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東風渠濱河綠地植物群落結構分析及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鄭州市東風渠濱河綠地植物群落結構分析及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鄭州市 濱河綠地 植物群落 空氣負離子 景觀評價
【摘要】:本研究采用樣地調查法,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鄭州市濱河綠地東風渠花園路至經三路段內的12個植物群落作為樣地,對樣地內植物群落的結構類型、分布格局、生長狀況等進行了調查,分析了植物群落的多樣性;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對上述樣地中的植物群落進行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測定,并分析了空氣負離子濃度季節(jié)性的變化及影響因子;選取鄭州市濱河綠地東風渠北三環(huán)至中州大道段內的10個植物樣地進行美景度評價法(SBE法)的評價,選用10個景觀評價因子,分析樣地內植物景觀的配置情況。通過調查分析,對現在的城市濱水景觀的優(yōu)化措施提出相應的建議。結果如下:1、在調查的樣地中,喬木共有8科、10屬、10種,灌木5科、7屬、8種,草本及地被木本植物4科、6屬、6種,共計17科、23屬、24種。其中裸子植物共3科、3屬、3種,被子植物共14科、20屬、21種。落葉植物11種,常綠植物13種。2、鄭州市城市濱河綠地的人工群落具有一定的地帶性特征,人工種植的落葉闊葉林占了較大優(yōu)勢,所占比例高達58%,其次是常綠落葉闊葉林,占25%。鄭州市城市濱河綠地東風渠的植物群落類型中落葉闊葉林占優(yōu)勢。3、從綠地群落的整體情況來看,本次調查研究的12個植物群落樣地中,喬、灌、草三層物種豐富度平均值為1.6800。Gleason物種豐富度指數平均值為0.3995,Margalef物種豐富度指數平均值為0.1552,生態(tài)優(yōu)勢度Simpson指數平均為0.3710,Shannon-Wienner指數平均值為0.2294,優(yōu)勢種群的生態(tài)優(yōu)勢度Bergee-Parker指數平均值為0.7401,Pielou均勻度指數E平均值為0.2652。從數據上分析得出,鄭州市城市濱河綠地樣地植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優(yōu)勢度、均勻度從整體上來看是不高的。4、空氣負離子濃度變化特征植物群落樣地在夏季空氣負離子濃度達到最高,隨后數值下降,至2015年11月達到最低值,從2015年12月開始上升,對照樣地空氣負離子濃度變化與植物群落樣地變化相似,峰值出現在2015年7月,最低值出現在2015年11月,從11月之后開始緩慢的上升。2015年空氣清潔指數最高的是夏季,屬于輕度污染,秋季屬于輕、中度污染,而冬季屬于中度污染。不同季節(jié)濱河綠地空氣負離子濃度差異顯著(P0.05)。5、比較不同季節(jié)內所選樣地空氣負離子濃度與空氣組成要素中的溫度、相對濕度、光照強度、PM10間的相關關系,分析結果得出空氣負離子濃度與其他因子之間的相關性與季節(jié)因素有關:夏季空氣負離子濃度與光照強度存在負相關顯著關系(P0.05),溫度、濕度及PM10的相關性不顯著;秋季空氣負離子濃度與溫度存在正相關顯著關系(P0.05),與相對濕度也存在正相關顯著關系,與光照強度及PM10的相關性不顯著;冬季負離子與相對濕度存在正相關顯著關系(P0.05),與溫度、光照強度及PM10的相關性不顯著。6、同一植物群落的空氣負離子濃度在不同季節(jié)有較大的差異,其中夏季最高,其次為秋季,冬季最低?拷w的群落樣地空氣負離子濃度在冬季明顯高于其他樣地。7、植物群落SBE法結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得分不同。根據評價結果選出S6、S8、S9、S10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景觀進行詳細分析,為以后城市濱水景觀的規(guī)劃和建設提供相關借鑒。
【關鍵詞】:鄭州市 濱河綠地 植物群落 空氣負離子 景觀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173;X51
【目錄】:
- 致謝4-7
- 摘要7-9
- 1 文獻綜述9-16
- 1.1 城市帶狀綠地研究9-11
- 1.1.1 國外城市帶狀濱河綠地研究9
- 1.1.2 國內城市帶狀濱河綠地研究9-11
- 1.2 植物群落結構研究11-12
- 1.2.1 國外城市植物群落研究歷史與研究進展11
- 1.2.2 國內城市植物群落研究歷史與研究進展11-12
- 1.3 空氣負離子濃度研究及其影響因素研究12-14
- 1.3.1 空氣負離子及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概念13
- 1.3.2 空氣負離子的研究進展13-14
- 1.4 植物景觀評價14-16
- 2 引言16-17
- 3 研究內容和方法17-27
- 3.1 鄭州市城市濱河綠地植物群落空間結構與多樣性研究17-21
- 3.1.1 研究區(qū)域概況17-18
- 3.1.2 調查時間18
- 3.1.3 研究方法18-21
- 3.2 鄭州市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21-23
- 3.2.1 研究對象21
- 3.2.2 研究項目21
- 3.2.3 研究方法與設備21
- 3.2.4 評價方法21-23
- 3.2.5 統計分析方法23
- 3.3 鄭州市濱河綠地植物群落景觀質量評價與節(jié)點分析23-27
- 3.3.1 評價方法的確定23
- 3.3.2 植物景觀評價樣本的確定23
- 3.3.3 植物景觀評價因子的確定23-25
- 3.3.4 鄭州市東風渠景觀評價程序25-26
- 3.3.5 SBE值標準化26
- 3.3.6 植物群落景觀節(jié)點分析26-27
- 4 城市濱河綠地植物群落空間結構與多樣性分析27-32
- 4.1.鄭州市城市濱河綠地植物群落結構分析27-28
- 4.1.1 鄭州市城市濱河綠地東風渠植物種類特征分析27-28
- 4.1.2 鄭州市東風渠樣地植物群落基本類型分析28
- 4.2 鄭州市東風渠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特征分析28-32
- 5 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32-38
- 5.1 2015-2016 年度空氣負離子濃度變化特征32-33
- 5.2 不同季節(jié)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影響因子分析33-35
- 5.3 不同季節(jié)、不同群落間空氣負離子濃度變化分析35-38
- 6 植物群落景觀質量評價與節(jié)點分析38-44
- 6.1 SBE法評價結果分析38
- 6.2 植物群落節(jié)點分析38-44
- 6.2.1 樣地六(S6)39-40
- 6.2.2 樣地八(S8)40-41
- 6.2.3 樣地九(S9)41-42
- 6.2.4 樣地十(S10)42-44
- 7 結論與討論44-47
- 7.1 結論44
- 7.2 討論44-47
- 7.2.1 植物群落結構多樣性研究與景觀構建分析44-45
