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泵高鉻鑄鐵材料激光淬火技術(shù)及其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泥漿泵缸套 + 高鉻鑄鐵 ; 參考:《表面技術(shù)》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提高高鉻鑄鐵的耐磨性能。方法采用CO_2激光器對高鉻鑄鐵工藝試樣進行表面激光淬火,利用MMW-1A型摩擦磨損試驗機研究激光淬火后試樣在磨粒介質(zhì)條件下的摩擦學性能,并對試樣的表面摩擦系數(shù)以及磨損率進行測量與分析。結(jié)果淬火后試樣表層組織被細化,由表及里可分為淬硬區(qū)、熱影響過渡區(qū)和基體區(qū)。與基體相比,淬硬層硬度顯著提高,最高硬度出現(xiàn)在次表層,可達1105.7HV。當摩擦磨損試驗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淬火后的試樣表面摩擦系數(shù)均比未淬火的低,當淬火帶間距為1 mm時摩擦系數(shù)最小,其值為0.3左右,而未淬火的試樣表面摩擦系數(shù)高達0.65。相同磨損時間下,激光淬火試樣均比未淬火試樣的磨損率小,當淬火帶間距為1 mm時,磨損率最小,耐磨性最佳。結(jié)論激光淬火技術(shù)有效地提高了高鉻鑄鐵材料的耐磨性能,延長了泥漿泵缸套的使用壽命。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Methods the surface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was quenched by CO_2 laser.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aser quenched samples in abrasive medium were studied by MMW-1A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The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ate of the sample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quenching, the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ample was refined, whi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hardened zone, heat affected transition zone and matrix zone from surface to interior. Compared with the matrix, the hardness of the hardened lay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highest hardness appeared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reaching 1105.7 HV. When the friction and wear tests reach a stable state, the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quenched specime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nquenched sample.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quenched bands is 1 mm,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the smallest, about 0.3, and the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unquenched sample is up to 0.65. Under the same wear time, the wear rate of laser quenched specimen is lower than that of unquenched sample. When the distance of quenching band is 1 mm, the wear rate is the least and the wear resistance is the best. Conclusion Laser quen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slurry pump cylinder liner.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5211) 江蘇省工業(yè)支撐項目(BE2014115)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30524)~~
【分類號】:TG16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沾緯;鋼的激光淬火最佳規(guī)范的選擇及其質(zhì)量檢驗方法[J];工具技術(shù);1983年10期
2 張國軒;;激光淬火延長機車壽命[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86年02期
3 Г.А.АКУЛИНА;王超然;;機床零件的激光淬火[J];國外金屬熱處理;1986年04期
4 ;激光淬火園地的新花[J];汽車與配件;1997年15期
5 馮樹強,肖安定,溫宗胤;零件激光淬火存在的問題及分析[J];廣西工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6 翟和平;激光淬火氣缸套[J];山西農(nóng)機;1999年01期
7 徐宏偉;潘正祥;聞德剛;;激光淬火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J];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2014年02期
8 林子光;激光淬火提高發(fā)動機汽缸抗磨性能的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0年06期
9 馮艷華,姜濤,麻文焱;40Cr鋼表面激光淬火的工藝研究[J];機械工程師;2002年08期
10 張連寶,左演聲,范青武;進化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模型在激光淬火預報中的應(yīng)用[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水根;左晶;裴文中;;十二工位數(shù)控激光淬火機床的研制[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傅水根;左晶;裴文中;;十二工位數(shù)控激光淬火機床的研制[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第11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5年
3 赫慶坤;王勇;韓彬;韓濤;;抽油桿接箍直紋與螺旋激光淬火的組織與性能研究[A];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4 夏延秋;韓寧;劉維民;張澤撫;薛群基;王存山;李剛;;激光淬火45~#鋼在磷酸胺鹽潤滑下的摩擦磨損性能研究[A];第七屆全國摩擦學大會會議論文集(一)[C];2002年
5 傅水根;左晶;裴文中;;十二工位數(shù)控激光淬火機床的研制[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第11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5年
6 袁曉儉;黎三華;張邦維;王玲玲;李亞玲;郭榮;;激光淬火制備二元非晶態(tài)合金形成規(guī)律的研究[A];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譚俊哲;梁偉;;Z5CND13-04鋼激光淬火后組織和硬度的研究[A];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分冊)[C];2012年
8 李懷學;陳光南;張坤;羅耕星;;30CrNi2MoVA鋼激光淬火區(qū)的力學性能研究[A];第13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汪汝武;揚英歌;謝長生;王愛華;吳潤;;用納米黑化吸收劑對5Cr5MoSiV鋼進行激光淬火[A];新世紀科技與湖北經(jīng)濟發(fā)展——2001首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1年
10 A.SOLINA;譚家駿;;鋼和鑄鐵局部激光淬火所引起的殘余應(yīng)力A.SOLINA等原作[A];中國電子學會生產(chǎn)技術(shù)分會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yè)委員會北京學組第三屆年會論文集(下冊)[C];199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汪舟;馬氏體不銹鋼激光淬硬和噴丸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石娟;齒輪激光表面處理的若干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競;30CrMnSi鋼滲氮與激光淬火復合改性過程數(shù)值模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范文;45鋼激光淬火的模擬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陳忠華;汽輪機葉片耐水蝕激光淬火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楊彩霞;激光淬火過程檢測與控制系統(tǒng)設(shè)計[D];湖南大學;2011年
5 胡濤;激光淬火溫度場模擬及加工參數(shù)優(yōu)化[D];江蘇大學;2002年
6 滕崇其;高頻微鍛造調(diào)控45鋼激光淬火層表面性能的研究[D];南華大學;2012年
7 彭錦;柴油發(fā)動機缸體內(nèi)壁激光淬火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裴永存;激光淬火鐵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林茂華;45鋼激光淬火工藝參數(shù)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10 黃健;激光金屬表面淬火熱場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42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94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