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輝等離子滲鉻與高碳鋼淬火的耐磨性比較
本文選題:雙輝等離子滲鉻 + 磨粒磨損 ; 參考:《表面技術》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研究相變點下雙輝等離子滲鉻的滲層在磨粒磨損條件下的耐磨性能。方法采用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金屬技術,在高碳鋼表面直接形成高硬度滲層,比較研究T10鋼整體淬火+低溫回火(以下簡稱T10鋼淬火)與調質態(tài)T10鋼經550℃×8 h預先離子氮化再經560℃×4 h雙輝等離子滲鉻(以下簡稱T10鋼低溫滲鉻)的耐磨粒磨損性能。結果在400#砂紙摩擦磨損條件下,T10鋼淬火的磨損質量損失面積比率為3.5669×10~(-5)g/mm~2,遠小于T10鋼低溫滲鉻(2.9936×10~(-4)g/mm~2),其耐磨性是T10鋼低溫滲鉻的近7倍;在2000#砂紙摩擦磨損條件下,T10鋼低溫滲鉻的磨損質量損失面積比率為6.3694×10~(-6)g/mm~2,小于T10鋼整體淬火(1.2739×10-5g/mm~2),其滲層耐磨性約為T10鋼整體淬火的2倍。結論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鉻的滲層適用于小磨粒狀態(tài)下的摩擦環(huán)境,磨粒的尺度應小于或與滲層的厚度相當。
[Abstract]:The wear resistance of T10 ste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riction and wear is 3.5669 脳 10 ~ ( -6 ) g / mm ~ 2 , which is less than that of T10 steel .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10 steel is 6.3694 脳 10 ~ ( -6 ) g / mm ~ 2 .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10 steel is about 2 times that of T10 steel .
【作者單位】: 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科研課題(13C254)~~
【分類號】:TG17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鄭英;高原;;T10鋼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鍍鉻硬化的研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8年05期
2 鄭英;高原;;預氮化對碳素工具鋼560℃雙輝等離子滲鉻的影響[J];機械工程材料;2008年06期
3 鄭英;高原;;碳素工具鋼560℃雙輝等離子滲鉻硬化的研究[J];熱加工工藝;2007年22期
4 高原;徐晉勇;高清;成均;徐重;;一種適合于高熔點金屬合金化的新技術[J];新技術新工藝;2006年03期
5 陳盛廣 ,張黔;20鋼預滲碳后鉻硅共滲滲層的組織和耐磨性研究[J];新技術新工藝;2005年02期
6 池成忠,高原,趙晉香,徐重;T8鋼的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鉻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7 谷志剛 ,周國輝;預滲法提高65Mn鋼圓鋸片齒部硬度和耐磨性[J];新技術新工藝;2001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利;TC4合金表面雙輝等離子W-Mo共滲及摩擦磨損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英;;溫度對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鉻的影響[J];熱處理;2017年02期
2 鄭英;;雙輝等離子滲鉻與高碳鋼淬火的耐磨性比較[J];表面技術;2017年04期
3 謝瑞珍;周宏偉;鄒嬌娟;林乃明;;雙輝等離子表面合金化改善鋼鐵耐蝕和耐磨性的研究現(xiàn)狀[J];腐蝕與防護;2015年12期
4 王翠鳳;黃清海;梅明亮;郭益辰;;SKD11鋼的氣體熱滲鉻工藝和性能[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5年02期
5 程東;高原;唐光輝;陳選楠;;40Cr表面雙輝低溫等離子滲鉻后的結構與耐蝕性能[J];材料保護;2010年05期
6 唐光輝;高原;陳戰(zhàn);吳宏觀;;雙層輝光等離子滲鍍鉻的研究[J];熱處理;2010年02期
7 王成磊;高原;卜根濤;申罡;;Q235鋼單輝等離子表面滲Mo工藝的研究[J];熱加工工藝;2010年08期
8 周樸;繆強;張平則;徐重;;45鋼雙層輝光等離子滲鈮的組織及摩擦性能[J];鋼鐵研究學報;2009年09期
9 劉讓賢;鄭英;高原;盧端敏;;45鋼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鉻的研究[J];表面技術;2009年03期
10 鄭英;高原;;T10鋼低溫雙輝等離子表面滲鍍鉻硬化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賈廣隆;復合轉子定子電勵磁無刷同步電機設計與分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朱云國;無刷雙饋風力發(fā)電機無速度傳感器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龔晟;基于特殊磁阻型轉子的無刷雙饋電機的優(yōu)化設計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4 張岳;變速恒頻永磁直驅與無刷雙饋風力發(fā)電機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王樂英;無刷雙饋電機直接反饋控制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原;徐晉勇;高清;成均;徐重;;一種適合于高熔點金屬合金化的新技術[J];新技術新工藝;2006年03期
