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MPa級低溫彎管用鋼強韌性改善處理及熱模擬工藝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161;TG337
【圖文】:
圖 2.1 試驗鋼軋制工藝Fig.2.1 The rolling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steel2.2.2 熱處理工藝的制定當鋼板的厚度超過 30mm 時,鋼板的厚度已經(jīng)很大,在軋制和冷卻過程中,由于實驗工藝的不同,很難保證鋼板表面與心部組織的均一性,從而會出現(xiàn)鋼板不同厚度方向上性能的差別。尤其是在鋼管及彎管低溫服役環(huán)境下,其低溫韌性指標已不能完全通過控軋控冷技術來達到,為保證厚壁彎管用鋼的低溫韌性質(zhì)量,需要后續(xù)的熱處理工藝改善其性能,由圖 2.2 可以看出,通過合理的熱處理工藝在低溫下可以獲得更高的強度和低溫韌性,從而提高彎管/管件用鋼的綜合性能,延長彎管/管件的使用壽命。
圖 2.2 各種工藝生產(chǎn)的低合金鋼的強度和韌性2.2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low alloy steel produced by various pro制管前鋼板顯微組織狀態(tài)對后繼制管性能的影響,本部分驗鋼板分別進行了回火和淬火回火實驗。1 號淬火鋼板直接在線淬火+回火),2 號和 3 號噴水鋼板進行調(diào)質(zhì)處理(離線淬組織及性能與 2 號鋼板進行對比,研究在線淬火+回火工藝與鋼板組織與性能的區(qū)別;2 號鋼板的組織與性能與 3 號鋼板程中不同變形量對鋼板組織與性能的影響。具體實驗工藝如
圖 2.2 各種工藝生產(chǎn)的低合金鋼的強度和韌性2.2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low alloy steel produced by various pro制管前鋼板顯微組織狀態(tài)對后繼制管性能的影響,本部分驗鋼板分別進行了回火和淬火回火實驗。1 號淬火鋼板直接在線淬火+回火),2 號和 3 號噴水鋼板進行調(diào)質(zhì)處理(離線淬組織及性能與 2 號鋼板進行對比,研究在線淬火+回火工藝與鋼板組織與性能的區(qū)別;2 號鋼板的組織與性能與 3 號鋼板程中不同變形量對鋼板組織與性能的影響。具體實驗工藝如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時堅;陳五星;成京昌;王景成;楊全占;趙芳欣;苗治全;于波;;熱模擬技術在鑄造領域的應用[J];鑄造;2013年08期
2 高巖;范蕊;趙立華;;多維傳熱的傳遞函數(shù)方法的建筑熱模擬應用[J];暖通空調(diào);2009年08期
3 許祖澤;;熱模擬技術——金屬材料性能研究的重要手段[J];新技術新工藝;1982年01期
4 高崗,王延斌,韓德馨,石軍,蒲秀剛;煤的加水熱模擬氣特征對比[J];地質(zhì)地球化學;2003年01期
5 王開發(fā),張玉蘭,吳國tD,李宜垠,何承全,張惠之;盤星藻熱模擬生油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6 楊邦朝,熊流鋒,杜曉松,蔣明;集成電路封裝的三維熱模擬與分析 [J];功能材料;2002年01期
7 魯劍嘯;;多通道烘缸的傳熱模擬及優(yōu)化[J];輕工機械;2015年02期
8 黃緒傳;;GLEEBLE-3500試驗機的熱模擬技術[J];梅山科技;2006年01期
9 Tom Gregory;;為熱模擬開發(fā)新的潛能[J];今日電子;2015年05期
10 梁春秀,魏志平,毛超林,李本才;加水熱模擬中深湖與煤系泥巖地化特征比較[J];沉積學報;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利星;李淼泉;;M50鋼熱模擬壓縮變形時的力學行為研究[A];創(chuàng)新塑性加工技術,推動智能制造發(fā)展——第十五屆全國塑性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七屆全球華人塑性加工技術交流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7年
2 汪洋;;中國東部早侏羅世板塊俯沖的巖石地球化學和熱模擬制約[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雷江;郭威;王元;楊翔;賈瑞;張鵬宇;;干冰-酒精混合冷源冷凍巖心樣品的數(shù)值傳熱模擬與冷凍實驗研究[A];第二十屆全國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19年
4 高翔;張健;;馬尼拉俯沖帶的熱模擬[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金文;石耀霖;;高喜馬拉雅P-T-t軌跡的熱模擬[A];1992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2年
6 呂培生;王萬林;錢海瑞;;連鑄結(jié)晶器角部附近鋼液初始凝固的熱模擬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S02.煉鋼與連鑄[C];2017年
7 王愷;熊熊;單斌;鄭勇;;華北克拉通巖石圈結(jié)構(gòu)來自三維重力-地熱模擬[A];2015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三)——專題7大陸巖石圈地幔屬性與過程、專題8巖石圈結(jié)構(gòu)與大陸動力學、專題9深部地幔物質(zhì)成分與結(jié)構(gòu)探測[C];2015年
8 朱光俊;楊治立;張威;劉曉峰;;重鋼煉鋼廠80t鋼包熱模擬研究[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9 張健;石耀霖;張莉;;熱泉型金礦化作用中巖漿侵入的熱模擬[A];1997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10 劉志偉;郭曉宏;劉鳳蓮;徐巖松;王東明;;700MPa級集裝箱用鋼組織與性能的控制研究[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大會論文集(中)[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江蕓涵;校長“火”中體驗“自救”[N];四川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文龍;西加盆地烴源巖自然演化與熱模擬地球化學特征對比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6年
2 陳湘茹;2205雙相不銹鋼連鑄凝固組織熱模擬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3 吳艷艷;煤層氣生成過程中的礦物/金屬元素催化作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4 康波;瓊東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熱演化模擬[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4年
5 王進;非調(diào)質(zhì)鋼三維復雜熱鍛造過程多物理場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6 白亮;2101雙相不銹鋼連鑄凝固過程組織與熱應力研究[D];上海大學;2016年
7 李吉焱;火山流體對烴源巖生烴效應的評價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4年
8 李振紅;亞熱控制成形過程模擬及模具磨損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9 蹇海根;B93高強鋁合金熱處理及疲勞斷裂行為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10 周靖;硼鋼熱沖壓熱模擬實驗與損傷演化建模仿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瑞;550MPa級低溫彎管用鋼強韌性改善處理及熱模擬工藝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2 章淑芳;A7N01鋁合金焊接熱模擬及微區(qū)腐蝕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3 劉全有;煤成烴熱模擬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中科學院蘭州地質(zhì)研究所;2001年
4 黃永德;真空自蔓延高溫合成爐的研制[D];蘭州理工大學;2004年
5 張航;Q235鋼在兩相區(qū)的熱軋模擬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吳彬;鋰離子動力電池熱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7 周冬;錫鉛合金連鑄初始凝固行為的熱模擬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8 張亞慶;介質(zhì)阻擋放電臭氧發(fā)生的傳熱模擬和產(chǎn)生機理初探[D];南昌大學;2015年
9 譚星宇;板溪銻礦深部開采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及熱害治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4年
10 劉敏;高強度船板鋼焊接熱影響區(qū)的組織穩(wěn)定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536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75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