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9鋁合金焊接接頭晶間腐蝕行為
本文選題:鋁合金 + 焊接接頭 ; 參考:《焊接學(xué)報》2017年04期
【摘要】:采用晶間腐蝕試驗及極化曲線測試方法對2219鋁合金母材、攪拌摩擦焊(FSW)及鎢極氬弧焊(TIG)接頭的腐蝕行為進行分析,借助金相顯微鏡、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體視顯微鏡、掃描電鏡及能譜儀分析腐蝕形貌及腐蝕產(chǎn)物.結(jié)果表明,2219鋁合金母材及焊接接頭的腐蝕行為主要與析出相有關(guān),Al2Cu的析出導(dǎo)致貧銅的無沉淀帶作為陽極優(yōu)先溶解.母材的抗晶間腐蝕能力最差,由表面點蝕開始,沿軋制方向逐漸發(fā)展為剝落腐蝕;TIG焊次之,表現(xiàn)為網(wǎng)狀晶間腐蝕;FSW焊最低,焊核表現(xiàn)為點蝕,散落分布于表面.
[Abstract]: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2219 aluminum alloy base metal,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and tungsten inert gas arc welding (TIG) joint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 and polarization curve test.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 and stereoscopic microscop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2219 aluminum alloy base metal,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and tungsten argon arc welding (TIG) joints. The corrosion morphology and corrosion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SEM and 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base metal and welded joints of Al-2219 aluminum alloy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e phase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Al _ 2Cu leads to the non-precipitated zone of copper-poor alloy as anodic preferential dissolution. The base metal has the worst resistance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starting from surface pitting corrosion, gradually developing into denudation corrosion TIG welding along the rolling direction, showing that the net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 FSW welding is the lowest, the nugget is pitting corrosion and scattered on the surface.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xué)四川省先進焊接及表面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資助項目(2016YFB0700505)
【分類號】:TG407;TG17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Л.В.Зайцева;吳兆蘭;;鋁的晶間腐蝕傾向的評定[J];輕金屬;1981年02期
2 饒興鶴;;抑制晶間腐蝕[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1989年04期
3 ;晶間腐蝕名詞術(shù)語統(tǒng)一的調(diào)研[J];冶金標準化與質(zhì)量;1996年05期
4 阮於珍,張振燦,褚鳳敏,韓華;316型不銹鋼的晶間腐蝕性能[J];物理測試;2000年06期
5 劉桂金,宋潔冰;18-8型不銹鋼產(chǎn)生晶間腐蝕原因及消除措施[J];光電對抗與無源干擾;2002年04期
6 周愛德;18-8鋼在稀鹽酸中的晶間腐蝕分析及對策[J];齊魯石油化工;2003年01期
7 李勁風(fēng),鄭子樵,李世晨,譚澄宇,梁英,于利軍;2195鋁-鋰合金晶間腐蝕及剝蝕行為研究[J];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報;2004年05期
8 蘇景新,張昭,曹發(fā)和,張鑒清,曹楚南;鋁合金的晶間腐蝕與剝蝕[J];中國腐蝕與防護學(xué)報;2005年03期
9 劉鈞泉,石青林;不銹鋼在非水介質(zhì)中的晶間腐蝕[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5年04期
10 宋鐸;;防止1Cr18Ni9Ti無縫鋼管晶間腐蝕的方法研究[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07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秦松祥;吳超云;薛雯雯;;18-8型不銹鋼晶間腐蝕傾向快速檢測[A];2007高技術(shù)新材料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暨《材料導(dǎo)報》編委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委佗;左維民;;哈氏B-2合金的晶間腐蝕及應(yīng)力腐蝕敏感性[A];第五屆全國壓力容器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李新梅;張忠文;魏玉忠;杜寶帥;;600℃時效后HR3C鋼晶間腐蝕敏感性變化[A];201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劉建華;李家鋒;吳昊;李松梅;;新型高強Al-Mg合金腐蝕行為研究[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5 許廣興;劉建華;李松梅;李家峰;;新型高強Al-Mg合金腐蝕行為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新進展[C];2004年
6 羅強;陳勇;;EPR法評價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的研究[A];中國核動力研究設(shè)計院科學(xué)技術(shù)年報(2009)[C];2011年
7 徐庭棟;王凱;邵沖;;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脆性的非平衡晶界偏聚機理[A];第八屆(201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大會報告與分會場特邀報告)[C];2011年
8 李勁;蔣益明;;不銹鋼腐蝕評價技術(shù)研究及其應(yīng)用[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xué)及測試方法學(xué)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肖英龍;世界不銹鋼主要標準概要[N];世界金屬導(dǎo)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于曉飛;304、316不銹鋼晶間腐蝕的實驗與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2 秦麗雁;不銹鋼應(yīng)用中的幾個腐蝕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xué);2006年
3 譚舒平;成分和工藝對S30432鋼性能的影響及強化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飛;高溫軟化及冷軋固溶處理對Super304H鋼晶間腐蝕性能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xué);2016年
2 侯天宇;304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的非線性超聲表征[D];大連理工大學(xué);2016年
3 邊娜;晶間腐蝕定量化表示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xué)(河北);2008年
4 李娜;晶間腐蝕溝槽的統(tǒng)計特征及其在轉(zhuǎn)子鋼熱脆化檢測中的應(yīng)用[D];華北電力大學(xué)(河北);2008年
5 孟小丹;6063鋁合金晶間腐蝕的研究[D];沈陽大學(xué);2013年
6 袁雪;低鎳鉻錳氮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的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xué);2015年
7 劉思維;冷軋退火316L不銹鋼的晶間腐蝕性能及晶界特征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xué);2008年
8 熊夏華;新型鍋爐耐熱不銹鋼Super304H的抗晶間腐蝕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xué);2013年
9 高菁;Al-Zn-Mg-Cu鋁合金熱處理后的拉伸與晶間腐蝕性能[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6年
10 白瑩瑩;2024Al晶間腐蝕的研究[D];沈陽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945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94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