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磁場輔助鈦合金激光沉積制造技術研究
本文關鍵詞:旋轉磁場輔助鈦合金激光沉積制造技術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電磁攪拌裝置 旋轉磁場 激光熔池 溫度場 流場
【摘要】:激光沉積制造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制造技術,利用高能激光束使熔覆材料和的基體形成致密的冶金結合。但是激光沉積制造受環(huán)境的影響較嚴重,制造的零件普遍存在熔合不良、應力較大和力學性能不高等缺點。由于在鑄造和焊接領域應用的電磁攪拌技術使鑄坯和焊接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本文將電磁攪拌引入到激光沉積制造加工技術中,研究旋轉磁場對鈦合金激光沉積制造的影響及作用機理。根據(jù)電磁攪拌器的設計準則以及在激光沉積制造的實際應用,研制符合實驗要求的電磁攪拌器。運用有限元方法對不同頻率下電磁攪拌裝置中心處磁場強度以及熔池電磁力進行了模擬分析,并研究了旋轉磁場對熔池電磁力和熔池溫度分布及流場影響,結果表明當電流頻率增大時,熔池中電磁力首先有緩慢減小趨勢,同時功率損耗迅速增大,當頻率繼續(xù)增大時,電磁力逐漸增大,此時功率損耗基本趨于穩(wěn)定;在激勵電流變化的一個周期內(nèi),攪拌裝置中磁場強度也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在施加旋轉磁場條件下,熔池整體溫度有所降低,溫度梯度減小,熔池內(nèi)形成圍繞熔池做周向流動的環(huán)流,流速分布均勻。對電磁攪拌輔助條件下鈦合金激光沉積制造進行試驗研究,將試驗結果與模擬結果相結合,對旋轉磁場作用下激光熔池的形貌及組織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施加電磁攪拌后熔池的熔深和熔寬有所減小,結合第四章中對熔池的模擬進一步驗證試驗的正確性。在磁場條件下改變了鈦合金單道熔凝的形貌,但對β柱狀晶的影響很小。
【關鍵詞】:電磁攪拌裝置 旋轉磁場 激光熔池 溫度場 流場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G66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緒論12-20
- 1.1 激光沉積制造技術的應用12-14
- 1.1.1 激光沉積制造技術的原理與特點12-13
- 1.1.2 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13-14
- 1.2 激光沉積制造面臨的問題14-15
- 1.3 激光沉積制造的計算機模擬15-16
- 1.4 電磁攪拌技術16-17
- 1.4.1 電磁攪拌技術原理及特點16-17
- 1.4.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7
- 1.5 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及意義17-20
- 1.5.1 課題研究意義17-18
- 1.5.2 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18-20
- 第2章 電磁攪拌器的研制20-28
- 2.1 電磁攪拌的作用機理20-22
- 2.1.1 電磁攪拌技術的原理、特點20
- 2.1.2 電磁攪拌技術的分類20-22
- 2.2 電磁攪拌器的研制22-24
- 2.2.1 電磁攪拌器的設計要求22
- 2.2.2 電磁攪拌器的配置方案22-24
- 2.3 電磁攪拌器中心磁場計算24-27
- 2.4 本章小結27-28
- 第3章 電磁攪拌器的特性研究28-36
- 3.1 ANSYS軟件簡介28-29
- 3.2 電磁場攪拌器模型建立29-31
- 3.2.1 電磁攪拌器有限元模型建立29
- 3.2.2 電磁攪拌器數(shù)學模型建立29-31
- 3.3 模擬驗證31-32
- 3.3.1 模擬過程及參數(shù)31
- 3.3.2 載荷施加及邊界條件31-32
- 3.4 模擬結果分析32-34
- 3.5 本章小結34-36
- 第4章 熔池流動場研究36-48
- 4.1 CFD軟件簡介36-37
- 4.2 熔凝數(shù)學模型建立37-41
- 4.2.1 流場控制方程及邊界條件37-39
- 4.2.2 基材物理模型39
- 4.2.3 熱源模型39-41
- 4.3 模擬過程及參數(shù)41
- 4.4 旋轉磁場對鈦合金熔池的影響41-46
- 4.4.1 溫度場分布41-43
- 4.4.2 熔池流場分布43-46
- 4.5 本章小結46-48
- 第5章 電磁攪拌試驗研究48-54
- 5.1 實驗設備48
- 5.2 實驗材料與方法48-49
- 5.3 試驗結果分析49-52
- 5.3.1 定點熔凝結果分析49-51
- 5.3.2 單道熔凝試驗分析51-52
- 5.4 電磁攪拌對激光熔池影響機理討論52
- 5.5 結論52-54
- 結論54-56
- 參考文獻56-59
- 致謝59-60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含錄用)的學術論文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光;丁林林;欽蘭云;卞宏友;王維;;激光沉積修復TA15鈦合金熱應力的數(shù)值模擬[J];應用激光;2014年03期
2 王維;郭鵬飛;楊光;欽蘭云;卞宏友;王偉;任宇航;;超聲波對BT20鈦合金激光沉積修復作用機制探究[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08期
3 欽蘭云;卞宏友;楊光;宋海浩;王維;任宇航;;激光沉積修復TA15合金的組織和力學性能[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4年08期
4 方國家,劉祖黎,周遠明,姚凱倫;脈沖準分子激光沉積納米WO_3多晶電致變色薄膜的研究[J];硅酸鹽學報;2001年06期
5 卞宏友;雷洋;王婷;楊光;欽蘭云;韓雙隆;;工藝參數(shù)對激光沉積修復鈦合金組織和顯微硬度的影響[J];應用激光;2014年04期
6 孫新格;張婷;劉曉娜;張偉風;;SnO_2:F沉積的La_(0.67)Sr_(0.33)MnO_3薄膜的電阻開關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11年05期
7 欽蘭云;王婷;楊光;王維;卞宏友;任宇航;;激光沉積修復BT20合金試驗研究[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02期
8 欽蘭云;楊光;王維;任宇航;卞宏友;;激光沉積修復BT20合金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4年02期
9 周幼華;陸培祥;楊光;楊義發(fā);鄭啟光;;飛秒激光沉積β-FeSi_2/Si半導體膜及光學性能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7年03期
10 何金江;鐘敏霖;劉文今;張紅軍;于棟;;保護箱中激光沉積的粉末流、熔池觀測與分析[J];中國激光;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宏波;金政;李晨明;王宇威;白續(xù)鐸;;激光沉積碳納米管聚合物薄膜的場發(fā)射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欽蘭云;鈦合金激光沉積修復關鍵技術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欽蘭云;鈦合金激光沉積修復關鍵技術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林林;鈦合金激光沉積修復熱力耦合場的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2 趙兵;超音速沉積Stellite6顆粒與激光復合工藝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王再興;對流作用下石墨—銅功能梯度材料激光沉積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4 魯俊杰;鈦合金薄壁零件激光沉積成形基體變形與應力調(diào)控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馬闖;激光沉積修復TA15鈦合金疲勞性能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6 周佳平;激光沉積制造應力演化及其控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7 岳耀猛;超聲輔助鈦合金激光沉積修復機理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8 薛雄;旋轉磁場輔助鈦合金激光沉積制造技術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9 雷洋;感應加熱輔助鈦合金激光沉積修復熱行為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10 趙翔鵬;GH4169合金激光沉積修復工藝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530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53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