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高速運動體復合導引律研究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J630.34
【部分圖文】:
圖1.1 tp617b魚雷蹤攻擊目標過程中要求魚雷不僅需要在末端導引具有很強階段,還需對所存在的相位誤差進行相位修正,如俄具備帶相位修正的水聲制導系統(tǒng)。圖1.2 apr-2e魚雷精度、彈道平滑、魯棒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始終是魚雷導
圖1.2 apr-2e魚雷精度、彈道平滑、魯棒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始終是魚雷導引要內容及章節(jié)安排水下運動體復合導引技術進行研究,將整個導引過程分為引律進行設計改進,運用非線性控制理論對末導引律進行設段導引律的交接策略,最后通過仿真對所提出的導引律進題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導引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和導引技術和目標的動力學模型與運動學模型,根據(jù)分析結果在 matla學模型并引入導引系統(tǒng)性能的評價指標,方便后續(xù)進行仿在方位導引律和前置角導引律進行了推導,通過原理分析得點。針對人工參與方位導引可能會發(fā)生誤操作的問題,運用化,提出一種模糊方位初導引律,規(guī)避人工操作。
本文所研究的復合導引分為兩個階段:初導引、末導引。采取復合導引的目的之一在于增加魚雷航程,但是由于航程的增加,導致在初導引階段,魚雷超過了自導導引頭的探測范圍,無法獲得大量準確的目標運動特性。故在導引初端采取線導導引方式。與聲自導、尾流自導相比,線導所需的目標運動特性要素較少,能夠在雷達、聲吶先敵發(fā)現(xiàn)的條件下發(fā)射,無需導引頭測量出過多的目標運動要素,抗干擾能力較強。所以導引的初期階段采取線導導引的方式,將魚雷運送到導引頭能夠捕捉目標運動特性的范圍內,并為末導引提供有利的末端初始導引點。3.1.1 線導導引律原理線導作為復合導引的初端,魚雷初導引律所需的目標信息主要由發(fā)射點(發(fā)射艇、制導站)來通過魚雷與目標的運動進行測量與解算。線導導引系統(tǒng)原理框圖 3.1 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虎民;張旭;李炯;劉滔;;攔截高速機動目標的動態(tài)終端滑模制導律設計[J];固體火箭技術;2015年02期
2 鄔明;;考慮空泡的空投航行器入水彈道研究[J];四川兵工學報;2015年03期
3 蘇明臣;袁修久;楊小雷;楊榮;;非標準氣象條件下的平行接近法導引彈道仿真[J];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4 溫先福;李剛;張興;王耀;;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滑模變結構制導律的研究[J];彈道學報;2014年04期
5 李磊;宋書中;徐興元;馬建偉;張森;;基于局部穩(wěn)定的有限時間收斂變結構導引律設計[J];彈箭與制導學報;2014年06期
6 丁永忠;;基于BTT的反魚雷魚雷攔截彈道研究[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4年23期
7 范路;王志杰;曹小娟;;反魚雷魚雷攔截彈道導引方法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14年02期
8 張友安;黃詰;孫陽平;;帶有落角約束的一般加權最優(yōu)制導律[J];航空學報;2014年03期
9 高永琪;劉洪;張毅;;魚雷制導體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艦船科學技術;2013年02期
10 王鈾;趙輝;翁興偉;王樹義;臺啟龍;;帶攻擊角度約束的機動目標SUAV三維末制導律研究[J];電光與控制;2012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董晨;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自適應有限時間制導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孫勝;有限時間收斂尋的導引律[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紅霞;攔截大機動目標的模糊導引律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趙紅專;R-77導彈引信導控一體化系統(tǒng)的分析與仿真[D];西南科技大學;2012年
3 高勤舒;水下航行器的運動控制及其視景仿真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4 王猛;魚雷武器復合自導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孫建;多模式魚雷制導系統(tǒng)數(shù)學仿真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徐宇明;水下航行器內測系統(tǒng)及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張浩;水下運載器參數(shù)辨識與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403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4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