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2純鈦酒石酸鈉溶液陽極氧化膜層微觀形貌對腐蝕性能的影響
本文選題:TA純鈦 + 陽極氧化。 參考:《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7年05期
【摘要】:選擇酒石酸鈉環(huán)保電解液,用恒電勢法在不同濃度條件(1,5,15,30和50 g/L)下制備TA2純鈦陽極氧化膜。采用原子力顯微鏡分析膜層的微觀三維形貌,使用電化學工作站研究試樣在3.5%NaCl溶液低電位下的極化曲線和電化學交流阻抗譜,探討微觀三維形貌對耐腐蝕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15 g/L濃度時,氧化膜層細小均勻,生長完整,粗糙度較低,具有寬廣的鈍化區(qū),最大的極化電阻值,較小的致鈍電流值和自腐蝕電流值,耐腐蝕性能最佳。
[Abstract]:TA2 pure titanium anodic oxide films were prepared with sodium tartrat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lectrolyte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 (1 ~ 5g / L ~ 1530 and 50 g / L) by potentiostatic method.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 3D morphology of the film. The polarization curve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of the sample at low potential in 3.5%NaCl solution were studied by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The effect of micro 3D morphology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1: 15 g / L is 15 g / L, the oxide film is fine and uniform, complete in growth, low in roughness, with wide passivation zone, maximum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small insensitive current value and self-corrosive current value, and the best corrosion resistance.
【作者單位】: 昆明理工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65016)
【分類號】:TG174.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珩,樊自栓,徐源,張文奇;鋁的冷封閉硫酸陽極氧化膜組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1991年05期
2 紀紅;李永豐;樊志罡;朱祖芳;;變形法評定陽極氧化膜抗破裂性標準解析[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4年01期
3 劉磊,胡文彬,吳建生;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微觀結構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劉磊,胡文彬,吳建生;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微觀結構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5 胥澤奇,殷明;槍用鋁合金陽極氧化膜耐曬性試驗研究[J];表面技術;2003年06期
6 趙景茂;王珊珊;郭超;趙旭輝;左禹;;鋁合金陽極氧化膜雙向脈沖封閉工藝[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7 朱祖芳;;鋁合金建筑型材陽極氧化膜的性能分析及質量評價[J];電鍍與涂飾;2008年04期
8 周峗;宣天鵬;汪亮;張萬利;;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封閉方法[J];電鍍與精飾;2011年04期
9 錢備;李淑英;范洪強;余相仁;張琳;;鈦陽極氧化膜的半導體特性及腐蝕行為[J];材料保護;2011年10期
10 李利;;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綠色封閉工藝研究進展[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倪似愚;;鋁表面功能性陽極氧化膜的應用及展望[A];2002年全國電子電鍍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徐洮;趙家政;陳建敏;;鋁多孔質陽極氧化膜擴孔行為的電鏡研究[A];第八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Ⅱ)[C];1994年
3 錢建才;許斌;鄒洪慶;呂基成;吳厚昌;方敏;;聚苯胺摻雜鋁銅合金陽極氧化膜性能研究[A];第九屆全國轉化膜及表面精飾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曉波;閻逢元;張愛民;馮治中;陳建敏;;自潤滑鋁硅合金陽極氧化膜的摩擦學特性研究[A];第七屆全國摩擦學大會論文集(二)[C];2002年
5 楊瀟薇;王桂香;董國君;龔凡;;植酸對鎂鋰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影響[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楊瀟薇;王桂香;董國君;龔凡;;硅溶膠對鎂鋰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影響[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戴丹;王慧;李建忠;烏學東;;環(huán)保型鎂合金陽極氧化膜的耐腐蝕性能研究[A];2008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曹發(fā)和;施彥彥;張麗君;張昭;張鑒清;;環(huán)?焖冁V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制備與耐蝕性能研究[A];2006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何玉均;;Ti-6Al-4V合金黃色陽極化工藝研究及應用[A];2010’(貴陽)低碳環(huán)保表面工程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江濤;沈健;閆曉東;;鍛造對6061鋁合金陶瓷氧化膜的影響[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朱祖芳;鋁型材氧化膜性能分析及質量評價[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溝引寧;鎂合金表面Al_2O_3納米粒子增強陽極氧化膜成膜機制及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葉皓;雙羥基金屬氧化物前驅體法引入合金元素制備鋁復合陽極氧化膜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
3 劉偉華;熱循環(huán)作用下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開裂行為與機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4 張金生;鋁合金陽極氧化膜表面狀態(tài)與粘接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5 田連朋;幾種外加離子對鋁陽極氧化膜電化學性質的影響[D];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
6 劉章生;氮化鋁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腐蝕行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7 任建軍;鋁陽極氧化膜的制備及自組織行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小麗;鋁鋰合金酒石酸—硫酸陽極氧化膜的腐蝕行為及機理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6年
2 孟祥鳳;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中國計量學院;2014年
3 王利敏;鎂合金的腐蝕及其陽極氧化膜耐蝕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4 杜志惠;醫(yī)用鈦合金表面陽極氧化膜的制備工藝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崔立波;鎂合金陽極氧化膜性能的電化學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陳爽;提高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在高溫下的抗開裂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9年
7 王珊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脈沖封閉工藝與耐蝕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8 陳勝利;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外加電壓封閉工藝及耐蝕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9 楊笠;孔型對鋁合金陽極氧化膜耐蝕性能影響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10 周峗;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封閉工藝及膜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625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76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