- 7.2.2 空氣負離子水平的季節(jié)性變化及影響因子分析45-47
- 附錄47-50
- 參考文獻50-53
- 英文摘要53-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亞東;陳偉海;朱德浩;;桂林市蘆笛巖、大巖洞穴空氣負離子濃度分布研究[J];中國巖溶;2005年04期
2 邵海榮,賀慶棠,閻海平,侯智,李濤;北京地區(qū)空氣負離子濃度時空變化特征的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韋朝領;王敬濤;蔣躍林;張慶國;;合肥市不同生態(tài)功能區(qū)空氣負離子濃度分布特征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6年11期
4 吳志湘;黃翔;黃春松;王與娟;;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實驗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李青山;劉軍;狄有波;向宏;劉佳;李柏峰;;北戴河空氣負離子濃度測定與負離子評價標準[J];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穆丹;梁英輝;;佳木斯綠地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9年08期
7 張明如;俞益武;趙明水;章志攀;杜晴洲;陳建新;;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柳杉群落空氣負離子濃度日變化特征[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林冬青;金荷仙;;杭州西湖景區(qū)療養(yǎng)院空氣負離子濃度觀察[J];浙江林業(yè)科技;2010年02期
9 汪成忠;卓麗環(huán);;紫葉李純林空氣負離子濃度的研究[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年04期
10 陳歡;章家恩;;空氣負離子濃度分布的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生態(tài)科學;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胡丁猛;王曉磊;李傳榮;許景偉;;不同模式鄉(xiāng)村游憩林對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影響[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6分會場-沿海生態(tài)建設與城鄉(xiāng)人居環(huán)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駱世娟;章維東;苗潔;陳鮑發(fā);;艾溪湖濕地公園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系[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第四屆氣象綜合探測技術研討會[C];2011年
3 王曉云;季崇萍;郭文利;葉彩華;胡非;;近地層空氣負離子濃度與氣象條件關系研究[A];城市氣象服務科學討論會學術論文集[C];2001年
4 潘劍彬;董麗;;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空氣負離子濃度特征研究——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生態(tài)效應研究[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08——中國園藝學會觀賞園藝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趙俊;穆彪;汪圣洪;;不同植被環(huán)境空氣負離子濃度及空氣清潔度評價——以貴陽市花溪風景區(qū)為例[A];中國農學會農業(yè)氣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尚會立;李青山;劉紫妤;;燕山大學空氣負離子濃度分布與學習環(huán)境分析[A];全國第十四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記者 謝江濤 通訊員 周婷婷;鼎湖山空氣負離子濃度再創(chuàng)新高[N];西江日報;2014年
2 呂明明 記者 張啟涵;景區(qū)空氣負離子濃度居全國前列[N];牡丹江日報;2010年
3 記者 曲方;城市森林影響市民生活質量效果知多少[N];赤峰日報;2012年
4 記者 曲方;“創(chuàng)森”兩年來我市規(guī)劃區(qū)內環(huán)境質量因子優(yōu)化明顯[N];赤峰日報;2011年
5 日堯;負離子涂料[N];中國建材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王曉領;森林怎樣為人類效勞[N];遼寧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潘劍彬;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綠地生態(tài)效益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淑娟;天目山自然保護區(qū)空氣負離子濃度時空變化特征研究[D];浙江林學院;2008年
2 李繼育;植物對空氣負離子濃度影響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3 司婷婷;吊羅山熱帶雨林空氣負離子濃度變化特征及其與氣象要素的關系[D];海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張鳳霜;鄭州市城市道路綠地的季節(jié)性空氣質量變化及景觀特征分析[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榮新;北京九龍山側柏栓皮櫟林兩種凈化大氣功能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6年
6 楊歡;鄭州市東風渠濱河綠地植物群落結構分析及對空氣質量的影響[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6年
7 林佳莎;杭州西湖湖西綜合保護工程生態(tài)效益評價[D];浙江大學;2008年
8 鄭非藝;基于空氣負離子濃度的建筑室內通風狀態(tài)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9 尹俊光;上海市公園空氣負離子濃度的時空格局及其影響因素[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鮑風宇;北京市典型城市綠地及綠道的生態(tài)保健功能初探[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73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87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