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流葉輪熔模鑄造數(shù)值模擬和工藝優(yōu)化
本文關鍵詞:導流葉輪熔模鑄造數(shù)值模擬和工藝優(yōu)化
更多相關文章: 鋁合金 熔模鑄造 導流葉輪 數(shù)值模擬 正交試驗 工藝優(yōu)化
【摘要】:鋁合金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鑄造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尤其其輕量化的特性,不僅在能源方面,還在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鋁合金熔模精密鑄造作為一種先進的材料成型工藝,其成型的鑄件在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方面相比于傳統(tǒng)鑄造工藝鑄件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鋁合金熔模鑄造工藝正持續(xù)受到關注。由于熔模精密鑄造工藝復雜工序繁多,實際生產過程中,待成型件特別是形狀復雜的薄壁零件,生產周期長,成品率不高。因此,借助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技術對鑄件澆注過程進行模擬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本文以A356鋁合金導流葉輪熔模鑄造工藝為研究對象,運用數(shù)值模擬軟件ProCAST對澆注過程進行設計和優(yōu)化,減少鑄件缺陷,并通過實際澆注來檢驗優(yōu)化結果。首先分析了鑄件的結構特征和工作環(huán)境,并對初始工藝方案進行數(shù)值模擬,結果發(fā)現(xiàn),雖然充型過程總體平穩(wěn)有序,但是在凝固過程中由于導流葉輪薄壁處過薄,凝固順序優(yōu)先,此部分的熔液過早失去流動能力,因此鑄件底部部分難以得到補縮,出現(xiàn)了一片呈環(huán)形狀分布的縮孔縮松缺陷,在改變澆注工藝參數(shù),多次模擬后,這種缺陷依舊沒有得到解決。然后,對澆注系統(tǒng)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優(yōu)化,設計了一套較為復雜的階梯式澆注系統(tǒng)。通過模擬結果表明,在此工藝方案下,鑄件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澆注系統(tǒng)部分,鑄件的整體只出現(xiàn)了少量的縮孔縮松缺陷。以縮孔縮松分布和最大有效應力作為參考指標,以澆注溫度、型殼預熱溫度、澆注速度為變量,做數(shù)值模擬正交試驗。正交試驗結果表明,最佳澆注工藝參數(shù)組合為:澆注溫度750℃、型殼預熱溫度500℃、澆注速度80mm/s。在此澆注工藝參數(shù)下,導流葉輪得到了最佳表面質量,整體無任何缺陷。最后,通過實際澆注過程來驗證階梯式澆注系統(tǒng)和澆注工藝參數(shù)組合的可行性。整個實驗過程包括(1)蠟模的制作:以中溫蠟為材料,合理的壓注參數(shù)得到質量良好的蠟模。(2)型殼的制備:選擇硅溶膠作為粘結劑,石英玻璃為面耐火型材,選用鋁礬土作為背層耐火材料,制定了4層型殼,然后對型殼進行涂料、撒砂、干燥硬化處理,獲得了質量良好的型殼。(3)鋁合金熔液熔煉和澆注。鑄件成型,并進行清理和熱處理后,所得的導流葉輪質量良好,無明顯缺陷。上述實驗研究表明,在結構復雜的鋁合金鑄件熔模鑄造中,ProCAST的數(shù)值模擬技術能有效的優(yōu)化澆注工藝方案和工藝參數(shù),為鑄造生產過程提供科學可靠的指導。
【關鍵詞】:鋁合金 熔模鑄造 導流葉輪 數(shù)值模擬 正交試驗 工藝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G249.5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緒論12-24
- 1.1 引言12-13
- 1.2 鑄造鋁合金13-15
- 1.2.1 傳統(tǒng)鑄造鋁合金簡述13-14
- 1.2.2 新材料的發(fā)展趨勢14-15
- 1.3 熔模鑄造技術簡介15-16
- 1.4 熔模鑄造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16-21
- 1.4.1 國外熔模鑄造現(xiàn)狀16-18
- 1.4.2 我國熔模鑄造現(xiàn)狀18-20
- 1.4.3 熔模鑄造的技術革新20-21
- 1.5 熔模鑄造CAE技術21-22
- 1.6 課題研究目的和主要內容22-24
- 第二章 熔模鑄造數(shù)值模擬模型及缺陷分析24-33
- 2.1 數(shù)值模擬理論基礎24-27
- 2.1.1 充型過程的理論基礎24-25
- 2.1.2 凝固過程理論基礎25-27
- 2.2 縮孔縮松形成機理與預測27-30
- 2.2.1 縮孔縮松形成機理27-28
- 2.2.2 縮松縮孔預測判據(jù)28-30
- 2.3 數(shù)值模擬軟件選用30-32
- 2.3.1 ProCAST軟件簡介30-31
- 2.3.2 GeoMESH自動劃分網(wǎng)格工具31-32
- 2.4 本章小結32-33
- 第三章 熔模鑄造數(shù)值模擬分析33-50
- 3.1 鑄件結構及工作環(huán)境分析33-34
- 3.1.1 導流葉輪初始澆注方案33-34
- 3.3 數(shù)值模擬前期處理34-37
- 3.3.1 三維模型有限元網(wǎng)格劃分34-35
- 3.3.2 材料熱物性參數(shù)設定35-36
- 3.3.3 界面換熱系數(shù)設定36-37
- 3.3.4 初始條件設定37
- 3.4 初始方案數(shù)值模擬及結果分析37-42
- 3.4.1 充型過程數(shù)值模擬37-38
- 3.4.2 凝固過程分析38-41
- 3.4.3 孔縮松預測和分析41-42
- 3.5 澆注工藝方案重新設計42-44
- 3.5.1 澆注類型分類42-43
- 3.5.2 澆注系統(tǒng)優(yōu)化改進43-44
- 3.6 改進方案數(shù)值模擬及結果分析44-49
- 3.6.1 充型過程模擬44-46
- 3.6.2 凝固過程模擬46-48
- 3.6.3 缺陷預測及方案總結48-49
- 3.7 本章小結49-50
- 第四章 澆注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及實驗驗證50-63
- 4.1 澆注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50-53
- 4.1.1 正交試驗設計50-51
- 4.1.2 實驗結果分析51-53
- 4.2 鑄件工藝制備53-61
- 4.2.1 蠟模的制做53-56
- 4.2.2 型殼的制備56-61
- 4.3 鋁合金熔液熔煉和澆注61
