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削過程顫振穩(wěn)定性分析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銑削 顫振 穩(wěn)定性分析 微細銑削 出處:《振動與沖擊》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綜述銑削過程顫振穩(wěn)定性分析的研究概況和進展。顫振建模和穩(wěn)定性分析是該方法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依據顫振形成的物理條件,將其分為摩擦型顫振、振型耦合型顫振和再生型顫振。從切削過程的非線性和切削系統(tǒng)的非線性兩方面,重點介紹再生型顫振的非線性建模的研究成果。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根據對顫振模型的求解方法,分為頻域法、離散法及數值法,概括了各個方法的特點、效果及適用工況。最后介紹了近來興起的微細銑削研究領域中顫振穩(wěn)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由于其尺度效應,微細銑削加工具有獨特的加工機理和特點,顫振建模中需考慮的因素與傳統(tǒng)銑削多有不同,但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仍大多沿用傳統(tǒng)銑削中的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progress of flutter stability analysis in milling process. Flutter mode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are two key links of th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flutter formation, flutter is divided into friction flutter. Vibration mode coupled flutter and regenerative flutter,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cutting process and cutting system nonlinea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divided into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discrete method and numeric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olution of the flutter mod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method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lutter stability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micro-milling are introduced. Because of its scale effect, micro-milling has a unique processing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flutter modeling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raditional milling, but most of th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still follow the traditional milling methods.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精密與特種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50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DUT13LAB13)
【分類號】:TG54
【正文快照】: 銑削加工過程中刀具與工件間的相對振動,是降低產品的精度及表面質量,影響生產效率的主要原因。顫振是在切削過程中,在無周期性外部激振力持續(xù)作用下由于加工系統(tǒng)本身特性所引起的一種切削振動,一般表現為金屬切削過程中刀具與工件之間強烈的相對振動。顫振的發(fā)生降低了切削用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Yilong Liu;Achim Fischer;Peter Eberhard;Baohai Wu;;A high-order full-discretization method using Hermite interpolation for periodic time-delay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5年03期
2 吳石;渠達;劉獻禮;肖飛;;銑削過程非線性動力學的研究進展[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3 李飛舟;梁燁;;銑削穩(wěn)定性預測的線性加速度逼近方法研究[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4年12期
4 郭東明;孫玉文;賈振元;;高性能精密制造方法及其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學報;2014年11期
5 杜紅;黃勝勇;;鈦合金Ti6Al4V銑削加工過程阻尼模型穩(wěn)定性預報[J];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6 王黎輝;韓錦錦;劉志強;;多孔材料剛度對微銑削加工穩(wěn)定性的影響[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7 孫玉文;郭東明;賈振元;;復雜曲面的測量加工一體化[J];科學通報;2015年09期
8 金鑫;祁斌;姜尚磊;孫玉文;;薄壁件銑削穩(wěn)定性研究[J];機械工程師;2015年10期
9 李忠群;鄭敏;;銑削過程顫振穩(wěn)定域建模研究現狀與展望[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3年10期
