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9Li-0.5Ca雙相合金中共晶組織的形成及力學行為
【圖文】:
第1期邊麗萍等:Mg-9Li-0.5Ca雙相合金中共晶組織的形成及力學行為·267·圖1Mg-9Li-XCa合金在不同放大倍數(shù)下的微觀組織Fig.1MicrostructuresofMg-9Li-XCaalloyatdifferentmagnifications:(a~c)X=0;(d~f)X=0.53~4m,平均長度約為25m,長/寬比為8;個別晶粒呈約5m的塊狀;這些板條狀或塊狀-Mg相取向隨機、均勻無序分布于-Li基體中。Mg-9Li合金中添加0.5%Ca后,如圖1d~1f所示,組織中形成了-Mg與-Li棒狀交替排列的共晶型組織結(jié)構(gòu),共晶團尺寸為50~100m(圖1e),個別胞尺寸可達150~200m(圖1e中線圈所示)。胞內(nèi)-Mg相呈長纖維狀,纖維直徑約為1m、平均長度約為100m,長/寬比高達約100,層片間距為1~2m。相比于Mg-9Li合金,Mg-9Li-0.5Ca合金中共晶-Mg相纖維直徑及間距顯著減孝組織更為細密、-Mg相體積分數(shù)顯著增加。在共晶團間交界處,存在大量更為細小的幾個微米長度的棒狀或粒狀-Mg相。此外,如圖1d~1f所示,Mg-9Li-0.5Ca合金中存在大量納米、亞微米級Mg2Ca顆粒相,大部分顆粒均勻彌散分布于-Mg、-Li晶粒內(nèi)及兩相界面上(圖1d,1e金相照片中為黑色小顆粒;圖1fSEM照片中為白色小顆粒);而在個別局部區(qū)域,也可發(fā)現(xiàn)細小Mg2Ca顆粒的聚集區(qū)(圖1d中箭頭所示),表明這些超細Mg2Ca顆粒具有團聚傾向。由Mg-Li合金相圖可知,Mg-Li二元共晶點成分為Mg-7.3%Li處,則Mg-9Li成分屬于過共晶成分區(qū)域,其凝固路徑為初生-Li+(-Mg+-Li)離異共晶組織。而本研究中,,添加0.5%Ca后,Mg-9Li合金中出現(xiàn)了典型的棒狀-Mg和-Li交替排列的(-Mg+-Li)規(guī)則共生共晶型組織,-Mg、-Li相的相對含量發(fā)生明顯變化。這表明微量Ca的添加,使Mg-Li二元共晶成分點發(fā)生偏移,以致在Mg-9Li合金中由過共晶組織轉(zhuǎn)變成共晶型為主的組織,共晶由離異生長方?
MPa、153.8MPa、72%,較Mg-9Li合金分別提高3%、3.5%、50%。由拉伸應(yīng)力-應(yīng)變曲線所圍面積看,Mg-9Li-0.5Ca合金的斷裂韌性顯著高于Mg-9Li合金。Mg-9Li-0.5Ca合金形成的-Mg+-Li共晶組織中,超細尺度纖維狀-Mg相大的長/寬比(~100)及其“交錯排列的有序結(jié)構(gòu)”是該合金強度塑韌性顯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中,纖維狀-Mg相間較軟的-Li相以剪切變形的形式大量釋放斷裂能,對纖維狀-Mg相及-Mg/-Li相界面的沖擊破壞起到緩沖,保護和均勻內(nèi)應(yīng)力的作用,從而大大提高合金的斷裂韌性[18,19]。此外,這種亞微米尺度的長纖維有圖2Mg-9Li-XCa合金的XRD圖譜Fig.2XRDpatternsofMg-9Li-XCaalloys圖3Mg-9Li-XCa合金室溫拉伸工程應(yīng)力-應(yīng)變曲線Fig.3Tensileengineeringstress-straincurvesofMg-9Li-XCaalloysatambienttemperature序結(jié)構(gòu)通過裂紋偏轉(zhuǎn)機制[20,21],有效地抑制了裂紋的擴展與增殖,從而大大提高了Mg-9Li-0.5Ca合金的塑韌性。此外,Mg-9Li-0.5Ca合金中均勻彌散分布于-Li基體、-Mg晶粒、-Mg/-Li基體相界面處的大量超細尺度Mg2Ca顆粒的存在也起到了明顯的彌散強化作用。因此,Mg-9Li-0.5Ca合金中由于具有大長/寬比的超細纖維狀-Mg相的大量形成及其交錯有序排列結(jié)構(gòu),其強韌化效果遠高于Mg-9Li合金中粗大短板條狀-Mg晶粒的強韌化作用。3結(jié)論1)不同于常規(guī)Mg-9Li雙相合金中形成的粗大板條狀、取向隨機的-Mg相,Mg-9Li-0.5Ca合金中形成了棒狀交替排列的(-Mg+-Li)共晶團組織,在共晶團內(nèi)-Mg相呈長纖維狀、并以一定取向定向排列。相比于Mg-9Li合金,共晶-Mg纖維直徑及間距顯著減孝組織明顯細化,-Mg相體積分數(shù)顯著增加。同時,大量納米、亞微米級Mg2Ca顆粒均勻彌散分布于-Mg、-Li晶粒內(nèi)及兩相界面上。2)具有共晶組織的M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惠民,梁濟;冷卻過程中共晶組織的形成和轉(zhuǎn)變[J];熱加工工藝;1994年05期
2 郭德燕;宋佳佳;蔡亮;程軍;毛勇;;熔體混合金錫共晶合金非規(guī)則共晶組織的形成[J];稀有金屬;2013年02期
3 韓福生;趙娣芳;王兆昌;;稀土合金對高鉻鑄鐵共晶組織及性能的影響[J];安徽工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4 李榮德,周振平,李述軍;Al-Fe二元合金共晶組織的數(shù)值模擬[J];機械工程學報;2003年03期
5 盧錦堂,孔綱;冷卻速度對Zn-0.24Ni合金共晶組織的影響[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05年06期
6 葛云龍;佟英杰;;一種高鋁鈦的鎳基鑄造合金共晶組織在時效過程中的轉(zhuǎn)變[J];金屬學報;1978年04期
7 徐達鳴,曹福洋,李慶春;變速定向生長條件下Pb-Sn共晶組織變化[J];金屬學報;1995年11期
8 丁霖溥,黃友江,王香,丁刃鋒;球墨鑄鐵共晶組織生長的計算機模擬[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9 黨曉明;馬幼平;李秀蘭;何闖;周淑義;;鎢含量對高鉻鑄鐵共晶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響[J];金屬熱處理;2012年02期
10 薛蕾;黃一雄;盧鵬輝;陳靜;林鑫;黃衛(wèi)東;;激光成形修復(fù)ZL104合金的組織與性能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10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蔡亮;AuSn20合金熔體混合非規(guī)則共晶形成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2 汪巖;ZL102共晶組織演變的蒙特卡洛法模擬[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吳超;鎂鈣合金及其熱處理組織演變規(guī)律的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558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255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