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雜光敏物質(zhì)用于降低火工藥劑激光發(fā)火閾值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4-22 15:41
在激光火工品研究領(lǐng)域,摻雜光敏物質(zhì)是降低火工藥劑發(fā)火閾值的核心技術(shù)之一。主要圍繞近年來激光點火/起爆藥劑研究中的光敏物質(zhì),包括炭黑、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近紅外吸收染料、金屬納米顆粒,梳理了各自的結(jié)構(gòu)與光學特性之間的構(gòu)效關(guān)系,歸納總結(jié)了摻雜光敏物質(zhì)在火工藥劑中用于激光點火研究取得的重要進展,分析了摻雜濃度、摻雜方式對發(fā)火性能影響的基本規(guī)律。通過對比發(fā)火閾值獲得了光敏效果的初步排序,即以金納米棒為首的金屬納米顆粒的光敏效果最佳,炭黑、碳納米管、碳納米粉、近紅外吸收染料相繼次之,并且建議未來需加強激光點火和材料研究領(lǐng)域交叉融合,提高研究系統(tǒng)性、普適性、可比性。
【文章來源】:兵工學報. 2020,41(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光敏物質(zhì)在激光火工藥劑中應用研究進展
1.1 炭黑
1.2 碳納米管
1.3 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
1.4 近紅外吸收染料
1.5 金屬納米顆粒
2摻雜光敏物質(zhì)對藥劑光敏效果對比
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含鋁炸藥在激光燒蝕下的發(fā)射光譜分布及瞬態(tài)溫度測量[J]. 郭文燦,鄭賢旭,張旭,趙均,劉倉理. 含能材料. 2018(08)
[2]激光波長對含能材料起爆閾值的影響[J]. 劉建,吳立志,蔣小華,沈瑞琪,張偉,步磊.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4(10)
[3]局域表面等離激元[J]. 邵磊,阮琦鋒,王建方,林海青. 物理. 2014(05)
[4]含能材料激光誘導起爆特征波長解析[J]. 劉建,熊鷹,蔣小華,蔣明. 激光技術(shù). 2013(06)
[5]鈍感火工品中新技術(shù)、新含能材料研究進展[J]. 王宇,魏超,張嵩. 科技導報. 2013(10)
[6]碳納米管和碳黑摻雜對RDX激光點火特性的影響[J]. 王惠娥,沈瑞琪,葉迎華,吳立志. 爆破器材. 2012(06)
[7]表面等離激元——機理、應用與展望[J]. 童廉明,徐紅星. 物理. 2012(09)
[8]摻雜和密閉透窗對炸藥激光起爆感度的影響[J]. 徐姣,吳立志,沈瑞琪,葉迎華,胡艷. 火炸藥學報. 2011(01)
[9]激光與含能化合物相互作用機理研究[J]. 盛滌倫,朱雅紅,陳利魁,楊斌,王燕蘭. 含能材料. 2008(05)
[10]激光點火技術(shù)綜述[J]. 趙興海,高楊,程永生. 激光技術(shù). 2007(03)
本文編號:3154031
【文章來源】:兵工學報. 2020,41(1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光敏物質(zhì)在激光火工藥劑中應用研究進展
1.1 炭黑
1.2 碳納米管
1.3 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
1.4 近紅外吸收染料
1.5 金屬納米顆粒
2摻雜光敏物質(zhì)對藥劑光敏效果對比
3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含鋁炸藥在激光燒蝕下的發(fā)射光譜分布及瞬態(tài)溫度測量[J]. 郭文燦,鄭賢旭,張旭,趙均,劉倉理. 含能材料. 2018(08)
[2]激光波長對含能材料起爆閾值的影響[J]. 劉建,吳立志,蔣小華,沈瑞琪,張偉,步磊.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4(10)
[3]局域表面等離激元[J]. 邵磊,阮琦鋒,王建方,林海青. 物理. 2014(05)
[4]含能材料激光誘導起爆特征波長解析[J]. 劉建,熊鷹,蔣小華,蔣明. 激光技術(shù). 2013(06)
[5]鈍感火工品中新技術(shù)、新含能材料研究進展[J]. 王宇,魏超,張嵩. 科技導報. 2013(10)
[6]碳納米管和碳黑摻雜對RDX激光點火特性的影響[J]. 王惠娥,沈瑞琪,葉迎華,吳立志. 爆破器材. 2012(06)
[7]表面等離激元——機理、應用與展望[J]. 童廉明,徐紅星. 物理. 2012(09)
[8]摻雜和密閉透窗對炸藥激光起爆感度的影響[J]. 徐姣,吳立志,沈瑞琪,葉迎華,胡艷. 火炸藥學報. 2011(01)
[9]激光與含能化合物相互作用機理研究[J]. 盛滌倫,朱雅紅,陳利魁,楊斌,王燕蘭. 含能材料. 2008(05)
[10]激光點火技術(shù)綜述[J]. 趙興海,高楊,程永生. 激光技術(shù). 2007(03)
本文編號:3154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5403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