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鑄造論文 >

高溫滲碳合金鋼組織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3 03:05

  本文關鍵詞:高溫滲碳合金鋼組織與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不銹鋼及合金鋼是泵制造業(yè)中的重要材料,提高不銹鋼及合金鋼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降低其耐蝕性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滲碳是一項傳統(tǒng)的表面熱處理方法,形成的滲碳件具有良好的過渡組織, “外硬里韌”,既能保證表面硬度,又不影響內部的韌性,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因此滲碳表面熱處理的應用十分廣泛。本文對合金鋼40Cr和2205雙相不銹鋼采用高溫滲碳處理并進行相關的熱處理,研究其顯微組織及性能變化。組織觀察使用光學顯微鏡(OM)、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及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物相分析及化學成分分析分別使用X-射線衍射儀(XRD)和電子探針(EPMA),硬度和電化學腐蝕測試分別使用顯微硬度儀和CS300電化學動電位掃描儀。經XRD分析,滲碳前后析出的碳化物類型基本沒有改變。兩種鋼分別經過淬火回火和固溶處理后碳化物類型依然沒有改變。對兩種鋼進行950℃高溫滲碳處理,從表面到心部均得到漸變的組織,表面滲碳層的組織細化,固溶了較多的碳原子,心部組織由于滲碳時的高溫加熱而出現(xiàn)略微的粗化,過渡區(qū)的組織尺寸介于滲碳層組織與心部組織之間。從表面到心部,碳濃度逐漸降低,組織尺寸逐漸增大。通過TEM分析,滲碳后位錯缺陷錯綜雜亂,且數(shù)量增加,碳化物數(shù)量也增多,且碳化物(Fe3C、Cr7C3、Cr23C6)形態(tài)有所改變。滲碳后從表面到心部合金元素C、Cr、Mo等的含量發(fā)生變化,2205雙相不銹鋼滲碳層與心部各相的化學成分含量也有差異。滲層鐵素體中鐵素體形成元素Cr、Mo含量高于心部,而奧氏體形成元素Ni含量較低。滲碳后滲碳層由于碳含量增加而硬度增加,從表面到心部的硬度下降比較平緩,心部硬度趨于同一水平。兩種鋼滲碳后在體積分數(shù)為3.5%的NaCl溶液中的耐電化學腐蝕性能基本沒有降低,但腐蝕速度略有增加。2205雙相不銹鋼滲碳后進行固溶時效處理試樣析出碳化物增多,其耐電化學腐蝕性能降低。
【關鍵詞】:滲碳熱處理 固溶時效 顯微組織 耐蝕性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G142.1;TG16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30
  • 1.1 課題背景9-10
  • 1.2 化學熱處理技術概述10-13
  • 1.2.1 化學熱處理的基本概念10-11
  • 1.2.2 化學熱處理的分類與發(fā)展11-13
  • 1.3 滲碳表面強化及其應用13-19
  • 1.3.1 固體滲碳13-14
  • 1.3.2 液體滲碳14-15
  • 1.3.3 氣體滲碳15
  • 1.3.4 高溫滲碳15-16
  • 1.3.5 深層滲碳16-17
  • 1.3.6 高濃度滲碳17
  • 1.3.7 真空滲碳17-18
  • 1.3.8 離子滲碳18-19
  • 1.4 組織結構對滲碳零件性能的影響19-25
  • 1.4.1 內氧化對滲碳件性能的影響19-20
  • 1.4.2 脫碳對滲碳件性能的影響20-22
  • 1.4.3 碳化物對滲碳件性能的影響22-23
  • 1.4.4 殘余奧氏體對滲碳件性能的影響23-25
  • 1.4.5 其它顯微組織特征對滲碳件性能的影響25
  • 1.5 滲碳部件耐腐蝕性能研究25-29
  • 1.5.1 陽極極化曲線25-27
  • 1.5.2 電化學腐蝕參數(shù)27-28
  • 1.5.3 滲碳部件耐腐蝕性能研究現(xiàn)狀28-29
  • 1.6 課題研究意義及主要內容29-30
  • 2 實驗方法30-34
  • 2.1 實驗材料30
  • 2.2 滲碳工藝及試樣制備30-31
  • 2.3 顯微組織分析31-32
  • 2.4 化學成分及物相分析32
  • 2.5 硬度測試32
  • 2.6 電化學腐蝕試驗32-34
  • 3 40Cr合金鋼滲碳組織及性能研究34-48
  • 3.1 前言34
  • 3.2 40Cr滲碳后的物相分析及組織特征34-43
  • 3.3 40Cr滲碳后的性能特征43-47
  • 3.3.1 滲碳試樣的硬度43-45
  • 3.3.2 滲碳試樣的電化學腐蝕45-47
  • 3.4 本章小結47-48
  • 4 2205相不銹鋼滲碳組織及性能研究48-61
  • 4.1 前言48-49
  • 4.2 2205雙相不銹鋼滲碳后的物相分析及組織特征49-54
  • 4.3 2205雙相不銹鋼滲碳后的化學成分分析54-56
  • 4.4 2205雙相不銹鋼滲碳后的性能特征56-59
  • 4.4.1 滲碳試樣的硬度56-57
  • 4.4.2 滲碳試樣的耐腐蝕性能57-59
  • 4.5 本章小結59-61
  • 5 結論61-63
  • 參考文獻63-6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67-68
  • 致謝68-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樊東黎;;舊話重提、高溫滲碳——既節(jié)能、又高效、又低成本的工藝[J];熱處理技術與裝備;2007年03期

2 尤紹軍;孫茂林;楊春泉;;大型軸承套圈高溫滲碳工藝試驗[J];軸承;2011年11期

3 俞種寶;高溫滲碳用鋼 快速滲碳用鋼[J];機械工程材料;1979年06期

4 宗國良;陳焰愷;方華;徐雙凱;浦曉東;李冬霞;;高溫滲碳爐復合爐襯的設計及傳熱計算[J];金屬熱處理;2014年02期

5 湯峰,張文勇;軸承熱擠壓模具的高溫滲碳工藝研究[J];軸承;2004年10期

6 楊延輝;王毛球;陳敬超;董瀚;;齒輪鋼高溫滲碳后的疲勞性能[J];鋼鐵;2013年07期

7 李祖貽;李一瑋;;裝置內輸油管道的超高溫滲碳破壞[J];石油煉制與化工;1988年06期

8 王榮濱;海燕;忠詳;;熱擠壓凹模高溫滲碳復合強化熱處理[J];機械開發(fā);1992年04期

9 趙振東;鋼的木炭流動粒子爐高溫滲碳(一)[J];國外金屬熱處理;1997年02期

10 ;封面說明[J];國外金屬熱處理;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全榮;降低用戶成本的特殊鋼技術及產品[N];世界金屬導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牛婷婷;高溫滲碳合金鋼組織與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高溫滲碳合金鋼組織與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27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27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e7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