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問題研究
【摘要】:當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使得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嚴峻,對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人類也因此認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為此,各個國家的政府都在努力探索一條發(fā)展低碳經濟的綠色道路。在這一過程中,森林因其具有的強大的氣候調節(jié)功能而受到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低成本和高效能特點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利用森林生態(tài)系統來改善空氣質量,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黑龍江省豐富的森林資源就好似一個巨大的碳庫,為黑龍江省森林碳匯的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但是,由于黑龍江省長期進行商業(yè)采伐,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森林資源質量越來越差,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逐漸惡化,使得森林的碳匯功能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為黑龍江省森林碳匯發(fā)展掃清障礙,構建森林碳匯制度,是當前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國內外有關森林碳匯的研究成果的閱讀、整理與研究,定義了制度、森林碳匯和森林碳匯制度的概念,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供需理論、產權理論和森林生態(tài)價值理論為理論基礎;首先介紹了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現狀,對森林碳匯的發(fā)展現狀和制度建設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對森林碳匯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從自然、社會、政策和經濟四個方面對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其次,從森林碳匯制度構建的原則、森林碳匯制度主體、森林碳匯制度內容和森林碳匯制度的運行四個方面對森林碳匯制度的構建進行了大膽的構想;最后,提出了保障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運行的對策建議。黑龍江省是林業(yè)大省,在森林碳匯的發(fā)展中應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為解決環(huán)境問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通過以上的研究,為黑龍江省森林碳匯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與借鑒,以促進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建設和完善。
【關鍵詞】:森林碳匯 黑龍江省 森林碳匯制度 森林資源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326.27;X196
【目錄】:
- 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1 引言11-17
-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11-12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12-15
- 1.2.1 國外文獻綜述12-13
- 1.2.2 國內文獻綜述13-14
- 1.2.3 文獻述評14-15
- 1.3 研究的內容和方法15-16
- 1.3.1 研究的內容15
- 1.3.2 研究的方法15-16
- 1.4 研究的技術路線16-17
- 2 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17-21
- 2.1 相關概念17-19
- 2.1.1 制度的概念17
- 2.1.2 森林碳匯的概念及特征17-19
- 2.1.3 森林碳匯制度的概念19
- 2.2 理論基礎19-20
- 2.2.1 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19
- 2.2.2 供需理論19-20
- 2.2.3 產權理論20
- 2.2.4 森林生態(tài)價值理論20
- 2.3 本章小結20-21
- 3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21-30
- 3.1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現狀21-24
- 3.1.1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的現狀21-22
- 3.1.2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現狀22-24
- 3.2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存在的問題24-29
- 3.2.1 森林碳匯制度主體存在的問題25
- 3.2.2 森林碳匯制度運行環(huán)境存在的問題25-29
- 3.3 本章小結29-30
- 4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的影響因素分析30-40
- 4.1 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30
- 4.2 影響因素指標的選取和層次結構的建立30-32
- 4.3 層次分析法32-34
- 4.3.1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32
- 4.3.2 模型的建立32-34
- 4.4 影響因素指標的定量分析34-37
- 4.5 影響因素綜合分析37-39
- 4.5.1 單排序分析37-38
- 4.5.2 總排序分析38-39
- 4.6 本章小結39-40
- 5 森林碳匯制度的構建40-44
- 5.1 森林碳匯制度構建的原則40
- 5.1.1 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40
- 5.1.2 森林生態(tài)價值優(yōu)先原則40
- 5.1.3 協調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40
- 5.2 森林碳匯制度的基本構想40-43
- 5.2.1 森林碳匯制度的主體40-41
- 5.2.2 森林碳匯制度的內容41-43
- 5.2.3 森林碳匯制度的運行43
- 5.3 本章小結43-44
- 6 黑龍江省森林碳匯制度運行的保障對策44-49
- 6.1 提高森林碳匯制度主體的意識和能力44-45
- 6.1.1 加大森林碳匯科普知識宣傳力度44
- 6.1.2 提高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力度44-45
- 6.1.3 改變森工企業(yè)經營管理體制45
- 6.1.4 加強森林資源的可持續(xù)經營45
- 6.2 優(yōu)化森林碳匯制度運行的環(huán)境45-48
- 6.2.1 內部環(huán)境45-46
- 6.2.2 外部環(huán)境46-48
- 6.3 本章小結48-49
- 7 結論49-51
- 致謝51-52
- 參考文獻52-55
- 附錄55-5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穎;吳麗莉;蘇帆;楊志耕;;森林碳匯研究與碳匯經濟[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S1期
2 李華;陳飛平;曹建華;;森林碳匯發(fā)展對策研究[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1年03期
3 張浩;鄭莉瓊;楊曉峰;胡文;楊佐忠;;構建我國森林碳匯市場初探[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1年05期
4 劉豪;高嵐;;推進廣東省森林碳匯項目發(fā)展的對策建議[J];環(huán)境保護;2013年15期
5 漆雁斌;張艷;賈陽;;我國試點森林碳匯交易運行機制研究[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4年04期
6 歐陽光;趙曉偉;馬煥成;;森林碳匯淺議[J];硅谷;2008年21期
7 ;森林碳匯[J];求是;2010年01期
8 譚志雄;;中國森林碳匯交易市場構建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2年02期
9 蒙光偉;;森林碳匯計測方法及其發(fā)展方向[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2年04期
10 黃萍;黃穎利;李小強;成麗紅;;森林碳匯資源開發(fā)潛力定量評價與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2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麗媛;陳欽;;中國森林碳匯研究綜述[A];低碳經濟與林業(yè)發(fā)展論——中國林業(yè)學術論壇·第6輯[C];2009年
2 方小林;高嵐;趙t,
本文編號:6802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8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