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工業(yè)原材料,并利用電弧熔煉以及銅模鑄造的方法制備出直徑約為2mm的含硫化物夾雜鐵基塊體非晶鑄棒。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對所鑄合金的結構進行表征,采用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對其熱穩(wěn)定性能進行分析,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以及能譜儀(EDS)對該非晶鑄棒的組織和硫化物夾雜的成分進行確認。然后,采用動電位極化曲線、恒電位陽極極化曲線以及電化學阻抗譜(EIS)等電化學測試技術以及浸泡腐蝕試驗對該非晶鑄棒的腐蝕性能、硫化物夾雜誘發(fā)其點蝕萌生的機理進行了研究。動電位極化曲線測試結果表明:非晶鑄棒在不同濃度、不同溫度的H_2SO_4、HCl、NaOH、NaCl溶液中的動電位極化曲線均呈現(xiàn)明顯的自鈍化特性,在NaOH溶液中還出現(xiàn)了明顯的二次鈍化區(qū)。在H_2SO_4和NaCl溶液中,隨著溶液濃度增大,腐蝕速率均先增大后減小;而在HCl和NaOH溶液中,隨著溶液濃度的升高,非晶鑄棒的腐蝕速率均逐漸增大。當溶液溫度升高時,非晶鑄棒在以上四種溶液中的腐蝕速率均逐漸變大。此外,陽極極化的鈍化區(qū)均未出現(xiàn)電流突然增大的現(xiàn)象。恒電位陽極極化曲線測試結果表明:在不同濃度和不同溫度的H_2SO_4、HCl溶液中,硫化物夾雜均未誘發(fā)明顯點蝕;而在0.1mol/L的NaOH溶液和0.1mol/L、4mol/L、60℃的NaCl溶液中,硫化物夾雜誘發(fā)了一定程度的點蝕。電化學阻抗譜測試結果表明:非晶鑄棒的Nyquist曲線均由單一容抗弧組成,只有一個時間常數(shù),其電極反應主要由電極電位控制。浸泡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非晶鑄棒在0.5mol/L的H_2SO_4、HCl、NaOH、NaCl溶液中均擁有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能,其腐蝕速率均呈現(xiàn)先升高,之后逐漸趨于穩(wěn)定的規(guī)律;其腐蝕速率大小關系為:在H_2SO_4溶液中的腐蝕速率最大,HCl次之,而NaOH和NaCl中相對較低,二者的腐蝕速率比較接近。進一步的浸泡腐蝕SEM形貌觀察表明:硫化物夾雜均未發(fā)生明顯溶解。浸泡于H_2SO_4和HCl溶液中的非晶鑄棒的表面均產(chǎn)生了大量裂紋,而浸泡于NaCl和NaOH溶液中的非晶鑄棒表面除少量腐蝕產(chǎn)物外,且無明顯變化。在NaCl溶液中的點蝕,是由于硫化物夾雜、侵蝕性Cl-以及溶解氧的協(xié)同作用所致。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航空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G139.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進;晏敏勝;楊麗景;Masoumeh Moradi;宋振綸;蔣業(yè)華;;S32750超級雙相不銹鋼在NaCl溶液中的臨界點蝕溫度及電化學腐蝕機理[J];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2015年02期
2 王勇;鄭玉貴;王建強;李美玲;沈軍;;鐵基非晶涂層在NaCl和H_2SO_4溶液中的鈍化行為[J];金屬學報;2015年01期
3 王善林;成京昌;李承勛;柯黎明;;大塊鐵基非晶中硫化物析出行為研究[J];鑄造;2013年06期
4 王建民;張燕;王艷芳;陳學群;;低合金鋼中夾雜物對點蝕的影響[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13年01期
5 李家鼎;李少坡;查春和;丁文華;麻慶申;姜中行;;抗酸鋼中產(chǎn)生氫致裂紋與氫鼓包的原因分析[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3年01期
6 范林;李曉剛;杜翠薇;劉智勇;;管線鋼腐蝕疲勞裂紋擴展的研究現(xiàn)狀[J];腐蝕與防護;2012年11期
7 陳慶軍;余慧燕;周賢良;華小珍;;晶化行為對Fe基塊體非晶合金腐蝕性能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12年08期
8 王莉;晁月盛;;鐵基塊體非晶合金在NaOH溶液中的腐蝕行為[J];功能材料;2010年10期
9 龍臥云;盧安賢;;塊體非晶合金的應用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9年19期
10 張曉立;王金相;孫宇新;劉家驄;;塊體非晶合金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年2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誠;非晶涂層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帆;內生非晶復合材料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蝕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2 鄭偉;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大塊非晶合金耐蝕性能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
2674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7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