2 高原,徐晉勇,劉燕萍,王建忠,隗曉云,徐重;等離子Mo-Cr共滲表面高速鋼層的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4年06期
3 張躍飛,袁慶龍,陳飛,蘇永安,徐重;純銅雙層輝光離子滲鈦高溫氧化性能的研究[J];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2004年03期
4 葉金玲,鄒敢鋒,于小勇;不同的預先熱處理對T10鋼低溫鹽浴滲鉻的影響[J];熱加工工藝;2003年06期
5 池成忠,高原,賀志勇,徐重;碳素工具鋼表面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鉻硬化的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2003年11期
6 池成忠,袁慶龍,高原,賀志勇,徐重;T10鋼雙輝等離子滲鉻改性層的形成條件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3年05期
7 崔福齋,鄭傳林;等離子體表面工程新進展[J];中國表面工程;2003年04期
8 張高會,張平則,崔彩娥,郭麗娜,潘俊德,徐重;鈦合金及其表面處理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03年04期
9 池成忠,高原,趙晉香,徐重;T8鋼的低溫雙輝等離子滲鉻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李成明,徐重,田林海,呂反修,唐偉忠;離子滲金屬中等離子體參數與工藝參數的相關性[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真空密封法滲鉻及其在儀表零件上的應用[J];材料保護;1972年03期
2 徐安達;朱鳴芳;施偉兵;李根金;;粒狀滲鉻劑的研制及滲鉻層組織與性能的研究[J];金屬熱處理;1984年01期
3 張明珠;應用電極測定滲鉻劑中的氟[J];徐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6年01期
4 程樹紅,張一公,梁光義,單柏友;粉末滲鉻新方法的試驗研究[J];熱加工工藝;1987年06期
5 肖常模,楊德運;滾動滲鉻層的組織和性能[J];武漢造船;1998年02期
6 黃元盛,黃彩娥;滲鉻技術的研究進展及發(fā)展前景[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7 伍翠蘭,羅承萍,鄒敢鋒;20鋼復合滲鉻中的相變[J];金屬學報;2004年10期
8 鄭英;高原;;雙輝低溫(560℃)等離子滲鉻的工藝研究[J];材料導報;2008年03期
9 劉曉;李松梅;王紅;;20鋼低溫鹽浴滲鉻工藝及性能研究[J];熱加工工藝;2009年14期
10 周正華;謝飛;潘獻波;王燕;胡靜;;施加直流電場的快速粉末滲鉻工藝[J];材料熱處理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邵義雄;;預真空充氣滲鉻工藝試驗及其應用[A];西北五省區(qū)第四屆熱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1990年
2 楊永鎏;;鍍滲鉻對純鐵矯頑力的影響[A];中國郵電/電子學會生產技術學會熱處理郵電三屆/西南二屆/四川四屆年會論文集[C];1992年
3 楊永;;滲鉻在軟磁材料上的初步嘗試[A];第四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年會論文集(上)[C];1991年
4 馬孝娟;高萬夫;陳長風;;滲鉻35CrMo鋼耐CO_2腐蝕性能研究[A];2007年石油裝備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7年
5 高原;盧金斌;徐重;;A3鋼表面滲鉻滲碳及碳化物的分析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趙旭紅;李志強;徐佰明;王景生;陳昭運;郝維勛;;R26合金制螺栓鹽浴滲鉻防咬死性能研究[A];第九屆電站金屬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唐光輝;高原;程東;;Q235鋼低溫等離子滲鉻和滲氮研究[A];2008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甘肅省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池成忠;碳鋼表面中溫雙輝等離子滲鉻合金化及滲層中碳遷移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元敏;鋼的低溫復合滲鉻層的微觀組織與結構表征[D];湖南大學;2010年
2 雍偉凡;稀土鹽浴滲鉻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趙曉博;低溫固體粉末滲鉻機理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郝維勛;高溫螺栓滲鉻防咬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滿蛟;運用相似原理研究鑄鐵表面滲鉻層形成機理[D];新疆大學;2006年
6 王現(xiàn)英;不銹鋼表面陰極電弧離子滲鉻層制備及結構性能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7 朱利敏;稀土氧化物改性的滲鉻涂層及氧化性能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4年
8 路鵬程;低合金工具鋼復合TD滲鉻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9 宋二振;熱作模具材料TD滲鉻處理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10 馬洪濤;鑄鐵滲鉻治金傳輸過程研究[D];新疆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934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93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