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改性荷葉對1,4-苯二酚和亮綠的吸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4 22:17

  本文關(guān)鍵詞:改性荷葉對1,4-苯二酚和亮綠的吸附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荷葉 三乙烯四胺 響應面分析方法 吸附 1 4-苯二酚 亮綠


【摘要】:隨著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廢水的循環(huán)和再利用已經(jīng)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迫切需要尋求一種原料來源廣泛、操作簡單的方法來處理廢水。吸附法操作簡單、去除效果好、吸附劑種類眾多等優(yōu)點,在廢水處理領(lǐng)域很受學者們關(guān)注。本文選用農(nóng)業(yè)廢棄物荷葉作為原料,用三乙烯四胺對荷葉進行改性,使改性后的荷葉能夠用于吸附法處理陰離子染料和有機物廢水。首先以荷葉為原料,使用三乙烯四胺對荷葉進行改性,考察了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和料液比(三乙烯四胺與荷葉的比)三個因素對荷葉改性工藝條件的影響。利用響應面分析方法優(yōu)化出改性荷葉(簡稱MLL)的最佳工藝條件,并對優(yōu)化結(jié)果進行了驗證。通過對相關(guān)系數(shù)和模型方差進行分析,表明響應面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以1,4-苯二酚的吸附量為響應值,優(yōu)化出的最佳改性條件為:反應溫度為81.8℃,反應時間為228 min,料液比為3:1,在優(yōu)化出的最佳條件下制備MLL,其對1,4-苯二酚的平均吸附量為0.649 mmol/g。同時以MLL對亮綠的吸附值為響應值,優(yōu)化出MLL的最佳改性條件為:反應溫度為87.2℃,反應時間為250 min,料液比為3:1,在最佳條件下制備的MLL,對亮綠的吸附量為0.147 mmol/g。其次,進行了MLL處理1,4-苯二酚和亮綠廢水的批處理實驗研究,考察了單因素如吸附時間、吸附劑用量、溶液pH值、廢水溶液初始濃度和體系溫度等對吸附試驗結(jié)果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MLL對1,4-苯二酚和亮綠的吸附時間分別為360 min和420 min。在溫度為293 K時,MLL對1,4-苯二酚的飽和吸附量1.288 mmol/g,在溫度298 K時,MLL對陰離子染料亮綠的飽和吸附量為0.501 mmol/g。升高溫度能夠促進MLL對有機物1,4-苯二酚和染料亮綠的吸附。為了深入探討MLL對廢水的吸附機理,進行了吸附熱力學和動力學研究。選用了Langmuir、Temkin、Freundlich、Koble-Corrigan和Redlich-Peterson等溫模型,對MLL吸附1,4-苯二酚和亮綠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非線性擬合分析,結(jié)果表明:Langmuir和Temkin吸附等溫模型能夠較好的描述MLL對1,4-苯二酚的吸附行為;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模型能夠很好的描述MLL對亮綠的吸附行為。用準一級動力學、準二級動力學、Elovich和顆粒內(nèi)擴散模型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非線性擬合,結(jié)果表明擬二級動力學模型能較好的描述MLL對1,4-苯二酚和亮綠的吸附過程,顆粒內(nèi)擴散并不是吸附過程中唯一的控制步驟,整個吸附過程是由顆粒內(nèi)擴散和膜擴散聯(lián)合控制的。農(nóng)業(yè)廢棄物荷葉作為一種生物質(zhì)吸附劑,可以很好的去除廢水中的1,4-苯二酚和陰離子染料亮綠。
【關(guān)鍵詞】:荷葉 三乙烯四胺 響應面分析方法 吸附 1 4-苯二酚 亮綠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47.3;X70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20
  • 1.1 酚類廢水的來源、特點及危害11
  • 1.2 染料廢水的來源、特點和危害11-12
  • 1.3 廢水處理的研究進展12-15
  • 1.3.1 化學處理法12-13
  • 1.3.2 生物處理法13-14
  • 1.3.3 物理化學處理法14-15
  • 1.4 吸附法處理廢水的研究進展15-18
  • 1.4.1 活性炭吸附劑15-16
  • 1.4.2 礦物質(zhì)吸附劑16-17
  • 1.4.3 樹脂類吸附劑17
  • 1.4.4 農(nóng)林業(yè)廢棄物吸附劑17-18
  • 1.5 荷葉的應用現(xiàn)狀18-19
  • 1.3.1 荷葉簡介18
  • 1.3.2 荷葉的應用18-19
  • 1.6 課題的提出及研究思路19-20
  • 2 MLL的制備20-31
  • 2.1 概述20
  • 2.2 試驗試劑、儀器和試驗方法20-23
  • 2.2.1 試驗試劑和儀器20-21
  • 2.2.2 試驗方法21-23
  • 2.3 結(jié)果與討論23-30
  • 2.3.1 響應面試驗設計23-24
  • 2.3.2 MLL吸附 1,4-苯二酚的響應面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24-27
  • 2.3.3 MLL吸附亮綠的響應面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27-30
  • 2.4 小結(jié)30-31
  • 3 MLL對 1,4-苯二酚的吸附研究31-50
  • 3.1 概述31
  • 3.2 吸附模型31-34
  • 3.2.1 熱力學吸附模型31-33
  • 3.2.2 動力學吸附模型33-34
  • 3.3 試驗儀器和方法34-35
  • 3.3.1 試劑及儀器34-35
  • 3.3.2 試驗方法35
  • 3.4 結(jié)果與討論35-48
  • 3.4.1 吸附時間對吸附 1,4-苯二酚的影響35-36
  • 3.4.2 吸附劑用量對吸附的影響36
  • 3.4.3 溶液pH值對吸附的影響36-37
  • 3.4.4 吸附等溫線模型37-41
  • 3.4.5 熱力學參數(shù)的估算41-42
  • 3.4.6 動力學的研究42-48
  • 3.5 小結(jié)48-50
  • 4 MLL對陰離子染料亮綠的吸附50-65
  • 4.1 概述50
  • 4.2 試驗儀器和方法50
  • 4.2.1 試驗原料、試劑和儀器50
  • 4.2.2 試驗方法50
  • 4.3 結(jié)果與討論50-63
  • 4.3.1 吸附時間對MLL吸附亮綠影響50-51
  • 4.3.2 吸附劑用量對吸附亮綠的影響51-52
  • 4.3.3 溶液pH對MLL吸附亮綠的影響52-53
  • 4.3.4 初始濃度與溫度對MLL吸附亮綠的影響53
  • 4.3.5 熱力學的研究53-57
  • 4.3.6 熱力學參數(shù)估算57-58
  • 4.3.7 動力學的研究58-63
  • 4.4 小結(jié)63-65
  • 5 結(jié)論與展望65-67
  • 參考文獻67-73
  • 致謝73-74
  • 個人簡歷、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炳林,馬桂蘭,錢庭寶;對-(叔-丁基)-枺苯二酚的合成[J];高分子通訊;1959年04期