10 吳石;渠達;劉獻禮;肖飛;;軸向銑削力與陀螺效應對顫振穩(wěn)定域的影響[J];振動.測試與診斷;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明震;基于完全離散化方法的切削過程穩(wěn)定性預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湯愛民;一種基于切削穩(wěn)定性的新型高速立銑刀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3 梁鑫光;基于變時滯特性的球頭刀五軸精銑削穩(wěn)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4 李明震;基于完全離散化方法的切削過程穩(wěn)定性預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靳剛;變齒距/變螺旋銑刀切削穩(wěn)定性理論與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6 謝奇之;機床顫振的Hopf分岔及半離散算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7 趙新;高頻微波印制板高性能切削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8 曾莎莎;薄壁框體結構件加工振動抑制與變形預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9 落海偉;新型三坐標并聯動力頭彈性動力學與切削穩(wěn)定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潘文斌;正交車銑加工系統(tǒng)綜合動剛度建模與加工穩(wěn)定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王桃峰;船用螺旋槳多軸銑削加工過程動力學仿真[D];江蘇科技大學;2013年
3 渠達;銑削過程顫振穩(wěn)定性分析與多軸加工系統(tǒng)剛度場建模[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4 汪勇;軸類零件正交車銑加工穩(wěn)定性建模與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5 張杏紅;基于動力學特性的型腔擺線加工軌跡優(yōu)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6 孟達;機床切削顫振的理論與仿真分析[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溫坤龍;基于響應耦合法的切削工藝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D];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201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蔣永翔;王太勇;張瑩;黃毅;劉路;胡淼;;外圓切入磨再生顫振穩(wěn)定性理論及評價方法[J];天津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2 唐林;車削過程中的振型關聯顫振穩(wěn)定性分析的新方法[J];淮南礦業(yè)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3 蔣永翔;王太勇;黃國龍;黃毅;張瑩;;外圓縱磨再生顫振穩(wěn)定性理論及評價方法的研究[J];振動與沖擊;2008年12期
4 張云電;龐愛芳;;變進給切削能提高抗顫穩(wěn)定性[J];新技術新工藝;1984年05期
5 遲玉倫;李郝林;;滾珠絲杠磨削再生顫振穩(wěn)定性極限預測[J];制造技術與機床;2012年03期
6 陳勇輝,史鐵林,林梅香;四輥冷帶軋機再生顫振穩(wěn)定性的統(tǒng)一理論[J];中國機械工程;2003年16期
7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陳艾榮;何憲飛;項海帆;;懸索橋施工階段提高顫振穩(wěn)定性措施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2 劉慈軍;郭震山;朱樂東;;欄桿細部構造對大跨度橋梁顫振穩(wěn)定性的影響[A];第十三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冊)[C];2007年
3 馬如進;陳艾榮;;基于顫振穩(wěn)定性的懸索橋主梁設計[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1年橋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4 陳艾榮;曹豐產;項海帆;;橋梁顫振穩(wěn)定性研究的數值風洞[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一九九九年橋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5 歐陽克儉;陳政清;牛華偉;華旭剛;;桁架梁懸索橋在中央穩(wěn)定板作用下顫振穩(wěn)定性氣動機理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冊)[C];2009年
6 辛大波;李惠;歐進萍;;提高大跨橋梁風致顫振穩(wěn)定性的定常吸氣方法[A];第十四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陳艾榮;曹豐產;項海帆;;橋梁數值風洞[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8 朱樂東;張宏杰;胡曉紅;;超大跨度斜拉橋顫振氣動控制措施研究[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王達磊;陳艾榮;朱本瑾;;三塔懸索橋顫振穩(wěn)定性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結構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中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歐陽克儉;氣動力有理函數識別與顫振穩(wěn)定性的多因素分析[D];湖南大學;2011年
2 劉會;跨海大跨度斜拉橋施工階段顫振穩(wěn)定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國輝;管道懸索橋抗風穩(wěn)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高慧;靜三分力系數與顫振穩(wěn)定性的相關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3 李文濤;架設方法對大跨度懸索橋施工階段顫振穩(wěn)定性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4 呂建國;大跨度雙幅橋面橋梁顫振穩(wěn)定性氣動干擾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5 夏勇;大跨懸索橋顫振穩(wěn)定性的數值計算[D];長安大學;2011年
6 艾輝林;懸索橋的三維顫振頻域分析及其施工階段顫振穩(wěn)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7 馬林林;窄桁架懸索橋顫振穩(wěn)定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8 彭寅;流線形箱梁顫振穩(wěn)定性數值分析及氣動控制措施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9 方成;基于靜三分力系數的大跨徑橋梁氣動穩(wěn)定性的評價及其應用[D];長安大學;2014年
10 郝冬;風嘴對橋梁顫振穩(wěn)定性影響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64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46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