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秦公司屈服強度690MPa級高強度結鋼工藝研究
本文關鍵詞:首秦公司屈服強度690MPa級高強度結鋼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采煤業(yè)綜合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安全保障設施的不斷增加,煤炭機械正向大功率、高性能方向發(fā)展,因此對其強度、耐磨性能要求不斷提高。煤礦液壓支架采用的鋼板強度也由主要使用Q460級發(fā)展到Q550級,乃至Q690以上級別。高強度低合金鋼作為一種重要的結構材料,具有足夠高的強度、低的韌脆轉變溫度和一定的延伸率。本文通過對比國內(nèi)、外先進企業(yè)高強鋼的研發(fā)和生產(chǎn)經(jīng)驗,通過分析高強鋼的成份要求和各種元素對產(chǎn)品性能的影響,整理分析首秦公司的工裝特點,對鋼坯冶煉、軋后冷卻和熱處理等工序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制訂了鋼坯成分控制措施,采用UFC+ACC的水冷模式,驗證了鋼板淬火加回火的可行性,最終確定高強鋼S690QL和Q690D成分體系和工藝路線。結論:合理的成分設計,采用軋制加熱處理的工藝路線,生產(chǎn)的高強鋼S690QL和Q690D組織和性能良好,符合產(chǎn)品的標準要求;在現(xiàn)有成分體系的基礎上,對應不同的厚度組距,進一步調整Cr、Ni、Mo、Nb、V等合金含量,做到了成分的精準控制,又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chǎn)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為公司其他品種鋼的研發(fā)提供了一個思路和方向。
【關鍵詞】:高強度低合金鋼 S690QL Q690D 熱處理 低成本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F76;TG16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緒論9-16
- 1.1 高強度低合金鋼的發(fā)展現(xiàn)狀9-12
- 1.2 高強度低合金鋼的工藝研究12
- 1.3 課題研究的意義、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12-16
- 1.3.1 課題研究的意義12-14
- 1.3.2 課題的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14-16
- 第2章 熱處理高強鋼的技術特點及研發(fā)思路16-23
- 2.1 熱處理高強鋼技術要求16-17
- 2.2 熱處理工藝研究17-20
- 2.2.1 傳統(tǒng)熱處理工藝17-19
- 2.2.2 直接淬火加回火工藝19-20
- 2.3 熱處理高強鋼的研發(fā)思路20-22
- 2.3.1 工藝路線20-21
- 2.3.2 成分設計21-22
- 2.4 本章小結22-23
- 第3章 熱處理高強鋼研制關鍵技術分析23-31
- 3.1 潔凈鋼和優(yōu)質板坯質量控制技術23-28
- 3.1.1 鋼中主要元素的窄成分冶煉控制技術23-24
- 3.1.2 潔凈鋼質量控制技術24-26
- 3.1.3 優(yōu)質板坯質量控制技術26-28
- 3.2 軋后冷卻工藝控制技術28
- 3.3 熱處理工藝控制技術28-30
- 3.3.1 加熱溫度控制29
- 3.3.2 淬火機技術特點29-30
- 3.4 本章小結30-31
- 第4章 熱處理高強鋼開發(fā)31-49
- 4.1 調質S690QL的開發(fā)31-38
- 4.1.1 成分設計31
- 4.1.2 軋制工藝31-32
- 4.1.3 熱處理工藝32-33
- 4.1.4 力學性能33-34
- 4.1.5 微觀組織34-35
- 4.1.6 成分及工藝優(yōu)化35-38
- 4.2 TMCP+回火Q690D開發(fā)38-48
- 4.2.1 概述38-39
- 4.2.2 成分設計39
- 4.2.3 軋制工藝39-41
- 4.2.4 軋態(tài)力學性能及微觀組織41-43
- 4.2.5 回火模擬結果43
- 4.2.6 工業(yè)回火性能43-44
- 4.2.7 工藝優(yōu)化44-48
- 4.3 本章小結48-49
- 結論49-50
- 參考文獻50-5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54-55
- 致謝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維;關于屈服強度(σ_(0.2))的說明[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0年05期
2 侯哲哲;張筠;;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預測屈服強度[J];熱加工工藝;2006年05期
3 王國政;馬明;;建議相關標準將“屈服點”修改為“屈服強度”[J];中國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08年08期
4 馮曉曾;王曉明;;鋼的屈服強度及平面應變斷裂韌性和疲勞裂紋擴展速率之關系的經(jīng)驗表達式[J];金屬科學與工藝;1984年02期
5 王棟材;屈服強度與驗證應力的等效性研究[J];包鋼科技;1986年02期