2 宋健,王軍波,鹿明,馮榮秀,陳磊;鈦硅分子篩應用于苯二酚合成的研究[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02年02期

3 林衍華,陳秀宏,王華文,盧文奎;苯二酚生產(chǎn)工藝進展[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02年07期

4 龍德清,李德江,劉傳銀;雙氯乙酸苯二酚酯的合成[J];合成化學;2004年05期

5 石勇;曹貴平;張明華;朱中南;;鈦硅分子篩催化劑條件下苯酚羥化制苯二酚的過程[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6 杜亞平;;苯二酚的開發(fā)與生產(chǎn)進展[J];上;;2008年03期

7 王波;董云會;姜亞娟;張霏霏;;臭氧氧化法制備苯二酚的研究[J];山東化工;2011年03期

8 梁樹k ;陳永兆;;枺苯二酚-鐵(Ⅲ)絡合物及其用于氟的測定[J];化學學報;1958年01期

9 赫崇衡,,汪仁;鄰對苯二酚的合成方法[J];應用化學;1995年06期

10 王堅民,李燕;化妝品中苯二酚同分異構(gòu)體的分離——高效液相色譜法[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琴;巨雪霞;劉茵;李春新;;3,3',5,5'-四甲基-4,4'-聯(lián)苯二酚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A];甘肅省化學會二十六屆年會暨第八屆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衛(wèi)東;張鵬云;;液晶中間體-3,3',5,5'-四甲基聯(lián)苯二酚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A];甘肅省化學會二十六屆年會暨第八屆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靳明明;趙梅芳;李桂英;胡常偉;;載鐵活性炭催化過氧化氫羥基化苯酚制備苯二酚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1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胡涌剛;徐向東;李欣欣;;毛細管電泳-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染發(fā)劑中苯二酚異構(gòu)體和苯酚[A];第三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劉綺文;謝天堯;石欲容;;苯二酚位置異構(gòu)體的毛細管電泳-方波安培分離檢測[A];第二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蕭楠;苯二酚:櫻桃好吃樹難栽[N];中國化工報;2006年

2 大路;亞洲最大苯二酚裝置7月投產(chǎn)[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趙云萍;4,4-二環(huán)己酮及其中間體的合成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宋阿娟;改性荷葉對1,4-苯二酚和亮綠的吸附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3 史國力;過氧化氫苯酚羥基化催化劑研究及工藝過程的探討[D];天津大學;2006年

4 張志超;聯(lián)苯二酚橋聯(lián)雙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譜性質(zhì)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5 耿龍;從LCP廢棄物中回收高純度4,4’-聯(lián)苯二酚及4,4’-聯(lián)苯二酚的合成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6 羅慶君;二對烯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酸聯(lián)苯二酚酯的合成、共聚以及改性不飽和聚脂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7 蘇小龍;水滑石負載二氧化鈦催化劑及其對苯酚羥化反應的活性[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童東紳;粘土基催化氧化復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5195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195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da0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