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連軋過程中間輥橫移模型研究與設(shè)定
本文關(guān)鍵詞:冷連軋過程中間輥橫移模型研究與設(shè)定 出處:《軋鋼》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間輥 冷連軋 橫移 板形 模型
【摘要】:中間輥橫移對高速冷連軋過程的板形控制至關(guān)重要。針對某1 750mm冷連軋機組的設(shè)備與帶鋼軋制的工藝特點,建立了UCM軋機的橫剛度系數(shù)分布曲線,計算并分析了中間輥橫移位置設(shè)定對成品帶鋼板形和橫向厚度分布的影響規(guī)律。深入研究了帶鋼寬度、單位軋制力、工作輥輥徑及工作輥熱凸度等因素對最優(yōu)中間輥橫移位置的影響規(guī)律。通過大量統(tǒng)計分析和理論計算,利用Origin軟件進行多元回歸擬合,最終建立了冷連軋過程中間輥橫移位置的設(shè)定計算模型。采用新模型設(shè)定中間輥橫移位置,成品帶鋼的邊部減薄量減小了22μm,板形統(tǒng)計值提高了4.41%,板形標準差平均減小了1.51IU,新模型對成品帶鋼邊部減薄量和板形的控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實踐證明,該中間輥橫移模型具有較高的板形控制精度和較好的板形控制穩(wěn)定性,適合于工業(yè)生產(chǎn)實踐。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distribution curve of transverse stiffness coefficient of the intermediate rol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new model to set the cross - shift posi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roller , the thickness of the edge of the finished strip is reduced by 4.41 % , the plate - shaped standard deviation is reduced by 4.41 % ,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 shaped standard is reduced by 1.51IU , the new model has higher plate - shape control precision and better plate - shape control stability , which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actice .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軋制技術(shù)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寶鋼不銹鋼有限公司;
【分類號】:TG334.9
【正文快照】: 板形是冷軋帶鋼產(chǎn)品質(zhì)量中要求最嚴格、最不易控制的質(zhì)量指標,直接影響帶鋼產(chǎn)品的成材率和后續(xù)深加工產(chǎn)品的質(zhì)量[1-5]。UCM六輥軋機中間輥的橫移功能能夠消除工作輥與支撐輥之間存在的有害彎矩,改變工作輥的受力狀態(tài),減小彎輥負擔,充分發(fā)揮工作輥的彎輥作用[6-8],同時,擴大了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云飛;黃煜;趙曉輝;孫亞波;閆冬;;森吉米爾二十輥軋機第一中間輥橫移影響特性分析[J];重型機械;2013年01期
2 王武佩,高金林;12輥軋機中間輥竄動機構(gòu)特性分析[J];冶金設(shè)備;2003年02期
3 卜恒勇;趙剛;余弛斌;溫盾;魏鋼城;黃為民;;熱連軋中間輥道加保溫罩工藝分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4 佟強;常安;吳輝;李昌明;劉相華;;基于首鋼6H3C軋機中間輥交叉的理論分析[J];鋼鐵研究學報;2010年04期
5 ;新型多輥軋機中間輥移動裝置[J];武鋼技術(shù);2009年03期
6 謝晶;張青;;六輥不可逆冷軋機中間輥剝落原因分析[J];現(xiàn)代冶金;2011年05期
7 陳洪;劉勇;楊賢鏞;;森吉米爾中間輥淬火溫度場的有限元模擬[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6年04期
8 鄭濤;;森吉米爾軋機—中間輥受力與疲勞分析[J];上海金屬;2007年05期
9 徐遠軍;趙剛;溫盾;魏鋼城;;熱連軋中間輥道保溫工藝對低碳鋼相變和組織的影響[J];特殊鋼;2007年03期
10 陳建禮;;Cr5型二中間輥失效分析及改進[J];熱加工工藝;2012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建禮;;Cr5型一中間輥研制[A];中國金屬學會2003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4)[C];2003年
2 陳洪;劉勇;鄧雪蓮;;基于PLC的森吉米爾中間輥淬火控制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A];第十一屆全國自動化應(yīng)用技術(shù)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徐濤;吳有生;李玉清;;極薄板六輥平整機中間輥偏移分析[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4 李俊洪;鄧菡;周三保;;HC軋機輥型曲線優(yōu)化[A];2009年全國冷軋板帶生產(chǎn)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付志云;510#冷軋中間輥失效原因研究[N];世界金屬導(dǎo)報;2011年
2 王喜增 王戰(zhàn)芹;邢機推出鍛造半高速鋼冷軋中間輥[N];中國冶金報;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勇;森吉米爾中間輥淬火技術(shù)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卜恒勇;熱連軋中間輥道保溫工藝模擬分析[D];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
3 呂猛;HC軋機中間輥橫移電液伺服控制系統(tǒng)仿真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4 徐遠軍;熱連軋中間輥道保溫工藝對軋后組織的影響[D];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
5 朱龍青;AZ31B鎂合金板材軋制的板形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燕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309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43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