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熔模鑄造用新型氧化釔涂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鈦合金熔模鑄造用新型氧化釔涂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鈦合金 熔模鑄造 氧化釔涂料 碳酸鋯銨 制備工藝
【摘要】:制備了一種鈦合金熔模鑄造用新型氧化釔涂料,碳酸鋯銨為粘結劑,氧化釔級配粉為耐火材料。該氧化釔涂料主要用作型殼的面層、次面層,研究了粉液比對涂料性能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粉液比為3.0 g/mL時,涂料性能最優(yōu),涂掛性最好。
【作者單位】: 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
【關鍵詞】: 鈦合金 熔模鑄造 氧化釔涂料 碳酸鋯銨 制備工藝
【分類號】:TG249.5
【正文快照】: 鈦及其合金具有一系列優(yōu)異特性,如高的比強度、高的耐熱性、優(yōu)良的耐蝕性和形狀記憶、儲氫、超導、無磁等,是優(yōu)質輕型金屬結構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被譽為“崛起的第三金屬”。由于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重要作用,鈦合金的研究一直就很受重視[1-2]。熔模鑄造是鈦合金零件的先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安球;程應珂;李端臨;;萃取色層法分離高純氧化釔中輕希土元素[J];分析化學;1979年02期
2 楊遇春;;氧化釔市場競爭加劇[J];稀有金屬;1980年01期
3 張月英;陳玉莉;黃奇;王珍珍;;萃取柱色層分離法制取高純氧化釔[J];上海金屬.有色分冊;1981年02期
4 孟慶江;加拿大新建氧化釔工廠[J];江西冶金;1986年04期
5 余鳳仙;;熒光級氧化釔[J];上海金屬.有色分冊;1986年05期
6 張長庚;;氧化鋯中氧化釔的X熒光增量法測定[J];湖南有色金屬;1988年04期
7 呂堅,郭喜彬,施真珠,楊樺,李敢生;大尺寸氧化釔保溫罩的制備[J];人工晶體學報;1989年04期
8 林紅,何明生,李建保,楊曉戰(zhàn),梁龍,辛平,相庭吉郎;高純超細氧化釔粉體的制備及市場分析[J];新材料產(chǎn)業(yè);2005年03期
9 ;硫氧化釔晶體結構的測定[J];天津化工;1976年01期
10 陳榮輝;王長慶;;直接光譜法測定高純氧化釔中稀土雜質[J];分析化學;197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坤;胡平貴;石燕;;可控團聚狀態(tài)的氧化釔超微粉末的制備[A];首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2年
2 馬瑩;喬軍;王寶榮;王晶晶;常叔;;大粒度氧化釔的合成及表征[A];第六屆海峽兩岸超微顆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喻雷琳;鄧漢芹;;氧化釔粉末的粒徑測量[A];第十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3年
4 駱俊廷;張春祥;;高分子網(wǎng)絡凝膠法制備氧化釔納米粉體[A];全國博士后微納米粉體與材料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 張永成;陳沙鷗;欒偉娜;邵渭泉;李達;景悅林;;菱形片狀氧化釔的制備及其形成過程研究[A];2007高技術新材料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暨《材料導報》編委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葉斌;陶德華;;化學修飾的納米氧化釔摩擦學性能研究[A];2006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6年
7 趙萍紅;何鳳娟;陳璐;;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直接測定氧化釔,,氧化釔銪共沉產(chǎn)品中十個非稀土雜質元素含量[A];第十二屆全國稀土元素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暨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7年
8 周國紅;安麗瓊;靳玲玲;王士維;;大尺寸透明氧化釔陶瓷的制備[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材料專業(yè)委員會2009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9 廖列文;肖林飛;岳航勃;;納米氧化釔制備過程中聚丙烯酸系分散劑的影響[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5分冊)[C];2010年
10 張順利;黃小衛(wèi);崔大立;羅永;;稀土氧化釔粒度控制與測定[A];第九屆全國稀土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 吉兆寧;礦冶總院成功研發(fā)高純氧化釔防護涂層[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雷沛;氧化釔薄膜反應濺射法生長、性能及紅外光學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亞彬;氧化釔—氧化鎂納米復合陶瓷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2 雷立;氧化釔超細粉體制備及動力學研究[D];廣西工學院;2011年
3 李健;球形氧化釔的制備及表征[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4 尹開忠;納米氧化釔的合成及其復合材料的熱反射性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維華;氟氧化釔的制備及物理性能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德新;添加劑對氧化釔基材料燒結行為的影響[D];東北大學;2010年
7 趙鵬;氧化釔燒結行為的研究[D];東北大學 ;2009年
8 余曉毅;磁控濺射制備氧化釔摻雜鐵薄膜及真空退火對其影響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9 薛松;活性碳吸附—沉淀法制備氧化釔超細粉體的工藝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2年
10 程宗明;用于透明陶瓷的高活性氧化釔超細粉體合成研究[D];東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625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96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