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玻璃中金屬銅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和局部結構的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09 02:38
過渡離子一直是光學玻璃等新型功能材料中的熱門摻雜離子,在光譜學、醫(yī)學、光學探測、通訊及光電對抗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在光學玻璃領域,過渡離子(如3d~9體系)對玻璃的光學等性能起到關鍵作用,并能借助相關調(diào)節(jié)劑的濃度變化進行調(diào)制。由于過渡離子的相關譜學(如光譜和電子順磁共振譜等)性質(zhì)對所處局部環(huán)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常用作探針離子借助光譜和電子順磁共振(EPR)譜來揭示玻璃體系的局部結構性質(zhì)。3d~9離子是過渡族中非常重要的體系,具有較簡單的能級結構和低自旋(S=1/2)態(tài)。針對硼玻璃等功能材料中Cu2+(3d~9)離子的光吸收和順磁共振測試已經(jīng)獲得了豐富的自旋哈密頓參量實驗結果,但在理論分析和定量解釋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前人對上述體系中二價銅離子各向異性g因子和超精細結構常數(shù)的理論分析中,通;诤唵蔚亩Ag因子公式,并借助幾個可調(diào)的分子軌道系數(shù)。其次,對于超精細結構常數(shù)及其濃度依賴關系通常未作出定量計算。最后,沒有把自旋哈密頓參量計算與雜質(zhì)局部結構定量地聯(lián)系起來,故未能得到雜質(zhì)的局部結構信息(如局部四角伸長率等)。為了克服前人工作的不足,本論...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論文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晶體場和電子順磁共振理論介紹
2.1 晶體場理論
2.1.1 基本假設
2.1.2 晶場勢能
2.1.3 晶體場模型
2.1.4 能量矩陣的建立
2.1.5 晶體中d~N離子的共價性
2.2 電子順磁共振理論
2.2.1 EPR基本原理
2.2.2 自旋哈密頓參量
2.3 四角伸長八面體中3d~9離子的能級分裂和自旋哈密頓參量
2.3.1 d~9離子組態(tài)的晶場能級
2.3.2 四角伸長八面體中3d~9離子的自旋哈密頓參量微擾公式
2.3.3 四角伸長八面體中3d~9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的微擾公式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BLZB玻璃體系中Cu~(2+)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的理論研究
3.1 理論計算
3.1.1 d-d躍遷帶隨濃度變化關系的計算
3.1.2 g因子及超精細結構常數(shù)的濃度依賴關系計算
3.2 討論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BTBB和PATGS玻璃體系中3d~9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的理論研究
4.1 BTBB玻璃體系中Cu~(2+)自旋哈密頓參量的理論研究
4.1.1 理論計算
4.1.2 討論
4.2 PATGS玻璃體系中Cu~(2+)局部結構和g因子的理論研究
4.2.1 理論計算
4.2.2 討論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攻碩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YAG∶V2+晶體電子順磁共振參量和V2+雜質(zhì)中心缺陷結構的理論研究[J]. 唐晟,董會寧.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3)
[2]ZnS∶Co2+和CdTe∶Co2+中配體對g因子的貢獻[J]. 李福珍,李兆民,杜懋陸. 波譜學雜志. 1998(02)
[3]LCAO—晶場軌道理論[J]. 張國營,楊桂林.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03)
[4]推廣的等效自旋哈密頓[J]. 林福成,祝繼康,黃武漢. 物理學報. 1964(11)
本文編號:3714645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論文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晶體場和電子順磁共振理論介紹
2.1 晶體場理論
2.1.1 基本假設
2.1.2 晶場勢能
2.1.3 晶體場模型
2.1.4 能量矩陣的建立
2.1.5 晶體中d~N離子的共價性
2.2 電子順磁共振理論
2.2.1 EPR基本原理
2.2.2 自旋哈密頓參量
2.3 四角伸長八面體中3d~9離子的能級分裂和自旋哈密頓參量
2.3.1 d~9離子組態(tài)的晶場能級
2.3.2 四角伸長八面體中3d~9離子的自旋哈密頓參量微擾公式
2.3.3 四角伸長八面體中3d~9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的微擾公式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BLZB玻璃體系中Cu~(2+)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的理論研究
3.1 理論計算
3.1.1 d-d躍遷帶隨濃度變化關系的計算
3.1.2 g因子及超精細結構常數(shù)的濃度依賴關系計算
3.2 討論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BTBB和PATGS玻璃體系中3d~9離子自旋哈密頓參量的理論研究
4.1 BTBB玻璃體系中Cu~(2+)自旋哈密頓參量的理論研究
4.1.1 理論計算
4.1.2 討論
4.2 PATGS玻璃體系中Cu~(2+)局部結構和g因子的理論研究
4.2.1 理論計算
4.2.2 討論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攻碩期間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YAG∶V2+晶體電子順磁共振參量和V2+雜質(zhì)中心缺陷結構的理論研究[J]. 唐晟,董會寧.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3)
[2]ZnS∶Co2+和CdTe∶Co2+中配體對g因子的貢獻[J]. 李福珍,李兆民,杜懋陸. 波譜學雜志. 1998(02)
[3]LCAO—晶場軌道理論[J]. 張國營,楊桂林. 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03)
[4]推廣的等效自旋哈密頓[J]. 林福成,祝繼康,黃武漢. 物理學報. 1964(11)
本文編號:3714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7146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