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鋼1740mm冷連軋機組高強雙相鋼穩(wěn)定軋制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05:14
當今社會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環(huán)境保護已經(jīng)成為一個永恒的主題。輕量化鋼鐵產(chǎn)品已經(jīng)成為目前發(fā)展主流,隨著國內(nèi)外冷軋企業(yè)的崛起,冷軋產(chǎn)品競爭越來越激烈,此外隨著汽車、高等級家用電器等制造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用戶對產(chǎn)品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國內(nèi)先進企業(yè)鞍鋼、首鋼等正在進行汽車板和高等級家電板的快速開發(fā)和上量。為了滿足汽車輕量化要求,大量采用高強度汽車板,例如DP780、DP980等。唐鋼高強汽車板有限公司1740mm冷連軋機組一直致力于高端家電產(chǎn)品以及高端汽車用鋼的開發(fā),高強汽車板酸軋生產(chǎn)線具備特有的設備配置和工藝特點,在高強鋼軋制過程中,機組多次發(fā)生跑偏斷帶,連續(xù)生產(chǎn)能力較差,成材率基本在50%以下;前滑值報警嚴重,一般在9%以上,速度發(fā)揮系數(shù)基本在30%以下,生產(chǎn)節(jié)奏較慢,制約產(chǎn)能發(fā)揮;高精度厚度符合率在30%左右,產(chǎn)品厚度波動較大;板形平直度偏差在20IU左右,復合浪形嚴重;上述問題嚴重影響了產(chǎn)品開發(fā)和產(chǎn)品質(zhì)量。本文從1740mm冷連軋機組目前存在問題入口,通過理論研究、軋制方案制定、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借鑒國內(nèi)寶鋼、首鋼等經(jīng)驗,首先優(yōu)化1-5機架工作輥以及中間輥彎輥力控制模式,改變單獨由...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高強雙相鋼概述
1.2 板形的定義
1.3 冷軋板形的控制方法
1.4 高強鋼穩(wěn)定軋制技術
1.5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與意義
第2章 實驗方案
2.1 中間輥輥型對板形控制能力的影響
2.2 彎輥力影響實驗
2.3 乳化液潤滑能力實驗
2.3.1 乳化液濃度實驗
2.3.2 乳化液溫度實驗
2.4 壓下率對軋制穩(wěn)定性的影響
第3章 輥型參數(shù)對軋制過程的影響
3.1 冷軋板形計算模型
3.2 輥間壓力計算
3.3 帶鋼厚度分布計算
3.4 帶鋼軋后殘余應力計算
3.5 SmartCrown輥型參數(shù)影響研究
3.6 輥型參數(shù)對輥間壓力的影響
3.7 輥型參數(shù)對帶鋼軋后厚度分布的影響
3.8 輥型參數(shù)對帶鋼軋后板形的影響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中間輥彎輥力設定策略以及潤滑理論研究
4.1 軋輥彈性變形模型
4.2 中間輥彎輥力對軋后帶鋼斷面分布和板形的影響
4.3 中間輥橫移對中間輥彎輥板形調(diào)控能力的影響
4.4 中間輥彎輥力對板形影響能力
4.5 潤滑理論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超高強鋼軋制技術
5.1 超高強鋼軋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5.1.1 冷連軋高強鋼軋制厚度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5.1.2 高強鋼跑偏技術控制與應用
5.1.3 帶鋼邊部減薄技術研究與應用
5.1.4 高強鋼板形目標曲線開發(fā)與應用技術
5.2 超高強鋼典型起筋缺陷控制
5.3 高強鋼軋制策略調(diào)整
5.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GA-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彎輥力預設定模型研究與應用[J]. 田寶亮,牛培峰. 礦冶工程. 2018(01)
[2]基于正交試驗冷軋工作輥分段精細冷卻效應分析[J]. 劉國勇,宋鳴,蔡阿云,張瑩娜,朱冬梅,張少軍. 上海金屬. 2017(05)
[3]冷連軋過程彎輥力模型研究與開發(fā)[J]. 陳金山,王君,朱濤,曹勇. 軋鋼. 2017(01)
[4]馬氏體的分布對雙相鋼微觀變形行為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 鄧潔,馬佳偉,許以陽,沈耀. 金屬學報. 2015(09)
[5]硅和鉻對超高強雙相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 葉潔云,趙征志,張迎暉,齊亮. 鋼鐵. 2015(03)
[6]中國汽車發(fā)展趨勢及汽車用鋼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 康永林,朱國明. 鋼鐵. 2014(12)
[7]乳化液性能指標對冷軋效果的影響[J]. 黃彥峰,范文斌,孫立峰. 一重技術. 2014(06)
[8]退火溫度對1100 MPa級冷軋雙相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 佟婷婷,趙征志,董瑞,尹鴻祥,丁然,尹衍軍,李雙嬌. 金屬熱處理. 2014(10)
