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江河濱河公園景觀設計
本文關鍵詞:論地域性因素對城市濱河景觀的影響——以榆林市榆溪濱河公園景觀設計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圖4 依櫻乘風
(4)云杉隴影。此段與城郊相接,以云杉為主的植物配置舒緩了城市的節(jié)奏,河道中微風漣漪,水生植物新綠點點滲透進歷史的長河中(圖5)。
圖5 云杉隴影
3.4.2 設計元素分析
(1)設計元素。根據(jù)濱河綠地的特殊性和標志性,在設計中運用運用了示意水波的弧線設計,以及以河中淺灘的形式作為景觀表現(xiàn),增加濱河公園親水的主題,并增加了木棧道可與兩岸相連形成兩岸綠地的環(huán)路交通系統(tǒng)。另外,米軌作為特色元素也穿插在設計中,增加整個景觀的游趣(圖6)。
圖6 主要節(jié)點平面
。2)文化元素。以圖騰、景墻和雕塑等不同形式將民族特色的文化融入設計中,更顯設計對文化的傳承(圖7)。
3.5 植物景觀規(guī)劃
根據(jù)河道不同區(qū)段的景觀風格需求,對每段的主要植物進行了對應的搭配。
沉香疊翠段選擇的主要植物有萬年麻、旅人蕉、棕竹、黃金榕、蜘蛛蘭、水蔥、蘇鐵、腎蕨、黃花槐、蒙自合歡、水菖蒲、銀海棗、狐尾椰、大葉冬青、木棉、假檳榔等,該段選擇了常綠樹種以及多棕櫚科的植物作為主線來表達蒙自的地域文化。
歲堤曦韻段主要選擇了梭魚草、蔥蘭、大花萱草、非洲茉莉、八角金盤、再力花、莎草、鳶尾、一串紅、春羽、欒樹、球花石楠、滇菜豆樹、柳樹、紅千層、雞嗉子等調和出綠意盎然的景觀,強調堤岸自然的景觀風貌。
圖7 小品效果
依櫻乘風段主要選擇了蘆葦、花葉良姜、香蒲、紅花檵木、蜘蛛蘭、葉子花、鼠尾草、沿階草、海芋、鵝掌柴、紅葉石楠、假連翹、菖蒲、柳樹、冬櫻花、棠梨花等,運用開花落葉喬木強化駁岸的序列感,增強本段芬芳、色彩的喜悅感。
云杉隴影段主要選擇了萬年麻、云南蓍草、棕竹、黃金榕、蘆葦、扶桑、狐尾草、腎蕨、雞蛋花、水杉、菜葉蘆竹、瓜子黃楊、千蕨菜、柳樹、小葉欖仁、紅杉等,杉樹和柳樹的交替搭配賦予了此段新的生命和較色,云杉傲然、樹影婆娑品味歷史的痕跡。
4 結語
快速的城市化讓許多城市失去了原本應有的特色,其地方文化和風俗逐漸消失。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人們更渴望與自然的接觸和他人的交流。人類天生喜愛綠色的植物和藍色的水,喜歡享受與自然之間的直接感觀體驗[4]。自古,河流總是為城市帶來生機,濱河公園作為難得的景觀載體,其豐富的景觀層次和多樣的空間布局為城市生態(tài)景觀空間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1]應 君,張一奇,高 強.長山河濱河公園景觀設計[J].浙江林業(yè)科技,2007(9):71~75.
[2] 婁 鋼.論地域性因素對城市濱河景觀的影響——以榆林市榆溪濱河公園景觀設計為例[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3] 俞孔堅.土地的設計——景觀的科學與藝術[J].規(guī)劃師,2004,2(20):13~17.
[4] Wilson,E O.Biophilia and the Consercation Ethic[M].The Biophilia Hypothesis(Ed.by Kellert,S.R.& Wilson,E O).Washington,D.C.:Shearwater Books/Island Press,,1993.
本文關鍵詞:論地域性因素對城市濱河景觀的影響——以榆林市榆溪濱河公園景觀設計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24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11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