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含量對激光-感應復合快速熔覆銅-鐵基復合涂層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英文)
本文關(guān)鍵詞:鐵含量對激光-感應復合快速熔覆銅-鐵基復合涂層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英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復合涂層 激光-感應復合快速熔覆 銅-鐵合金 液相分離 顯微組織 力學性能
【摘要】:為了給銅-鐵合金選擇合適的化學成分以及建立材料-顯微組織-性能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了鐵含量對激光-感應復合快速熔覆銅-鐵基復合涂層顯微組織與性能的影響。采用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與能量衍射譜測試了復合涂層的顯微組織,采用顯微硬度評估復合涂層的力學性能。結(jié)果表明:當銅-鐵粉末中的鐵含量較低時,復合涂層具有富鐵等軸枝晶的生長特征,并且鑲嵌于富銅基體內(nèi);隨著鐵含量的增加,富鐵顆粒彌散分布于富銅基體內(nèi);隨著鐵含量的進一步增加,大量富銅顆粒彌散分布于富鐵基體的樹枝晶間。因此,隨著銅-鐵粉末內(nèi)鐵含量的增加,復合涂層的平均顯微硬度逐漸增加,且Cu_(14.5)Fe_(83)Si_2C_(0.5)涂層的顯微硬度是基材的兩倍多。
【作者單位】: 天津工業(yè)大學激光技術(shù)研究所;海軍工程大學理學院;安徽工業(yè)大學工程研究院;
【基金】:Projects(51471084,61475117)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13ZCZDGX01109)supported by Tianjin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China Project(20122BBE500031)supported by the Key Technology Project of Jiangxi Province in China
【分類號】:TG174.4
【正文快照】: 1 Introduction Due to many unique properties for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immiscible alloys with a metastable miscibility gap are the ideal materials to produce the in-situ particles reinforced metal-matrix composites(MMCs)[1-3].Especially,when t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多元復合涂層研制成功獲國家專利[J];稀土信息;2010年05期
2 劉志霞;鋅-鋁長效防腐復合涂層的應用[J];水利水電快報;2000年13期
3 董秀中,陸善平,吳慶,代柄權(quán),郭義,許先忠,朱仲為;柔性耐磨復合涂層的研制[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0年01期
4 蔣馳,張鵬程,肖云峰,稅毅,王述剛,劉春榮;鋁表面鉭/鏑/鉛復合涂層組織結(jié)構(gòu)的研究[J];材料保護;2001年01期
5 李亞東,劉敬肖,唐乃嶺,王樹傳;鎳鈦合金表面含殼聚糖的鈣磷復合涂層的仿生合成[J];大連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劉先雄;續(xù)斌;;耐高溫復合涂層材料實例配方分析[J];甘肅冶金;2006年01期
7 宋浩杰;張招柱;羅狀子;;聚四氟蠟粘結(jié)復合涂層的摩擦磨損性能研究[J];摩擦學學報;2007年01期
8 王峰;王樹奇;崔向紅;陳康敏;金華軍;楊永濤;;鑄鋼表面耐熱復合涂層的制備[J];鑄造技術(shù);2007年06期
9 陸企亭;黃茂松;史以洪;;水泵節(jié)能防護復合涂層[J];粘接;2007年02期
10 楊子潤;王樹奇;高明娟;陳康敏;;鑄鋼表面復合涂層的微觀組織分析[J];鑄造技術(shù);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堅勇;;復合涂層的技術(shù)應用[A];防腐蝕工程技術(shù)交流會暨防腐蝕及節(jié)能新材料普及講座論文集[C];2008年
2 趙洪超;徐曦;王旭利;;復合涂層長期儲存壽命研究[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屆電子技術(shù)青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蔣馳;周晉林;賴新春;肖云峰;稅毅;王術(shù)剛;;鉭/鎢/錫復合涂層噴涂工藝應用[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4 程銀健;陳九磅;王平;;高溫耐磨復合涂層的制備與磨損性能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協(xié)年會——機械工程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陸企亭;黃茂松;史以洪;;新一代水輪機抗磨蝕復合涂層的研制[A];水輪機抗磨蝕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福恒;;復合涂層重防護技術(shù)研究[A];電子產(chǎn)品防護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7 謝志雄;董仕節(jié);;點焊電極表面電火花沉積復合涂層的組織和性能[A];湖北省第十屆熱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雷廷權(quán);歐陽家虎;耿林;裴宇滔;郭立新;李強;;激光熔覆復合涂層組織的形成與控制[A];第六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暨首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陳永雄;魏世丞;劉燕;白金元;梁秀兵;徐濱士;;電弧噴涂抗熱腐蝕/海水腐蝕雙層復合涂層的制備及其組織分析[A];第七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暨第二屆表面工程青年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10 應麗霞;王立權(quán);孔凡凱;楊恩霞;;陶瓷基自潤滑復合涂層及其制備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A];2008全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延輝;Ti6A14V鈦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鎳基復合涂層及增強機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2 朱琳;磁控共濺射制備農(nóng)機觸土部件材料表面耐磨復合涂層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3 宋政偉;鎂合金防腐復合涂層的制備及耐蝕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4 王永東;氬弧熔敷原位自生顆粒增強鎳基復合涂層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5 徐德生;仿生非光滑耐磨復合涂層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6 周加貝;可載藥生物高分子/磷酸鈣多孔復合涂層的制備、表征及生物學評價[D];浙江大學;2012年
7 顧盛挺;激光熔覆顆粒增強復合涂層的力學性能及損傷破壞機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王勇;鈦合金表面激光合成與熔覆稀土生物陶瓷復合涂層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9 劉傳勝;氮化碳納米復合涂層摩擦磨損和耐水蝕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10 李亞東;火焰噴涂尼龍1010及其復合涂層結(jié)構(gòu)與性能[D];鄭州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闖;激光表面合金化TiAl_3增強鋁基復合涂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黃鵬;新型厚鎢復合涂層的制備工藝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肖麗君;電弧噴涂Fe基非晶復合涂層的腐蝕及磨損行為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4 李燦;動密封用Cr_2O_3/C復合涂層摩擦磨損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5 劉銀平;Ti基表面微/納復合涂層的構(gòu)建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6 韓志月;鎂合金表面超疏水復合涂層的制備與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7 靳振西;鈦合金表面Ti_xAl_y-TiN復合涂層原位生成技術(shù)及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8 王超;激光誘導原位合成(TiB_x+TiC)/TiNi復合涂層溫度場及顯微組織性能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9 皇甫立志;激光熔覆稀土Er摻雜FeAlSi/Al復合涂層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10 唐維;鎂合金表面HA-TiO_2溶膠凝膠復合涂層的制備及相關(guān)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290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29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