[9]冷軋機工藝冷卻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控制[J]. 宋蕾,沈明剛,陳雪波,王軍生,曹忠華.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10]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rolling mill and strip based on flatness and thickness control in rolling process[J]. 孫建亮,彭艷,劉宏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4(02)
碩士論文
[1]六輥冷軋彎輥模型的研究[D]. 張金華.燕山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01049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高強雙相鋼概述
1.2 板形的定義
1.3 冷軋板形的控制方法
1.4 高強鋼穩(wěn)定軋制技術
1.5 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與意義
第2章 實驗方案
2.1 中間輥輥型對板形控制能力的影響
2.2 彎輥力影響實驗
2.3 乳化液潤滑能力實驗
2.3.1 乳化液濃度實驗
2.3.2 乳化液溫度實驗
2.4 壓下率對軋制穩(wěn)定性的影響
第3章 輥型參數(shù)對軋制過程的影響
3.1 冷軋板形計算模型
3.2 輥間壓力計算
3.3 帶鋼厚度分布計算
3.4 帶鋼軋后殘余應力計算
3.5 SmartCrown輥型參數(shù)影響研究
3.6 輥型參數(shù)對輥間壓力的影響
3.7 輥型參數(shù)對帶鋼軋后厚度分布的影響
3.8 輥型參數(shù)對帶鋼軋后板形的影響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中間輥彎輥力設定策略以及潤滑理論研究
4.1 軋輥彈性變形模型
4.2 中間輥彎輥力對軋后帶鋼斷面分布和板形的影響
4.3 中間輥橫移對中間輥彎輥板形調(diào)控能力的影響
4.4 中間輥彎輥力對板形影響能力
4.5 潤滑理論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超高強鋼軋制技術
5.1 超高強鋼軋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5.1.1 冷連軋高強鋼軋制厚度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5.1.2 高強鋼跑偏技術控制與應用
5.1.3 帶鋼邊部減薄技術研究與應用
5.1.4 高強鋼板形目標曲線開發(fā)與應用技術
5.2 超高強鋼典型起筋缺陷控制
5.3 高強鋼軋制策略調(diào)整
5.4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GA-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彎輥力預設定模型研究與應用[J]. 田寶亮,牛培峰. 礦冶工程. 2018(01)
[2]基于正交試驗冷軋工作輥分段精細冷卻效應分析[J]. 劉國勇,宋鳴,蔡阿云,張瑩娜,朱冬梅,張少軍. 上海金屬. 2017(05)
[3]冷連軋過程彎輥力模型研究與開發(fā)[J]. 陳金山,王君,朱濤,曹勇. 軋鋼. 2017(01)
[4]馬氏體的分布對雙相鋼微觀變形行為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 鄧潔,馬佳偉,許以陽,沈耀. 金屬學報. 2015(09)
[5]硅和鉻對超高強雙相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 葉潔云,趙征志,張迎暉,齊亮. 鋼鐵. 2015(03)
[6]中國汽車發(fā)展趨勢及汽車用鋼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 康永林,朱國明. 鋼鐵. 2014(12)
[7]乳化液性能指標對冷軋效果的影響[J]. 黃彥峰,范文斌,孫立峰. 一重技術. 2014(06)
[8]退火溫度對1100 MPa級冷軋雙相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 佟婷婷,趙征志,董瑞,尹鴻祥,丁然,尹衍軍,李雙嬌. 金屬熱處理. 2014(10)
[9]冷軋機工藝冷卻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控制[J]. 宋蕾,沈明剛,陳雪波,王軍生,曹忠華.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5)
[10]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rolling mill and strip based on flatness and thickness control in rolling process[J]. 孫建亮,彭艷,劉宏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4(02)
碩士論文
[1]六輥冷軋彎輥模型的研究[D]. 張金華.燕山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2010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32010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