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溫度對貝氏體/馬氏體復相海洋用鋼的組織和性能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17:32
利用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等實驗方法,研究不同回火溫度下試驗鋼的組織性能變化情況。結果表明:經(jīng)控軋控冷獲得了貝氏體/馬氏體復相海洋用鋼,其中貝氏體體積分數(shù)約占30%;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試驗鋼的屈服強度先上升后又略有下降,在600℃達到最大值,為983 MPa,抗拉強度明顯下降,延伸率先降低后升高,在600℃回火溫度達到最大值為19.6%,之后又開始降低,沖擊功在400℃和600℃出現(xiàn)明顯回火脆性;在550℃回火溫度試驗鋼取得最佳力學性能,其中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分別為1 050MPa和981 MPa,延伸率為16.6%,-40℃低溫沖擊功為19.9 J。分析認為,回火過程中馬氏體板條斷裂消失,貝氏體相互合并形成準多邊形鐵素體,析出物逐漸回溶和重新析出,造成力學性能的變化差異。
【文章來源】:江西冶金. 2016,36(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0前言
1 實驗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2 實驗結果及分析
2.1 力學性能
2.2 顯微組織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火工藝對高強韌NV-F690厚船板精細組織的影響[J]. 岳重祥,劉東升. 金屬熱處理. 2012(12)
[2]回火溫度對E690海洋用鋼組織和顯微硬度的影響[J]. 張杰,蔡慶伍,樊艷秋,武會賓.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12(04)
[3]熱處理工藝對NV-F690船板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 劉東升,程丙貴,羅咪.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11(09)
[4]回火溫度對Mn系低碳貝氏體鋼的低溫韌性的影響[J]. 高古輝,張寒,白秉哲. 金屬學報. 2011(05)
[5]回火溫度對1500MPa級直接淬火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 王立軍,蔡慶伍,武會賓,余偉.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0(09)
[6]700MPa級低碳貝氏體鋼的熱處理工藝研究[J]. 康永林,陳慶軍,王克魯,孫浩,于浩.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5(03)
[7]錳硅系貝氏體/馬氏體復相鋼中貝氏體精細結構的研究[J]. 張弛,方鴻生,楊志剛,白秉哲,張文征. 金屬學報. 2001(06)
[8]論馬氏體—貝氏體雙相鋼的現(xiàn)代發(fā)展[J]. 徐佐仁. 上海金屬. 1990(05)
博士論文
[1]Mn-Si-Cr系超高強鋼的超塑性及性能優(yōu)化[D]. 張寒.清華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63876
【文章來源】:江西冶金. 2016,36(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0前言
1 實驗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2 實驗結果及分析
2.1 力學性能
2.2 顯微組織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回火工藝對高強韌NV-F690厚船板精細組織的影響[J]. 岳重祥,劉東升. 金屬熱處理. 2012(12)
[2]回火溫度對E690海洋用鋼組織和顯微硬度的影響[J]. 張杰,蔡慶伍,樊艷秋,武會賓.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12(04)
[3]熱處理工藝對NV-F690船板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J]. 劉東升,程丙貴,羅咪.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11(09)
[4]回火溫度對Mn系低碳貝氏體鋼的低溫韌性的影響[J]. 高古輝,張寒,白秉哲. 金屬學報. 2011(05)
[5]回火溫度對1500MPa級直接淬火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 王立軍,蔡慶伍,武會賓,余偉.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 2010(09)
[6]700MPa級低碳貝氏體鋼的熱處理工藝研究[J]. 康永林,陳慶軍,王克魯,孫浩,于浩. 材料熱處理學報. 2005(03)
[7]錳硅系貝氏體/馬氏體復相鋼中貝氏體精細結構的研究[J]. 張弛,方鴻生,楊志剛,白秉哲,張文征. 金屬學報. 2001(06)
[8]論馬氏體—貝氏體雙相鋼的現(xiàn)代發(fā)展[J]. 徐佐仁. 上海金屬. 1990(05)
博士論文
[1]Mn-Si-Cr系超高強鋼的超塑性及性能優(yōu)化[D]. 張寒.清華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63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31638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