6 王立;;硅基銅膜屈服強度的實驗研究[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呂長寶;耿立唐;;降低冷軋用鋼屈服強度的措施[J];河北冶金;2006年02期
8 熊山江,張濤,王曉薇;鈹?shù)奈⑶䦶姸葴y試研究[J];宇航材料工藝;1992年01期
9 褚武揚,李世瓊,肖紀美,朱淑彥;氫對表觀屈服強度的影響——氫致滯后塑性變形的原因研究[J];北京鋼鐵學院學報;1981年02期
10 王印培;;鋼的硬度值與屈服強度之間的經(jīng)驗關系[J];化工與通用機械;198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偉;陳銀莉;陳雨來;唐荻;涂傳江;肖繼光;王三武;;20MnSi鋼筋屈服強度偏低原因及工藝控制研究[A];中國金屬學會2003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4)[C];2003年
2 郭金宇;王科強;孟貝;黃大鵬;劉仁東;;高屈服強度IF鋼的研制開發(fā)[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尚成嘉;賀信萊;;超細化高強度低碳貝氏體鋼的原理和應用[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盧永紅;;高電導率高屈服強度鋁合金的研制[A];2010(南昌)中西部第三屆有色金屬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覃明;王東林;宋忠孝;宋小平;李家寶;何家文;;一種利用X射線應力分析技術測量Cu膜屈服強度的新方法[A];第八屆全國X射線衍射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常金寶;薛鵬;賀東風;徐安軍;李雙武;項有兵;;提高HRB400D屈服強度命中率的研究[A];第十七屆(2013年)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B卷)[C];2013年
7 丁陽;縱海;王德泰;;提高鎳基材料NC15Fe合金屈服強度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4冊(核材料分卷、同位素分離分卷、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分卷)[C];2011年
8 王建邦;張旭峰;;碳含量對Fe-Mn-Al-C合金相結構與屈服強度的影響[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9 敬秋民;畢延;吳強;經(jīng)福謙;;DAC加載下Mo的靜壓屈服強度研究[A];第四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楊方敏;馮運莉;王成;;高碳鋼線材顯微組織和屈服強度關系模型[A];2007年河北省軋鋼技術與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付俊巖 等 編譯;高強度建筑結構用鋼應用的幾個問題[N];世界金屬導報;2008年
2 唐詩全;攀鋼開發(fā)建筑用高強度低成本耐火耐候新鋼種[N];世界金屬導報;2003年
3 孫宏;住友金屬開發(fā)出超深油井用高耐蝕和高強度超級17Cr鋼管[N];世界金屬導報;2012年
4 ;含鈮鋼在汽車制造業(yè)中的應用[N];世界金屬導報;2004年
5 肖英龍;高強度冷軋鋼板CHLY980的開發(fā)[N];世界金屬導報;2002年
6 郭廷杰;通過加工熱處理實現(xiàn)低合金鋼強韌化技術[N];世界金屬導報;2011年
7 記者 劉大宏;本鋼躋身“高強度吊臂鋼板”市場[N];中國冶金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璽;SiC/Al復合材料微屈服行為與強化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樊艷巧;基于變形歷程的管線鋼屈服強度預測模型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2 余晴;成分和熱處理工藝對釉化用鋼組織性能的影響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3 陳楠;首秦公司屈服強度690MPa級高強度結鋼工藝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4 王建國;AZ31鎂合金低溫力學行為各向異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胡建波;經(jīng)退火處理的LY12鋁在強動載荷下的剪切模量和屈服強度[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6 周義清;30CrMnSiNi2A鋼的動態(tài)性能研究[D];中北大學;2007年
7 張懷仁;提高酒鋼Q345B板材屈服強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本文關鍵詞:首秦公司屈服強度690MPa級高強度結鋼工藝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6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48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