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鑄造論文 >

Fe-0.2C-9Mn-3.5Al中錳鋼組織調(diào)控和強塑化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1 16:24
【摘要】:近年來,在保證材料綜合力學性能較好又盡量節(jié)約成本的前提下,發(fā)展了第三代高強鋼,主要是中錳成分體系高強鋼,其Mn含量一般在4%~12%,強塑積可達25GPa·%~60GPa%。中錳鋼之所以具有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主要在于其利用組織中殘留的亞穩(wěn)態(tài)奧氏體在形變過程中可產(chǎn)生TRIP效應增強增塑。為了獲得含量較多的殘留奧氏體(RA)組織,關(guān)鍵在于實驗鋼的成分設計和熱處理工藝。本論文設計了 Fe-0.2C-9Mn-3.5Al成分中錳鋼,研究了不同熱處理工藝對含δ-鐵素體中錳鋼組織演變、力學性能及其變形行為的影響,以期為高強度鋼微觀組織調(diào)控和力學性能優(yōu)化提供實驗和理論基礎,主要結(jié)果歸納如下:(1)采用奧氏體逆轉(zhuǎn)變(ART)工藝研究了實驗鋼的組織演變和力學性能,其室溫組織主要由δ-鐵素體、臨界鐵素體(IF)和殘余奧氏體(RA)多相組成,RA含量較高(40%);實驗鋼在臨界區(qū)750℃保溫60min,可獲得較好的綜合性能,強塑積可達30.78GPa·%,沖擊吸收功可達182J。(2)在奧氏體逆轉(zhuǎn)變工藝基礎上增加了循環(huán)淬火步驟,即循環(huán)淬火-奧氏體逆轉(zhuǎn)變(CQ-ART)工藝。結(jié)果表明,實驗鋼室溫組織中可獲得較為細小的奧氏體團且Ra含量略有提升(~52%),最優(yōu)強塑積和沖擊吸收功分別提升至41.53GPa%和221J。CQ-ART工藝對實驗鋼性能優(yōu)化主要歸因于循環(huán)淬火細化了奧氏體組織和轉(zhuǎn)變較充分的TRIP效應。(3)將淬火配分工藝(QP)應用于中錳鋼中,其室溫組織主要由δ-鐵素體、大量馬氏體(M)和少量RA組成,RA含量相比于ART工藝實驗鋼較少(20%)。QP工藝實驗鋼抗拉強度均較高(110OMPa),但總伸長率較小(25%),其較優(yōu)的強塑積和沖擊吸收功分別為25.26GPa·%和為47.16J。組織中大量的馬氏體可較好地改善實驗鋼的強度,但少量Ra不利于發(fā)揮形變誘發(fā)塑性效應增強增塑。(4)分析不同工藝實驗鋼應變硬化行為可知:ART實驗鋼應變硬化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即SⅠ-快速下降、SⅡ-緩慢下降、SⅢ緩慢上升和SⅣ-波動式下降。其中SⅢ緩慢上升階段持續(xù)應變過程更久,表明ART工藝實驗鋼在應變中后期TRIP效應產(chǎn)生較充分,組織協(xié)調(diào)變形能力更好,更有利于獲得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而QP工藝實驗鋼應變硬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即SⅠ-快速下降、SⅡ-緩慢上升和SⅢ-緩慢下降。其中SⅡ上升階段表明材料在應變中期TRIP效應作用更大,抵抗變形能力更強,但是SⅡ階段持續(xù)應變過程很短,對材料綜合力學性能改善作用不明顯。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G142.1;TG1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振家;尚成嘉;周文浩;吳彬彬;;低合金多相鋼中殘余奧氏體對塑性和韌性的影響[J];金屬學報;2016年02期

2 Huizhen Wang;Xiurong Sun;Ping Yang;Weimin Mao;Li Meng;;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Effect during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of High-manganese Steel[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5年02期

3 Linxiu Du;Shengjie Yao;Jun Hu;Huifang Lan;Hui Xie;Guodong Wang;;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al Control of Nano-structured Bulk Steels: A Review[J];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2014年03期

4 王長軍;雍岐龍;孫新軍;梁劍雄;;強塑積大于30 GPa·%的熱軋中碳TRIP鋼組織及性能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14年02期

5 馮瑞;張美漢;陳乃錄;左訓偉;戎詠華;;應力松弛對應變誘發(fā)馬氏體相變影響的有限元模擬[J];金屬學報;2014年04期

6 曾尚武;趙征志;趙愛民;尹鴻祥;李亮;;貝氏體區(qū)等溫溫度對含釩TRIP800鋼組織性能的影響[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4年01期

7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automobile steels fabricated by ART-annealing[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7期

8 ;Phase Stability of Residual Austenite in 60Si2Mn Steels Treated by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11年02期

9 董瀚;王毛球;翁宇慶;;高性能鋼的M~3組織調(diào)控理論與技術(shù)[J];鋼鐵;2010年07期

10 石秀忠;;輕量化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趨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效謙;;殘余奧氏體和逆轉(zhuǎn)奧氏體[A];全國金屬制品信息網(wǎng)第23屆年會暨2013金屬制品行業(yè)技術(shù)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湯忖江;多相高強度低合金鋼的力學行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2 姚圣杰;微合金鋼奧氏體晶粒超細化的相關(guān)組織控制及理論研究[D];東北大學 ;2009年



本文編號:278929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8929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1ab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