在不同能見度、相對濕度條件下探測距離L的變化規(guī)律,首先繪制不同波長條件下的L-HR曲線,如圖4所示。其中圖4a為可見光波段曲線,圖4b為遠紅外8~14μm波段曲線。圖4 不同波段上探測距離與相對濕度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圖像自尋的火箭彈目標捕獲概率計算與分析[J]. 房施東,陳棟,馬翰宇,蔡宏圖.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18(06)
[2]雨天毫米波制導導彈打擊島礁區(qū)水面目標研究[J]. 曹瀚元,董受全,隋先輝.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6(04)
[3]霧霾天氣下可見光與紅外成像系統(tǒng)性能研究[J]. 葛明鋒,亓洪興,王義坤,劉敏. 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 2015(13)
[4]降雨對機載雷達作用距離影響分析[J]. 李德鑫,楊日杰,蔡曉琳,王元誠. 電光與控制. 2011(11)
[5]可見光到遠紅外波段氣溶膠衰減計算模式[J]. 陳秀紅,魏合理,李學彬,徐赤東,徐青山.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9(02)
[6]大氣氣溶膠消光特性和折射率的測量[J]. 李學彬,胡順星,徐青山,胡歡陵.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7(02)
[7]紅外制導系統(tǒng)大氣衰減影響分析[J]. 王建才,高聚忠,白修宇. 紅外. 2006(09)
博士論文
[1]長三角地區(qū)霾天氣形成機理和預報方法研究[D]. 鄧君俊.南京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基于MRTD的紅外成像系統(tǒng)性能評估和大氣影響的研究[D]. 孫文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5
[2]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的衰減分析[D]. 白繼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769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7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