- 4.4 鑄件清理及澆注結果61-62
- 4.5 本章小結62-63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63-65
- 5.1 全文總結63-64
- 5.2 問題與展望64-65
- 參考文獻65-68
- 致謝68-69
- 在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型殼焙燒澆注生產線[J];鑄造機械;1977年03期
2 姜不居,黃將勝,閻雙景,尚桂芳;冷殼吸鑄型殼的研究[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1986年06期
3 趙恒義;熔煉鑄造型殼廢棄物組成及其再利用分析[J];現(xiàn)代鑄鐵;2004年06期
4 蔣文明;樊自田;廖德鋒;趙忠;;鋁(鎂)合金消失模-型殼復合鑄造型殼制備[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5 ;鋁礬土型殼工藝[J];機械工程師;1977年Z1期
6 ;混合料在高強度型殼中的應用[J];鑄工;1976年03期
7 童本義 ,索紅兵;型殼高溫透氣性的變化規(guī)律及測量型殼高溫透氣的性簡易方法[J];甘肅工業(yè)大學學報;1984年02期
8 曾訓先;鋁礬土型殼回收砂的應用[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1984年02期
9 張立同;楊興華;;電熔剛玉型殼的抗蠕變性與顯微結構[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1985年03期
10 榮忠祥;無風干快速制殼新工藝研究[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199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賢祥;;鋁礬土熟料對型殼高溫強度的影響[A];2009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黃東;趙嘉琪;謝成木;彭楚峰;;鈦合金精鑄用氧化鈣型殼試驗研究[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鑄造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寧英;于興福;王鐵軍;蘇潤濤;;硅溶膠中二氧化硅濃度對單晶型殼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董茵;;大平面精鑄件型殼面層裂紋分析及改進[A];2008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08年
5 賈清;崔玉友;楊銳;;級配粉料對型殼表面質量影響的初步探討[A];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下)——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葉文輝;李飛云;王蘭芳;;鈦熔模鑄造型殼干燥過程中溫濕度對其質量的影響[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十四屆材料科學與合金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劉宏葆;沈彬;毛協(xié)民;李重河;;氮化硼基復合型殼及其與鈦合金Ti-6Al-4V的界面反應[A];2007高技術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暨《材料導報》編委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趙成志;姚卓;;級配法用于鈦合金精密鑄造型殼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材料科學與圖像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沈彬;劉宏葆;孔孛;毛協(xié)民;李重河;周星;朱明;蔣留全;;鈦精密鑄造用hBN-Y_2O_3復合型殼的制備工藝[A];《硅酸鹽學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暨中國硅酸鹽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費晶;;某機調節(jié)片解決鑄造裂紋的工藝實踐[A];2010年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譚德睿;我藝術鑄造業(yè)新工藝不斷涌現(xiàn)[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宏葆;氮化硼基精鑄復合型殼及制備工藝[D];上海大學;2009年
2 肖樹龍;鈦合金低成本氧化物陶瓷型殼熔模精密鑄造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蕾;寶珠砂在熔模鑄造面層材料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大學;2015年
2 楊愛新;面層材料對鈦合金熔模精密鑄造型殼性能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鳳;基于增材制造的渦輪殼快速鑄造工藝數(shù)值模擬及優(yōu)化[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4 毛蒲;復合纖維含量對硅溶膠漿料及增強精鑄型殼性能的影響[D];南昌航空大學;2015年
5 高超;拋丸機典型零件制造工藝的標準化[D];濟南大學;2015年
6 張弛;鎳基單晶葉片用短切碳纖維改性型殼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江蘇大學;2016年
7 奚磊;導流葉輪熔模鑄造數(shù)值模擬和工藝優(yōu)化[D];江蘇大學;2016年
8 李建偉;鈦合金用復合粘結劑陶瓷型殼研制及界面反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姚建省;陶瓷型殼的制備及其與定向合金的界面反應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10 姚卓;鈦合金精密鑄造型殼材料及制備工藝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21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62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